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
劉一菲家中,吳琪琪舉著電話敲響了劉一菲臥室的門。
「怎麼啦?」
正在床頭上躺著看書的劉一菲抬頭,看到她後問道。
吳琪琪說道∶
「婷姐說《交易》的劇本出來了,現在給您拿過來看一下。然後許導想約您晚上一起吃個飯,可以嗎?」
劉一菲眼睛一亮∶
「沒問題。咱們去書房。」
「嗯嗯~」
倆人快速來到了書房,劉一菲找到自己的郵箱後,果不其然,看到了一份ord文件。
沒預覽,直接下載,打印。
很快,打印機便打好了8張紙。
可拿在手裡的劉一菲卻愣住了……
隻有8張紙?
這麼短?
???
「琪琪……為什麼隻有8張?」
她一邊問,一邊大概翻了翻,發現裡麵的故事確實還是那個故事,隻是……好像縮減了特彆多。
吳琪琪也有些納悶。
這段時間一菲姐一直在看那個劇本,雖然是初版劇本,可至少也有二十多頁的厚度。
可現在怎麼這麼少?
「我問下婷婷姐,看是不是發少了。」
她一邊說,一邊給孫婷那邊撥過去了電話。
「喂,婷婷姐,這劇本隻有八頁嗎我們就收到了8頁。「
「對。」
孫婷應了一聲,說道∶
「我接到的也隻有8頁,還特彆問了下許哥。許哥說基本沒錯,等晚上吃飯的時候在聊。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
她隱去了劇本改短片的事情。
因為這事她作為助理來和劉一菲講,肯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很容易讓她心裡產生疙瘩。
這事需要讓許哥親自和她聊才行。
而劉一菲在聽到了隻有8頁後,眉頭徹底皺了起來。
直接對電話那邊的孫婷問道∶
「晚上在哪吃?幾點?」
「秦川雅舍,我問下許哥時間,一菲姐您稍等我一下。」
「好。」
……
另一頭,正在和韋蘭芳逛國家大劇院的許鑫接到了孫婷的電話∶
「許哥,晚上咱們幾點鐘?我剛和一菲姐那邊說完,一菲姐還特彆打電話過來問了下為什麼劇本隻有8頁。」
「6點吧。然後…晚上你也過去那邊,彆開車,到時候開我車回來。順帶拿一份《山楂樹》的劇本來。」
「好的。」
孫婷直接答應了下來。
而電話掛斷後,韋蘭芳問道∶
「《山楂樹》的劇本已經出來了?「
「嗯。」
許鑫也不瞞著她,說道∶
「劇本已經完成了,現在要開始劇組組建和選角了。這種年代戲,服化道才是重點,等楊蜜出月子,我就要去西安弄這些事情。」
「嘖,我還說晚上咱們一起吃個飯呢。「
韋蘭芳覺得有些可惜。
許鑫哈哈一笑∶
「改天唄,好歹我也是大導演,挺忙的。「
「是是是,大導演~」
韋蘭芳忍俊不禁。
「那許大導演有沒有考慮過給我們個什麼項目?我們國家大劇院可還嗷嗷待哺呢。」
「……嘖。韋姐~「
「怎?麼」
「學壞了呀。」
「哈哈~……韋姐,先去辦公室,找個打
印機,我得看下那個劇本。」
「好。」
……
看完了劇本,對於李瑞超的改動很滿意的許鑫從韋蘭芳那出來,算是全部忙完,就開始往秦川雅舍走。
作為西影廠在燕京的主要工作招待地,他在這邊的吃飯、宴請都是走廠裡的賬,從招待費裡扣。
每個月的額度還挺驚人的。
而他到地方的時候,是五點半。
來到房間裡麵時,特地畫了個淡妝的劉一菲已經早早的等候在房間裡了。
很漂亮,足夠驚豔。
「來的這麼早?」
許鑫熟稔的和她打了個招呼。
接著隨手把大衣交給了走過來幫他掛衣服的吳琪琪後,劉一菲才笑著說道∶
「你找我,我敢遲到麼?」
「嗯小劉這思想覺悟很高呀~「
「是是是,領導多抬舉~」
自從脫離了母親的「籠罩」後,她那種頗為皮皮猴的性子也開始逐漸展露。
舉手投足之間的仙氣緩緩收斂。
挺好的。
許鑫一邊笑,一邊坐到了茶台麵前。
孫婷趕緊倒茶。
而等劉一菲也坐過來後,問道∶
「我什麼時候能去看蜜蜜?」
「等著吧,等她從號子裡出來。「
「…「
劉一菲有些無語。
而許鑫則直接開門見山
「劇本看了沒?」
「看了,為什麼隻有8頁?」
「因為要改成短片了。」
「呃……」
在劉一菲疑惑的目光中,許鑫端著茶杯解釋道∶
