什麼都沒看到。
這能看到什麼
於是,許鑫把影像退格,繼續說道
“你繼續看。”
很快,畫麵重新開始,不過這次許鑫多退了十秒,還給了一段王慶詳的鏡頭。
“你的脾氣啊”
21分07秒,畫麵再次暫停。
許鑫又問道
“你看到了什麼”
“”
劉一菲的眉頭再次皺緊。
凝視著熒幕上楊蜜的特寫。
隱隱約約的,她覺得自己看到了什麼。
可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直到許鑫問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你知道這段戲在講什麼吧”
“知道。”
已經看了許多遍的劉一菲點頭
“宮二來廣州,不讓她爹和葉問交手,覺得葉問不配。”
這劇情她很熟悉。
許鑫應了一聲
“嗯,那這段戲,你感覺她聽進去宮寶森的話了麼”
“沒有,她不服氣。”
“那她怎麼表現出來不服氣的”
“當然是呃”
她下意識的就想要說出來楊蜜怎麼表達的。
可偏偏,話到嘴邊時,腦子裡卻成了漿糊。
是啊。
怎麼表達的
這段戲蜜蜜什麼都沒做啊。
王佳衛給了她一個側臉的特寫。
而全程,她都隻是盯著一個方向,要麼說話,要麼聆聽。
甚至把影片倒回去到開始的地方,她也都是維持著這一個動作。
可為什麼我會感覺到她不服氣
她是怎麼做到的
不明白。
沒看清。
她忍不住起身
“我看看”
“你就在那看就行。我這是巴可,又不是普通投影儀。你電腦上看還不如我這投影儀清晰呢。”
見她要過來,許鑫擺了擺手。
巴可投影儀。
普通人可能對這個牌子很陌生。
但對於想要擁有一間家庭影音娛樂室的有錢人而言,這個品牌絕對不陌生。
而許鑫這個投影儀,是商用的。
也就是說雖然安裝在家裡,但實際上放到電影院裡也是絕對頂級的存在。
價格也不貴,二百多萬。
支持4k分辨率。
這台筆記本的屏幕清晰度遠沒有投影在幕布上的影像清晰。
而拒絕了劉一菲起身後,這次,許鑫把播放器的速度降低到了05倍速,說道
“我慢速給你放一下。”
於是
“你的脾氣啊”
放慢的倍速之下,劉一菲的目光無比專注的看著屏幕上的一點一滴。
一開始,蜜蜜很平靜。
伴隨著王慶詳或者說宮寶森的話,她有一個呼吸的身體起伏。
但不明顯。
可下意識的,劉一菲就覺得蜜蜜的呼吸節奏不對。
怎麼說呢有種“又來了”的不耐煩之感。
那種呼吸雖然幅度很小,但她在吸氣的時候還不明顯,可呼氣的時候,身體起伏過於的“大”了,以至於慢速下,讓身體有一種很明顯的下墜感。
就像是一個女兒對爹的嘮叨顯示出的些許不耐煩之意。
而當宮寶森的話說到“眼睛裡隻有勝負”的“勝負”二字時,忽然她看到了
蜜蜜的耳朵,動了一下
而耳朵動了的同時,她似乎咬了一下牙。
但咬的位置不是大牙,而是虎牙區域的發力
讓她嘴角的肌肉往外“凸起”了那麼一刹那。
耳朵先動。
下一瞬間,嘴角肌肉突起,平複。
隨後伴隨著宮寶森那句“沒有人情世故”,她的表情再次恢複了平靜。
從那種下墜的呼吸,到耳朵似乎被那“眼裡隻有勝負”的話語刺激到而動,接著是咬牙
當許鑫按下了暫停鍵後,她的意識也對上了這段慢速之下的表演。
當爹的開始絮叨。
女兒第一反應是不耐煩。
可隨後聽到了覺得很刺耳的地方,接著表現出了不服氣的意思。
從不耐煩,到不服氣。
被爹說,是開始。
不耐煩,也是開始。
中間聆聽,是過程。
麵無表情,那種不耐煩偏偏還要聽著的,是過程。
聽到“眼裡隻有勝負”,不服氣,是結果。
與爹爹意見相悖,但卻並沒有反駁,而是不爽,不服,是結果。
一段戲。
開頭經過結果。
該有的,都有了。
完完整整。
“”
她迅速的眨了兩下眼睛。
恍惚間生出了一股荒唐之意。
會不會是我過分解讀了
我多想了吧
就這總共加起來,也就十秒鐘的鏡頭,這一段完整的心路曆程、心理活動,就被臉上的表情給表達出來了
“”
蜜蜜是故意的
還是說真的是我過分解讀了
如果真的是故意的
開開什麼國際玩笑
她是怎麼做到拿捏的恰到好處的
應該是我過分解讀了吧
可許鑫為什麼偏偏給我放這段讓我看
他和我想的是一樣麼
不自覺的,她看向了許鑫。
與一雙饒有興致的眸子對上了焦距。
“怎麼樣,看懂了麼”
許鑫問道。
可劉一菲卻回答不上來了。
因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或者說怎麼表達。
