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隻有三千多字不到四千,停電了,本來接到的通知是12點停電,結果竟然提前了一小時,沒寫完。尷尬了……不過還好,寫完了一個劇情段落~)
9月10號早上7點半。
許鑫踏上了前往威尼斯的飛機。
隨行人員這次顯得非常精簡,就他、蘇萌,還有特地趕過來作為翻譯的艾晴。
就仨人。
飛機顯得異常寬敞。
威尼斯和天朝的時差是6小時。
飛機到威尼斯的時間,大概是天朝的晚8點多不到9點,威尼斯下午的2點到3點左右。
航程需要13個小時。
而劇組這邊也終於迎來了一個長線的假期。
從10號開始,一直持續到14號。
放4天。
因為導演要14號才能回來。
就在昨天,許鑫接到了一個很官方的電話。
來自意大利的天朝大使館的邀請。
邀請他在13號這天,參與一場天朝文化年的重要活動。而之所以找他,也是因為今年的天朝文化年,是由威尼斯和天朝這邊共同舉辦,以威尼斯傳統劃船“貢多拉”載著兩位二胡使節,兩個古老文明的象征融合在一起,構成了意大利“天朝文化年”傳統活動。
就在13號,電影節結束後的第二天,會在羅馬這邊的鬥獸場舉行一場中意友誼的文化活動演出。
他是作為嘉賓出席的。
沒的拒絕,許鑫也肯定不會拒絕。
所以,13號,他要在羅馬逗留一天,14號當天回國。
不過這次卻並不是天朝邀請,而是意大利那邊把邀請函發到了天朝大使館,邀請他過去的。
許鑫在接到了消息的第一時間,其實自己也是懵的。
因為他實在想不明白……怎麼自己就吃了個披薩的後勁會那麼大。
真就是意大利老奶奶的親兒子了唄?
莫名其妙的,他和意大利就“綁”在了一起。
真是玄幻。
……
意大利下午2點多鐘,許鑫走出了威尼斯的馬可波羅機場。
還彆說……雖然他覺得自己和意大利的關係很玄幻,但這會兒看著那些記憶中的建築,還真有點回到“第二故鄉”的既視感。
挺奇怪的。
帶著這份感覺,他坐上了沃爾沃派來地接的車輛,直接趕往了下榻酒店。
一路上,艾晴就像是一個儘職儘責的導遊……雖然上次已經帶許鑫轉了許多地方,但這會兒還是不停的給他介紹著一些威尼斯的特色景物。
直到來到了下榻酒店後,他第一時間找到了負責接待的威尼斯電影節的人進行報道。
作為最佳導演銀獅獎的頒獎嘉賓,以及上一屆的獲獎者,這次他獲得的招待級彆顯然比上次升了一個檔次。
上次隻是最普通的客房。
但這次卻是一個大套間。
到了房間裡,把整理衣物之類的事情全部搞定後,他帶著蘇萌和艾晴就馬不停蹄的趕往了一家名為“saagiardino”的放映館。
其實說老實話,比起戛納那種多影院聯合放映的規模不同。
威尼斯電影節對比起戛納,單從放映規模上來講,還挺“小巧”的。
整個電影節期間承擔放映任務的,除了類似saagiardino這種放映館外,便是一些諸如大學禮堂一類的放映廳。
而放映館中,要說規模最大的,肯定是白色電影宮,鳳凰歌劇院這種。而saagiardino這種放映館就隻有一個廳,全天候放映著非競賽單元的電影。
許鑫之所以如此匆忙的主要原因,就是下午3點55分,這裡會放映《倭寇的蹤跡》這部電影。
他還沒聯係老徐,打算先看完這部電影再說。
而買票的時候,艾晴看了一眼節目單,對許鑫說道:
“許導,《倭寇的蹤跡》之後,是《花》,婁曄導演的。”
“婁曄?”
許鑫一愣。
想了想,他點點頭:
“買吧。”
“好。”
艾晴直接買了連續兩場的電影票,接著指著門口那賣披薩的攤位:
“許導,要不要嘗嘗?”
“走。”
許鑫點點頭。
既然來了,那該給的麵子工程一定要給。
於是,天朝晚上10點來鐘,許鑫的微博更新了一張他對折7寸披薩餅,大快朵頤時,對著鏡頭單臂大回環豎起大拇哥的照片。
還配了一段文字:
argheritapizza!太好吃了,恨不得天天吃!老意大利瑪格麗特披薩,真叫一個地道!”
這話的前麵是艾晴幫他打的,後麵的話他自己打完就臉紅了。
心說為了中意友好,咱老許也算是犧牲色相了。
而微博發完後,他就沒再管。
三加五除二的在門口啃完了其實味道也確實不錯的披薩後,三個人一起走進了放映館。
而電影臨近開場前,他左右看了看。
興許因為這是地平線單元的電影。
興許是因為電影節已經臨近尾聲。
總之,上座率並不是特彆高。
一個放映廳裡最多坐了三分之一的人。
稀稀拉拉的。
很快,燈光變暗,電影開始了。
隻有一個龍標。
這很正常,這電影拿到威尼斯,說明老徐肯定也是想要在歐美這邊得到認可。沒發行商的標簽,說明片子還沒賣出去,到時候片商就可以去和他談。
並且,他這片確實也沒發行商。
逆風隻是投資,但不管發行。
之前她問自己這片子要不要放西影廠的原因也就在這。
放廠裡,廠裡自然就會接手發行的事宜。
但問題是……這片子在一開始投資的時候,老徐就和楊蜜聊過這片子的拍攝理念。
他要給觀眾還原一個真實的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