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老趙,你去申請專利了沒?我記得你們家那個包子的配方也是祖上傳下來的吧?”
“嗨,您就彆取笑我了,一個破包子的秘方,真去申請專利也沒什麼用。而且我聽說了,申請專利還要把配方給官府的人看。吳鐵匠你這也是家傳的手藝,不去申請一下?”
“打鐵算什麼本事?這天下會打鐵的多了。”
楊豐年在聚豐樓,把一個專利賣了五十萬兩銀子這件事,已經在整個燕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了。
這段時間,不管是那些豪門貴族,商賈匠人們在談論這件事,就算普通老百姓,也都是張口專利,閉口專利的。
畢竟跟陶廣義那一次不一樣,就算有人知道朱瀚給陶廣義發了這裡證書,也知道這個專利很值錢。
但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些東西真正值多少錢。
而這一次,幾乎就相當於給專利證書定了一個價。
五十萬兩。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是可以足夠幾代人幾十代人,瘋狂揮霍的天文數字。
哪怕是那些豪商大族,這也是可以振興一個家族巨款,誰能不動心?
隨著專利法的深入人心,麻煩自然也隨之而來。
劉申弘好幾次跑來跟朱瀚訴苦:“王爺,現在申請專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真的有點忙不過來了。關鍵是,有些人就是屁大點事,都要來申請個專利。”
“今天早上,有人竟然拿了一個雙頭的毛筆過來,說是能讓書寫速度提高一倍,這不是胡鬨麼?”
朱瀚聽的是哭笑不得。
儘管聽起來的確很奇葩,不過就連朱瀚也不得不佩服,大明百姓的腦洞。
“專利審核的事,一定要小心謹慎,絕對不能麻痹大意。這些人不過就是湊個熱鬨罷了,過段時間熱度散去,也就恢複正常了。”
“你不要整天操心這些亂七八糟的事,第二次招標安排的如何了?第一次招標隻是個開胃小菜,這次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要是敢出什麼紕漏,就小心你的皮。”
劉申弘一臉幽怨,滿肚子的委屈。
就算你是王爺,也不能這麼顛倒是非黑白吧?
“王爺,不是您讓我先去負責,審核專利的事麼?我現在白天要看那些申請專利的文書,晚上還要負責招標會的準備工作,真的分身乏術啊。”
“要是王爺您覺得哪件事不重要,能不能交給彆人去做?”
他這麼一說,朱瀚也想起來了。這小子用起來順手,所以不論有什麼事,都直安排他去做。
主要是,劉申弘基本上算是他教出來,很多事不用說的太清楚,就能理解他的意思。
“我說你點什麼好?跟本王學了這麼久,凡事把握大局,不需要親力親為的道理都不懂?”
“本王給你安排這麼多工作,就是為了鍛煉你的統籌能力,你竟然連本王的苦心都無法理解,太讓本王失望了。”
朱瀚一邊說著,一邊不停的搖頭歎氣,一副痛心疾首,仿佛有幾百兩銀子打水漂了似的。
對於自家王爺的話,劉申弘那是半句都不帶相信的。
如果真是故意考驗,之前為什麼會是那個反應?
分明就是在往死裡坑自己。
如果他今天沒把這件事說出來,還不知道要做牛做馬多久呢。
知道肯定說不過朱瀚,劉申弘咬著牙:“是小侄錯了,沒有領悟到叔的苦心,還請叔原料小侄這一次。”
朱瀚就當沒聽出劉申弘話裡的譏諷:“沒關係,年輕人嘛,犯點錯誤在所難免,以後記得主意就行了。”
……
劉申弘抑鬱了,果然還是低估了自家王爺的臉皮。
鬱悶歸鬱悶,正事上劉申弘可沒有半點含糊。
“王爺,第二次招標也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因為前一次招標得成功,讓許多讓人對於朝廷的招標信心也更足。一些江南,甚至湖廣地區的商人,也都遠道而來,希望能夠競標成功。”
“很好!事不宜遲,第二輪招標儘快展開。至於日期嘛,就在兩天後。”
“這……”劉申弘頓時有些遲疑。
朱瀚問道:“有困難?”
“沒有!”劉申弘連忙搖頭:“隻是王爺,還有更多的商人在路上,沒有抵達燕京,不用等他們過來麼?人多的話,價格是不是也能壓的更低一些?”
朱瀚想也沒想就搖頭道:“沒有這個必要,連湖廣的商人,都已經不遠萬裡的趕來了,剩下那些沒有來的,對這件事肯定也沒多關心。”
“他們如果也想要承包工程,就去等第三次招標好了。”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劉申弘雖然還有點似懂非懂,卻也知道朱瀚必有深意,也就沒多問。
第二次招標大會如期舉行。
這次,朱瀚甚至都沒有露麵,全程交給燕京六部得衙門,以及皇莊的學生們來處理。
這些家夥也沒讓朱瀚失望,全程有條不紊,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其中最讓人意外,也最不讓人意外的,剛剛將專利賣了五十萬兩銀子的楊豐年拿出了全部的家當,整整六十多萬兩銀子,承包了一個中型項目。
“還挺有魄力的嘛。”朱瀚對這個消息並不意外,他隻是沒想到,楊豐年竟然敢如此破釜沉舟。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楊豐年他們幾個人雖然是合夥做買賣,不過他們的本錢並不是很雄厚。
除了售賣專利的那五十萬兩之外,剩下的錢恐怕是他們的所有家當。
連續兩次招標之後,整個燕京城幾乎都成了個大工地。
而且隨著這些工地的開工,燕京百姓們的生活,也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居京城大不易,這一點古今都是如此。
燕京作為蒙元以前的首都,這裡的百姓日子過得尤其艱難。
但是現在,他們發現情況不一樣了。
如今的燕京,到處都是機會。
隻要手腳稍微勤快點兒,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哪怕不是在朝廷的工地乾活,需要用人的地方也相當的多。
而且隨著商人們雇傭得工匠越來越多,所有人的收入也在逐漸增加。
當然與之相對的,燕京的物價也在不停的上漲著。
對此朱瀚早有預料,一直吩咐皇莊的學生們,用各種方式,限製燕京的物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