甚至她都想不通蜜蜜是怎麼做到的。
她怎麼可能做到
隨後,她就聽見許鑫自顧自的話語
“梁潮偉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很善於控製眼部肌肉我也不知道這是天生的,還是他自己開發的。但確確實實,他這人吧就靠一雙眼睛,就能詮釋出很多不同特質的角色。
但整個華語影壇,能做到這一點的其實也有不少人。
而這些人其實總結下來,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善於抓住角色在經曆每一次心態轉換時,內心的細微過程。
或者我們換個角度理解,舉個例子。現實中,要是真有吳孟逹這種人,他做著各種誇張的表情你的第一反應絕對不是他很幽默,而是會覺得他在猥褻,或者乾脆選擇報警。
這裡其實很好理解。現實裡的人,大家表情都差不多。開心的時候多笑一笑,悲傷的時候就哭泣。如果不想讓人看到,就會努力隱藏自己的情緒。但這時候你會發現,對你最熟悉的人就比如我。我今天看到你自己一個人在這看電影,在不知道前因後果的情況下,就能發現你有心事。咳咳。”
暗自吹捧了一下自己的能耐後,許鑫繼續說道
“可你想過麼為什麼我能輕而易舉的發現你的不開心你到底是怎麼表現出來的亦或者,你是怎麼感覺到楊蜜在這段戲裡不服氣的其實答案就在這。也就是在我眼裡,演技的升華階段。
演員,不在是演員。或者說,她沒有去演,不在去演。而是把宮二這個人,活生生的帶到了大家的視野之中。
她是如何進入角色的,又是怎麼驅動微表情的變化,準確的輕微的表達出來說白了,就是基於對角色的理解。而這種理解驅動著她的表演。
而這種演員,她已經不再需要去保持所謂的標簽或者說有沒有標簽都沒關係了。因為她已經不是在演,觀眾看到的,就是這名角色,而不是演員演繹出來的角色。
這種微表情的控製力,更貼近生活,更真實但同樣的,也更難。
圈子裡有人能做到麼
當然有。
但鳳毛麟角。
而楊蜜現在,其實就到了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她到底怎麼進入的,老實講,我其實也不清楚。天賦或者對於宮二的努力或許都有。
但確確實實,她已經進來了。
人的眼睛,是有極限的。
麵對短促時間裡,疾速發生的視覺畫麵,你的大腦做不到一幀一幀的逐個分析、拆解。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你隻能感覺到她不服,但讓你說出來哪裡不服,你卻不清楚的原因。
畫麵幀數太快,目不暇接。
但目不暇接的同時,你的大腦依舊把這10秒鐘,一共240幀的畫麵完整的記錄了下來。
並且給了你一個籠統的反饋。
這個反饋,是意識本能,怎麼說都可以,但歸根結底,是給了你一種認知。
認知告訴你,宮二在這裡對於爹爹的話並不服氣。
有時候,認知是大於理解的。
所以,如果不放慢速度,你不理解她怎麼表現。可那“不服氣”的認知,已經進入到了你的心裡。
而這一幕或許還不足以讓你對與宮二這個角色產生認可。
但是,當故事趨向於完整,作為觀眾,作為旁觀者的你,在電影結束之後你不會想著楊蜜是怎麼演出來的這部電影,你隻是會覺得你看到的是宮二的一生。
這麼說,你能理解了麼”
“”
劉一菲理解麼
當然理解。
或者說,一開始不理解。可後麵,許老師卻把這一段的表演,掰開、揉碎、喂給了自己後,她就真的理解了。
可是
理解歸理解。
她這會兒的腦子裡卻有些亂哄哄的。
一方麵是驚訝。
一方麵是不信。
驚訝於蜜蜜的演技。
不信則在於
蜜蜜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
開國際玩笑呢嗎
那
“我呢”
她忍不住問到。
“那我呢”
“你”
許鑫聳肩
“你介乎於兩者之間。你已經擁有了許多標簽,但怎麼能做到這種微表情的管理老實講,我也不清楚。我隻能說,你再往上一步,就是她。可這一步怎麼走,我真不知道了。”
“”
屋外。
把孩子送到爸媽房間裡,就下樓聽牆角的楊蜜邁著悄無聲息的步伐離開了。
上樓時,她嘴角全是笑意。
嗯。
舒服。
得勁兒
等一會兒哥哥回來,好好伺候伺候哥哥
上全活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