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曆三年,五月七日。
自管會支南援軍鄭揚空部打響團林阻擊戰。
他們孤立無援,在簡易的工事內硬撼十萬屍群,死戰不退。
卻不料此次屍群的進攻迅猛異常,那屍王手段毒辣,根本不顧手下黑屍的死活。
狂猩特感力大無窮,屍王就將中階狂猩排成一排,作為人肉投石機使用。
附近找不到合適的石頭,他就將炸藥綁在普通黑屍的身上,引燃後在狂猩手裡扔過來。
一些兒童模樣的黑屍在懵懵懂懂時便被狂猩拋到空中。
劃過一個拋物線後,墜入人族部隊防線。
有的童屍落地便被摔作一團漿糊,有的僥幸未死,下一刻卻在人群中被轟然引爆。
紛飛的骨茬在衝擊波的作用下化為武器,輕易撕碎二十米範圍內遇到的所有人體組織。
一時間,人族陣線上哀嚎一片,數不清的人抱著頭或者抱著斷了的胳膊小腿原地打滾。更多的人已經躺在地上沒了氣息。
一輪轟炸過後,躲在屍潮背後的特感屍群還會發來一陣遠程攻擊。
數不清的毒刺骨錐和腐蝕粘液鋪天蓋地而來。
支南軍陣地的還活著的人頓時又倒下一片。
數萬普通黑屍在這兩撥“空中打擊”後發起衝鋒。
倉促之間,驚魂未定的人族戰員們已經來不及重新組織防禦……
屍潮沒日沒夜地進攻,令人族一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僅在戰事開始後第二天,聯軍就有超過一半的戰員陣亡,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無奈之下,鄭揚空隻得帶著剩下的人撤出戰鬥。
在堅守團林陣地兩天一夜後,這支多數由青年人組成的鐵軍最終選擇黯然離開。
但沒有人會嘲笑這些傷痕累累的年輕人。
缺水、缺糧、缺少屏障,他們在一無縱深、二無險要的平原地帶以血肉之軀硬撼屍潮而不潰敗。
僅憑這一點,在人族對抗屍潮的曆史上就已經是一個奇跡。
提起他們,所有還活著的人心中都滿懷敬意。
團林阻擊戰震驚了整個世界,但卻沒有改變屍潮北上的結局。
一天後,殘餘屍潮在寶山鎮擊敗江畔留守部隊成功過江。
到了第二天,屍潮已經兵臨涼山城下。
涼山州是屍潮北上過江進入天府守備區後的第一站。
災變前當地生活著五百萬人口,是彝人在東y地區的世居地。
降臨日以後,當地土司勢力在首府月城建立避難基地,招攬幸存者入住共存,首領烏各赤爾年事已高,手下卻有精兵五萬,對外號稱涼山諾蘇旅。
此前因為月城衛星基地的歸屬,涼山與天府守備區之間一直是時冷時熱。直到前段時間科盟院長潛客親自出麵,兩方之間的關係才略有緩和。
五月十一日,殘餘屍潮自寶山烏姑渡口過江後一路西進。
超級屍王沿路收攏零散屍群,行至涼山城下時已有三十萬眾。
那涼山諾蘇旅本來奉命在攀西以南的一段江防守衛,
如今發覺老家被抄,想要回援卻沒能趕得及,最終竟被屍潮攔在了涼山城外。
此時涼山城內已經擠滿了從東麵各個鄉逃難來的人群,多是老弱婦孺以及手無寸鐵的普通人,真正能戰鬥的不過十之一二。
涼山圍城戰開始後,五萬涼山兵在城外多次嘗試突入城內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