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凰嶺基地城破後第二天,孔家的援助才姍姍來遲。
在這一天下午,當屍群緩緩向前運動時,空中忽然傳來一陣尖利的嘯響。
還未等一些反應靈敏的黑屍抬起頭來,一發130毫米製導炮彈就精準地落入了屍群的最中央。
霎時間炮彈觸地火光乍現,巨響驚天動地。
在炮彈落點的三十米範圍內,強悍的殺傷衝擊波席卷而過。
這其中包括黑屍在內的所有物體,頃刻間便被上千顆金屬破片撕碎,然後又被隨之而來的氣浪轟上了天。
這一刻橫飛的血肉染紅了半邊天,這抹黑紅色隨即又被爆炸掀起的塵土掩蓋。
衝擊波沿地麵滾滾而過,一路掀翻了千餘隻黑屍和百十顆樹木,最終波及到的範圍幾乎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從開始到結束,這場突如其來的爆炸襲擊隻不過花了一秒鐘。
但就是在這短短的一秒中內,爆炸中心的黑屍儘皆化作齏粉,更遠處的大樹如同被颶風吹起的稻草紛紛倒地。
就連在距離爆炸中心一百米的位置上,也有被震傷腦髓而陷入沉眠的黑屍存在。
雖然當衝擊波到達更遠的地方時,威力已經大大衰減。
許多黑屍隻是被氣浪掀翻,並未受重傷,隻要再爬起來就又是一條好漢。
可誰敢保證炮彈隻有一顆呢?
果不其然,空中又傳來接二連三的嘯響。
一顆又一顆的炮彈在衛星精準製導的幫助下不斷落入屍群正中央。
在屍潮蜿蜒如蛇的行軍隊伍各處,不斷有炮彈墜落掀起一場又一場的爆炸。
看起來炮擊的一方是完全不給想這些家夥半點喘息的機會。
“轟隆隆”的炮擊聲連續響了五六分鐘,也不知道是打出了兩百發還是三百發炮彈。
隻知道爆炸聲引發的轟鳴,黑屍的嗬嗬怪叫,樹木被氣浪推倒產生的哢嚓聲響……這些全部都混在了一起。
直到屍群中的半數黑屍都倒下後,爆炸才漸漸停了。
三十秒前最後一顆炮彈已經從高揚的炮口飛出。
它一路飛過江麵,在屍潮後方的一群狂猩屍變體間爆炸,最終成為絕響。
它來自距離鳳凰嶺七十三公裡的大江江麵,這裡有一艘巍峨壯觀的大驅正停在江麵上。
發紅發燙的艦炮炮口此刻正兀自冒出灰白色的硝煙,數不清的炮彈彈殼堆滿了船頭甲板的每一個角落。
毫無疑問,這裡便是那些炮彈的始發地。
在船艙中,在艦橋上,在滿是液晶屏幕的指揮室裡,沒有人因此歡呼雀躍。
原因很簡單,在這輪炮擊過後,他們就即將返航了。
雖然靠火箭助推滑翔能夠讓炮彈飛得更遠,但持續的高速射擊已經讓炮管的水冷裝置接近極限。
如果再繼續打下去,主炮炮管就可能出現無法修複的永久性損傷。
為此,軍艦上的所有人都憋著一股氣。
從東海的驅三支隊總部一路來到這裡,他們一路冒著擱淺的風險。
這艘誕生於新對峙時代的戰艦體量大、吃水深,是為遠洋作戰而設計製造的。
其船體結構並不適合在這種內河水係航行。
多虧今年夏季的接連暴雨延長了大江的豐水期。
還有上個世紀金陵政府為了發展航運主動拆掉了幾座淨空太低的跨江老橋。
要不是因為這些原因,他們早就被擋在了大江口,根本就不可能一路航行至此。
可如今費了這麼大的功夫,這才隻打過一輪炮擊,他們就要夾著尾巴逃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