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詩,大家寫的無非都是湘妃奏鼓瑟一事;“湘靈鼓瑟”四韻選一,他們要麼就是用“湘”韻,要麼就是用“靈”韻;出現的字眼也相同,神女、帝子、鼓瑟、湘水、曲調、荊楚、雲雨、洞庭、江水。
科舉詩賦就是這樣,所有人用一樣的韻律、一樣的字眼、寫一樣的內容,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看誰能把這些字詞拚擺得工整,考驗的是耐心、細心、守規矩。
divcass=”ntentadv”門蔭世家子瞧不起進士也是因此,評曰“不做經世文章,專雕微末詞字”。
但這其中,還是有卷子讓崔翹眼前一亮,讚道:“錢起這末句……神來之筆也!”
“崔公高見。錢起這一首詩,前十句著力寫女神奏樂之哀怨,結尾二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如橫空出世,神女之曲從何而來?引人遐想,可謂‘鬼謠’啊。”
崔翹撫須點頭,歎道:“應試詩中,少見如此佳作啊。”
愛才之心一起,他提筆,把錢起的名字先添到名單之上,之後目光落在名單最上方的“薛白”二字上,有些躊躇。
“崔公請再看。”
薛白的卷子被遞得近了些,崔翹這才仔細看了末句,苦笑喃喃道:“都說薛郎才氣,倒不是虛有其名。”
“薛白此詩,前十句與錢起不同,末句卻差不多,意境也相同。”
說話的官員是個老學究,大概是真沒聽過薛靈的名字,道:“崔公若想補錢起中榜,薛白還真擔得起一個狀元,畢竟他前兩場以及文賦更好。”
“是嗎?”
“錢起經驗太不足,前兩場有錯字、汙跡。薛白不僅貼經、文章四平八穩,從字跡、答卷也讓人挑不出一絲錯處來,倒是十分難得。”
崔翹喃喃道:“鄭主簿以為,點薛白為狀元,可?”
“可!”
當即有另一名官員臉色一變,不好直說崔翹故意讓薛白犯忌諱一事,找了個理由反對道:“薛白這詩,比錢起的靈氣差遠了。”
“錢起犯韻了,用了兩個‘不’字,從應試詩而言,該罷黜。”
“薛白就合韻嗎?第一句就犯孤平。”
“不,這是普通拗句,仄聲收尾,不屬孤平。薛白的整首詩更規矩,縱觀三場試卷皆規矩妥善,當得一個狀元。”
“他沒犯韻,但犯忌諱了你知道嗎?!他父名薛靈,就不該答這卷子……”
“住口!”崔翹連忙喝道。
那建議點薛白為狀元的鄭主簿一聽,反而連忙改變了口鋒,行禮道:“既如此,當罷黜、銷毀薛白試卷,大事化了,這是對他好,對我們也好。”
崔翹臉色冷峻,道:“本官自有計較。”
“可……”
正此時,有官員捧著一份卷子上前,道:“崔公,請看這份高適的卷子。”
“高適?”
崔翹目光一掃,臉色凝重起來。
這是今日最與眾不同的卷子,用的終於不是“湘”“靈”字韻,選的是“鼓”字韻,寫的也終於不是湘妃鼓瑟,而是帝舜的功績。
一開頭隻是平平無奇,“帝舜生姚丘,儼廟邈千古”,十二句看下來,卻是一掃之前諸生詩句的清麗,用的字詞也是全然不同,稼穡、蒼梧、孝悌、勤儉、上忠……
鄭主簿湊上前一看,不由道:“好雄壯的詩,卻是應試詩裡少有的言之有物,待下官看看合不合韻。”
“高三十五真是。”崔翹心中讚歎,嘴上卻道:“離題萬裡了。”
“但確是湘靈鼓瑟……”
下一刻,崔翹已徑直撕了高適的卷子。
他眼神中浮出些可惜之色,但此事沒什麼好猶豫的。
“高三十五落榜了。”
~~
二月十五是放榜日。
在放榜的前三天薛白出城了一趟,回城後在虢國夫人府借宿了一夜,二月十四日才回到薛宅。
薛宅的氣氛有些奇怪,顯然,柳湘君也聽聞了科舉詩題,總覺得薛靈耽誤了薛白,心中惶惶。
“六郎回來了,肚子可餓?灶上燉了羊肉。”
薛白看得出她很憂慮,但不如杜五郎擅長安慰人,隻是搖頭道:“吃飽了回來的……對了,大家可以開始收拾了,差不多下個月可以一起搬到宣陽坊去住。”
柳湘君一愣,欣喜地點了點頭。
“好,好,都聽你安排。”
最高興的是杜五郎,雖說成親前他不好與薛三娘相見,他卻還是不管不顧地賴在薛家,此時便纏著薛白刨根問底。
“很奇怪,你不在這三五日,禮部一點動靜都沒有。”
“當然是等放了榜才會有動靜。”
“怎麼?”杜五郎訝道:“你還想取狀頭?”
