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李泌點點頭,便去拿了紙筆,一邊寫勸降信,一邊緩緩說起來。
“忠王請回紇援軍時,回紇可汗接連要求聯姻。除了敦煌王李承寀娶了回紇公主,忠王也嫁女給了回紇可汗,仆固懷恩也有兩個女兒和親嫁給了移地健。”
“為何?”
李泌道:“當時回紇可汗提出要求,忠王不好拒絕,宗室大臣又都推諉不前,或說逃出長安未帶兒女,或是不願將女兒遠嫁,唯有仆固懷恩站了出來。此事他確是出於忠心,可後來反倒引起了不小的非議。”
“非議?”
“軍中有些將領擔心他之所以願意嫁女,是有心勾結回紇。”
薛白問道:“如今葉護大敗,李亨必然要給回紇一個交代。”
“不錯,此事必然是由仆固懷恩出麵。”李泌道,“可以想見,彼時軍中非議也不會少,我或可借此說服仆固懷恩來附。”
“多謝了。”
過了一會,薛白接過李泌寫的幾封信,看過之後十分滿意。
但他想了想,回到公房卻是提起筆又親自寫了一封信給仆固懷恩。
“今已依約殲滅葉護,使令婿可主回紇,稍減令媛塞北風霜之苦,全仆固公愛女之心,唯盼仆固公曉明大義。”
薛白看過,招過使者,先是遞過李泌的信,道:“這是李泌寫給李亨父子的信,你光明正大的送過去。”
“喏。”
“這封,你設法遞給仆固懷恩。”薛白道:“但不必真做成,無意中遺失了它,使得旁人撿到,明白嗎?”
“雍王放心,卑職完全明白。”
~~
涇州。
李亨近來一直在提退往靈武之事,可張汀、李俶難得是一樣的意見,都是萬分反對此事。
理由也很簡單,一旦退出關中,李亨的聲望與正統名義就要大減。那與李琮爭位也就不可能了,能做的也就是苟延殘喘,當一個流落異鄉的所謂皇帝。
但不退怎麼辦?李俶認為,隻要堅守涇州,僵持下去,薛白很快也要自顧不暇。
江淮斷了長安的糧,郭子儀正在河東相逼,李琮很可能先一步大勢已去。否則,為何薛白打了勝場,反而要招降他們?
當然,涇州現在兵力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隻能先向回紇求援,讓回紇因葉護的大敗而對薛逆同仇敵愾。
這次換作是仆固懷恩的長子仆固瑒出使回紇,因為葉護已經被俘,薛白當然不可能放走葉護。回紇可汗年老,不會親自出征,要派援兵,隻能是仆固懷恩的女婿移地建率兵前來。
此前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原本還以為仆固懷恩的女兒是嫁給了沒前途的庶子。
李亨麾下的官員將領們對此多少是有些犯嘀咕的,可危急之際,誰也不會真的說出來。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薛白的第二批使者到了。
先是述說了史思明南下相州救援安慶緒一事,表明長安方麵之所以願意再給他們一個機會,是為了社稷大局為重,之後,使者遞過了李泌的信件。
李亨不肯看信,將信全都扣下,把那使者揮退。召過群臣,憂心忡忡,對史思明南下一事表示擔憂。
“朕千方百計方才招降了史思明,奈何薛逆攪亂形勢,胡逆降而複叛,天下危矣。”
話雖擔憂,可他心裡卻放鬆了不少,暗忖史思明此次不僅是給安慶緒解了圍,也是給他解了圍。
果然,群臣紛紛憤慨,罵薛逆耽誤朝廷平叛。認為當今之計,唯有堅守涇州,等待時機一到,必可平定薛逆。
李亨正連連點頭,忽然,有一人出列道:“陛下,史思明南下,那便不得不考慮郭子儀的態度了。”
“何意?”
才問出口,李亨自己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郭子儀是一個忠於大唐,心懷公義之人。很有可能為了顧全大局而與李光弼聯合起來,先對付安慶緒、史思明。更有甚者,郭子儀還有倒向李琮的可能。
李亨目光看向說話之人,見是大將辛雲京,問道:“依辛卿所見,當如何?”
“陛下何不遣使於慶王,請慶王以大局為重,暫且罷兵。先對付範陽叛軍?如此,化被動為主動,還可贏得人心聲望。”
“可李琮如何會答應?”
辛雲京不敢回答,隻小聲道:“也許,陛下可稍做些退讓?”
“不可!”仆固懷恩當即出口喝叱,道:“慶王不過是薛逆的傀儡,如何能向這種逆賊退讓?!今既已向回紇請援,長安必然先於我等支撐不住。再者,郭節帥忠心耿耿,絕不會背叛陛下!”