「之前,弄這個的編劇找我開了個會。不是已經出了兩版了麼,我都不滿意。後來有個叫李瑞超的編劇意思就是……這個故事的角色結構性太過於脆弱,因為兩個角色都太極端了。
隻保留故事主線,會更合適一些。我覺得有道理,就讓他們試著弄一下。結果……確實如此,在拋開那些……有些可以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橋段後,整個故事一下子變得清晰了起來。你呢,什麼感覺?「
得到了許鑫的解釋後,劉一菲不自覺的點點頭∶
「……說實話,我覺得也是。整個劇本感覺自然了許多,甚至那種情感衝突更強烈了一些。尤其是最後一段,寫著在陪酒女不知道的情況下,小男孩已經在家裡留意了她的生活習慣許久之後……一下子那種感人的畫麵,就在我腦子裡出現了……」
「所以我打算把和你拍的這部片子,拿到大學生影像節上麵,當做開幕影片。他們已經給我發出了邀請,想讓我做明年四月份的開幕影片導演,怎麼樣?感興趣麼」
劉一菲一愣∶
「大學生影像節?」
「對。就類型而言,有點類似青年電影節。後來我查了查這個影像節……它說小眾吧,其實挺小眾的。因為受眾麵不算很大,都是當代的年輕人。但它…還行,足夠純粹。有點國外那些電影節的影子,名牌大腕或者大投資之類的都是虛的,主要還是故事性和藝術性。」
「呃……」
聽到這話,劉一菲想了想,才試探性的問道∶
「是想讓我……從年輕影迷裡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嗎?」
「算是吧。你的粉絲在年輕人中是最多的,這點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能重回大家的視野,肯定是好事。但更多的……我是在考慮你以後的演技路線……就想看看你什麼時候能脫離《天龍》和《神雕》的影子。一方麵是幫你轉型,另一方麵……你
現在對你的演技應該也有一個足夠清晰的認知吧?」
在劉一菲下意識的點頭中,許鑫應了一聲∶
「你需要的是提升。」
「……蜜蜜的演技為什麼會飆升的那麼快?「
這會兒楊蜜不在,借著這句話,她問出了自己心裡的疑惑。
許鑫一愣……
接著笑道:
「你覺得她是怎麼做的?」
「就是因為不知道,才問你的。就拿《風聲》來說吧,我隻知道她準備了好久,可……在熒幕上她一出現,那種感覺完全就不一樣了。」
「時間。」
許鑫用兩個字概括了楊蜜走過的路。
「時間?」
「嗯,時間。」
看著劉一菲那不解的目光,許鑫想了想,說道∶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風聲》這部,是07年冬天,她在大連拍那部《醜娘》時候遇到的。我當時還在神木,她對我說她特彆喜歡這個故事,推薦給我看。然後從我買了版權開始,她就已經開始為顧小夢這個角色做準備。
整個08年,她都在做準備。一方麵是查閱資料,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關露,可以說是這本書故事的原型之一。她開始查找關露的資料,同時出入圖書館,找人從那些僅存於世的老人嘴裡整理一些當年的真實情況。光她做資料的記事本,就有接近兩本。」
許鑫的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個讓韓國人震怒的手勢。
不過要寬得多。
「做資料,然後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裡搭建模型……」
「這期間她找你聊過麼?」
「沒有。」
許鑫搖搖頭∶
「我倆會聊劇本,聊故事,但唯獨角色的塑造,在圍讀會開始之前,一次都沒聊過。她對「顧小夢」這個角色的所有塑造,都是自己來的。甚至,她還專門去自己學了一段時間的摩斯密碼。
所以……你要問我她怎麼提升的那麼快的。我隻能說……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去琢磨這個角色。通過閱讀、了解、道聽、途說一切的手段,來豐富完善顧小夢的形象,才造就了熒幕上的精彩演繹。「
