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後來宋家勢力在獸潮圍攻下死傷慘重,郎華的嘴角就不禁浮現一絲冷笑。
隨後就聽得孔連義坐在第三排徐徐開口
“東海的情況差不多,遠海的海獸整天打個沒完,那裡如今已經是船隊的禁區。但岸上沒發現多少黑獸集群的現象。”他還補充道,“滬市那邊主要是現代城市,叢林相對少一些。”
秦楚生作為秦家下一代當家人,也坦言道“秦嶺這邊有一些黑獸活動,但基本不出叢林。數量規模和等階如今都還在控製之內”
“東北氣溫正低,黑獸多數蟄伏不出,並未與我方發生過衝突。”
“內蒙地廣人稀,隻有一些狼群為禍,不成氣候。”
……
漸漸地,發言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發現大家雖然各有理由,但確實沒有幾個是遭受過大規模的黑獸動亂的。有些人不禁想到,或許黑獸是和黑屍不同的,畢竟前者和人類一樣,乃是隱性寄生體,對於進化血肉的欲望或許沒有屍變體來的那麼強烈吧。
於是便有人帶著怒氣抱怨道“我們又不在海上,城郊這些年種的人工林雖多,但動物的數量比起黑屍那是九牛一毛都不如。真不知道為什麼要我們出兵攻打黑獸,這不是嫌我們的人死得還不夠多嗎?”
還有人說“也不用急著清理它們啊。同為寄生體,黑獸和我們有同樣的敵人。黑獸群的存在能夠為我們分擔一部分屍潮的壓力。有些黑獸的血肉富含進化能量,對我們能力者的作
用也很大。我建議留著。災變前聯合政府的政策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嘛。”
“有道理,我們也認為不必如此大動乾戈……”
見此一幕,宋懷陰便笑眯眯地看向坐在後排的陳邊濤,道“怎麼樣?陳師長的眼光奇特,但似乎並不是那麼能站住腳啊。”
陳邊濤也懶得爭了,隻向台上微微拱手,道“陳某該說的都已經說過了,但憑秘書長定奪。”
從剛才起便隻作為旁聽的斳峰,這時才打起圓場道“我相信陳師長的為人,但眼下人族正麵對諸多挑戰,黑獸一事不若改日再議。同樣的,若是今後哪家基地有任何難處,都可以向軍管會申請物資支援,屆時我們會儘自己所能助大家度過難關。”
“謝秘書長。”“同意。”“我沒意見。”“我也是。”
終於,這場源於黑獸集群的討論被無限期擱置了。這一世郎華真正站在現場,目睹了從頭到尾的爭論,但直到最後卻沒站起來說過一句話。
隻發現問題,卻沒有更高效的解決辦法,這其實是一件很無奈的事。
郎華知道其實委員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從現在的時間節點來看,黑屍潮的泛濫,仍然是擺在東亞戰區全體幸存者麵前的根本問題。
東亞地區自古以來適宜人類生存,人口基數大、密度高,在同樣屍潮形勢嚴峻的北美戰區有一億黑屍的時候,東亞戰區卻有足足二十億黑屍。
這已經失去了可比性。
而且密集的人口,也在另一方麵加大了建立求生基地的難度。
就像北美主要是在奪取大型城市時遇到了阻礙,可這邊卻是連第一步建立基地都成了難題。甚至在人口密集的江南地區,隻要有一個縣的黑屍發生暴動,大多數的小型避難所連三天都撐不過去。
想想在屍潮和大火中淪陷的堪培拉,作為土澳人口總數排名第三的大都市,卻也不過隻有四十萬人口。四十萬隻是聽起來多,放在華北平原卻連一個中等區縣都不算不上。
比起美澳,在這場災變中東亞戰區所麵臨的難度,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告訴所有人這個道理的不是郎華,而是自災變二年初便蠢蠢欲動的超大規模屍潮運動。
伴隨著數十億黑屍在華夏大地上往複運動,饑餓、武器都是擺在所有人麵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於災變二年尚未顯露出多少端倪的黑獸潮,如何能引起軍管會的重視?
換句話說,就算是引起重視了又能怎麼樣?難道要讓各級基地領主對近在咫尺的黑屍潮視而不見,不搞生產,不搞城防建設,反而集中優勢兵力去對付叢林間成群的變異獸群?
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這難道不是在害人嗎?
就算能殺死不少黑獸,就算能在遙遠的將來,把可能出現的黑獸潮扼殺在萌芽中,又能怎麼樣?沒有吃的,沒有防禦,幸存者們如何度過眼下的歲月?他們之中又有幾個人能活到那個出現獸潮的將來?
即便是斳峰,即便是軍管會,也不敢下這種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