薛白想了想,道:“要麼就是罷黜我的卷子,要麼就是給我狀頭。前者是阻止我入仕,後者才能把事情鬨大。”
“那會是哪種?”
“都有可能。但我在考場時不肯棄考,他們很可能不會再給我一個息事寧人的機會,讓我吃個大教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所以,點你為狀頭,才是給你一個大教訓?”
“明日放榜便知……”
時節已經是初春了。
一夜過去,長安街邊的柳樹又發出了嫩芽。
天色才亮不久,禮部南院的牆下已擁堵了數百人,其中不乏有人是前來榜下捉婿的。
薛白換了一身新衣,係上杜妗不久前送的腰帶,早早與杜五郎出了門,在朱雀大街與高適彙合,去往禮部看榜,這情形與上一次相似,沒等到安上門,他已收到了許多彩箋。
真到了這時,他反而有些走神,考慮著若今科不中當如何,是直接向皇帝討一個官職,還是到邊鎮曆煉。
無非是取官的途徑不同,既然已儘了全力,結果如何倒可放平常心。
事到如今,薛白在想的反而是與杜妗那個約定,說好了揭榜日陪她的。
腦子裡帶著這種荒唐的念頭,他擠過人群,站在能看到榜文的位置等著。
不多時,鐘鼓齊喧,有禮部官員架梯登上禮部高牆。
“放榜!”
短短的金榜就這樣被展開來,在初春的朝陽照耀下,閃著光芒。
薛白直接看向最高處的一個名字。
像他這種人,特立獨行,冒最大的風險取最大的成果,若中榜,當名列前茅。
果然,金榜最上方的兩個字正是——薛白。
謀劃一年有餘,天寶七載的狀元終於被收入囊中……暫時而言。
“薛白,薛白!狀頭啊!”
杜五郎是能純粹享受當下的人,此時已不顧什麼犯不犯忌諱,揮起雙手便大喊起來。
“春闈五子,已有四個進士了,你還是狀頭!狀頭!哈哈哈……”
他倒也不想想,五子四進士到底是誰拖了後腿,隻覺與有榮焉。
“知道了。”薛白道:“找找高兄中了沒有。”
高適也稍稍笑了笑,帶著期盼的目光逡巡著榜單,一個個名字認真地看過去。
薛白、楊眷、李嘉祐、李棲筠、包何、劉長卿……隻有二十七個名字,最後一個是錢起,沒有高適。
他不相信,目光又掃了一遍,薛白已拍了拍他的背,低聲道:“試過了,再找出路吧。”
“無妨,習慣了。”
高適雖有失落,其實對這結果早有預料,轉身大笑道:“走,狀元郎當請客喝酒。”
“好。”薛白道,“但少飲兩杯,接下來還忙。”
杜五郎道:“你酒量勉強兩杯,少飲兩杯還剩幾杯。”
三人不敢多留,迅速離開。
果然,不多時,整個禮部外都沸騰起來。
“狀頭真是薛郎!”
“呀!我的薛郎真中狀元了……”
諸如此類的歡呼多出自一些仰慕薛白的女子,或是一些喜讀他那些詩文故事的閒人。
偶爾也有人摻雜進來一些彆的聲音。
“薛白犯忌諱了,去歲是伸張公道的春闈五子,今朝是不孝子。”
“哼!那薛郎也是狀元郎!”
抱歉~~大家照例不要等第二章,第一章5200多字先看哈~~我已經調整不過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