「呃……」
從許鑫那得到了解釋後,劉一菲想了想,忽然很奇怪的問道∶
「那…她現在忙的那個角色又是怎麼回事?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倆還去了一趟小拍賣會,她還弄了本《紀效新書》。我問她買這個乾嘛,她說她在準備一個電影……」
「還沒定下來的電影。」
許鑫搖搖頭∶
「名字什麼的,人家不讓說。我就不提了……但她不是在準備電影,而是準備在出了月子之後去試鏡。」
「……???「
劉一菲一懵。
滿眼荒唐∶
「試鏡?」
「對。這電影……裡麵彎彎繞繞挺多的。但簡單的說,就是她一個師兄,給了她一個角色的大概類型。我倆都覺得這個角色挺有意思的,原本還想問問能不能拍攝,但人家那邊連導演什麼都找好了。現在就差選角。她要競爭的是那裡麵的一個角色。為了這個角色,她也是從去年……大概下半年吧,我倆結婚前就開始準備了。」
」就為了一個能否出演還不確定的角色?」
劉一菲都無語了。
」那要是沒選上,辛苦不是全都白費了?」
「……嗯,那肯定。」
許鑫笑著點點頭,可又反問了一句∶
「但這也能說明,這個劇本的角色很棒,對不對?」
「這到是。」
「那演員遇到一個很棒的角色,哪怕隻是試鏡,做足最充分的準備,不也是理所應當的嗎?」
「......「
他的話,一下子把劉一菲給問懵住了。
這話對麼?
肯定是對的。
很棒的劇本、很棒的角色,肯定是值得演員去大力爭取的。
可是……
當這個「大力」的成本,被「年」這個計量單位所衡量時……如果要是已經確定了還好。
可是,大哥,這角色還不是蜜蜜的!
它隻是試鏡啊!
你……
她臉上立刻露出了那種「雖然你說的對,我我覺得你就是在放屁」的表情來。
顯得特彆花哨。
可更多的是荒誕。
但許鑫卻很喜歡看,因為這些表情正在讓劉一菲遠離那種「仙氣」。
演員嘛,就是如此。
得學生活,會生活,學會生活,才能把自己紮根於泥土裡。
天天被周圍人吹捧你是神仙,說你不食人間煙火五穀雜糧,甚至都不讓你放屁上廁所……那下場一定好不到哪去。
而在這股荒誕中,許鑫說道∶
「我不覺得她是在浪費時間。而且,你彆以為她經常對媒體掛在嘴邊的那句「如果大家隻記得角色,卻想不起來我,我會感覺很榮幸」是虛言。她挺認真的在把自己的演技和商業屬性切分開來。賺錢是賺錢,工作是工作。所以……出了月子,她就要去試鏡了。說實話,我還挺期待的。
「......「
一時間,劉一菲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雖然網絡上也有很多人說她敬業。
說什麼自己在拍攝一些作品時,會提前去學、去準備之類的。
可是……
她自己,或者那些同樣是會花一段時間做準備的演員,遇到了一個光是一個試鏡的準備,都開始論年來計算的人的時候……這敬業就有些搞笑了。
哪怕,這其中可能有著懷孕的原因。
可《風聲》的準備,是實打實的啊。
哪怕中途拍了個《仙劍三》。
蜜蜜,在彆人看不見的地方,竟然努力到這種地步麼?
而這時,許鑫說道∶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商業發展,她是怎麼想的。但我覺得……電影這種事情,就是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缺一不可。雖然有點像廢話,但你也應該懂我的意思。一個劇組不確定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對不對?」
「嗯。比如投資方的要求,或者各種人際關係……」
「所以,我的劇組裡,不會有這些情況。然後,我們在找到一個好故事。而這個故事比方說拿到了你麵前,就比如這個《交易》吧,我現在拿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