辛雲京道:“我與陛下商議的是社稷的大局,而非臣子之私。”
“臣子之私?”仆固懷恩大怒,罵道:“你出於私心構陷郭節帥,反說我不忠心嗎?!”
“仆固公一心要請回紇援兵,安知是何主意?”
“你什麼意思?!”
話到這裡,仆固懷恩頓時殺氣騰騰地瞪向辛雲京,差點要在這大殿下爆出粗口來。他一發作,頓時有不少原本就對他有些不滿的官員將領站出來。
他們的不滿卻是由來以久的了,仆固懷恩每次作戰奮勇不要命且不說,殺子獻忠一事,總讓他們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所談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爭論不出結果,到最後反而是越吵越凶。
他們明知道眼下是緊要關頭,可有時恰恰就是這樣,越是不能內訌的時候,且眾人都知道得忍著,卻越是忍不住猜疑與爆發。
“夠了,眼下不是說這些的時候!”
李亨連忙讓宦官把兩員大將分開來,草草罷了小朝議,認為這件小事就到此結束了。
他獨坐在那了,才撕開李泌的來信看起來,上麵無非是勸他暫時退位回歸長安,言辭雖懇切,卻被李亨卷成一團拋在地上。
道理他都明白,可這根本不是道理的事,而是他憑什麼為了大局而放棄搏一搏的希望,回到長安去當一個牢囚?
一時之間,小小的涇州城內彙聚了太多或心懷大誌、或野心勃勃、或才華橫溢的人,他們因為戰敗而不得不擠在一起,想要克製、團結,共渡時艱,彼此的利益衝突卻無法消彌。
有人矢誌報國,有人滿懷私心,有人忠耿直率,有人生性多疑。
終於,還未等到仆固瑒出使回紇歸來。一件小事,突然使得衝突爆發了出來。
“聖人,不好了!”
宦官駱奉先匆匆小跑到李亨麵前,道:“仆固將軍與辛將軍打起來了。”
“為何?”
“辛將軍拿到一封信,想要遞呈聖人。仆固將軍不讓辛將軍遞呈,辛將軍偏遞呈,兩人便打起來了。”
李亨乍聽,以為是兩個人拳腳相向。然而聽到後麵才知道,情況要嚴重得多。
“點兵?點兵?!點什麼兵?!”
“兩位將軍恐要點齊兵馬決戰……”
“造反嗎?!”
李亨勃然大怒,立即命李俶去控製局麵。
李俶畢竟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在仆固懷恩、辛雲京麵前還是有麵子的,去了許久,終於還是把二人帶了回來。
“臣知罪。”
辛雲京的認罪態度極好,一見到李亨就拜倒,承認自己有罪,涕淚交加地說請陛下重罰。
說罷,他雙手遞上一封書信,道:“臣無意中得到這封書信,乃薛逆所書,寄給仆固……”
“假的!”仆固懷恩當即打斷道:“陛下、殿下,這封信是假的,是薛白離間我們君臣的!”
“當然是假的。”李亨連忙安撫,道:“朕必然信仆固卿。”
辛雲京道:“我亦與仆固將軍言明,我絲毫未相信薛逆所言。可將它秉呈陛下,是臣子應有的本份,你不該試圖搶奪。”
話到這裡,他還補了一句,道:“除非,你有何恐為人知的心思。”
“辛雲京!我看你就是想誣陷我,明知是離間之計,是陽謀,最好的辦法就是當沒看到……”
“仆固懷恩!”辛雲京不甘示弱,也打斷道:“除了薛逆,郭子儀、李泌沒有私下給你遞信嗎?”
仆固懷恩轉頭看向李俶,道:“殿下,我的忠心,你信得過嗎?”
“當然。”李俶連忙安撫,“仆固公忠心可昭日月。”
“那為何殿下能容他屢次汙蔑於我?”
仆固懷恩瞪大了他赤誠的雙眼,看向李俶,迫切需要李俶為他說話。
他付出了足夠的忠誠,現在,他需要一點對他忠誠的回報。李俶隻需要拿出不及他忠心的十分之一的誠意就夠了。在他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李俶張了張嘴,無話可說。
仆固懷恩擅自點兵要與辛雲京開戰,此事往大了說是造反。他真的很難現在就當著李亨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對的。
一直以來,仆固懷恩給的忠誠實在是過了,過猶不及,李俶有些回報不起了。
辛雲京見此情況,為李俶解圍,大喝道:“仆固懷恩,你到現在還不知自己到底有何錯嗎?!”
“我有何錯?”仆固懷恩脫口而出道:“我錯在太忠誠了嗎?!”
一言既出,李亨、李俶同時變了臉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