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炮仗中,基本都是己方炮兵憑借著薩克拉門托炮的射程,射速的優勢壓著北佬的炮兵打。
這些炮兵可都是用真金白銀喂出來的寶貝疙瘩啊!炮仗才剛剛開始不久就直接報銷了整整5個炮組!
己方炮兵被北佬的炮兵壓製,這還是頭一遭。
卡尼要塞群一役,西軍繳獲有北方炮兵新裝備的帕羅特炮,帕羅特炮的性能要比薩克拉門炮稍遜一籌,但二者除了壽命差距極大外,沒有其他質的差距。
張釗瑜懷疑對麵的北佬炮兵用的是帕羅特炮,還不知道他們所使用的火炮是性能和薩克拉門托炮相當的阿姆斯特朗炮。
論傷亡,北軍炮兵的傷亡也不小,報銷了6個炮組,其中一個炮組還是裝備12磅重炮的炮組。
隻是北軍炮兵有整整一個團,對損失的承受能力要高於西軍炮兵。而且隨著炮仗的持續,火力優勢的顯現,北軍炮兵的傷亡變得越來越小。
炮仗結束後,戰場上的硝煙依然濃烈,遮擋住了雙方的視線。
北軍步兵借著硝煙的掩護,排著整齊的隊列向西軍陣地發起了進攻。
經過炮火洗禮的西軍步兵隊列顯得比較零散混亂,許多士兵還沒從爆炸中恢複過來,有的士兵甚至一臉迷茫,有的士兵責備爆炸震得頭暈目眩,捂著頭蜷縮在地上。
隻有作戰比較豐富的軍官們還算冷靜,迅速整理隊形,準備迎接北軍的進攻。
“穩住!不要慌亂!”
“檢查步槍!”
“確認子彈上膛!”
“瞄準!”
西軍軍官們目測敵軍距離己方陣地隻有500米的距離後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自由射擊!”
裝備梁氏步槍的西軍或是借著石牆的掩護,或是蹲著,或是趴在草地上對著硝煙後若隱若現的北軍隊列開始放槍。
“一群膽小鬼!這麼遠的距離就開火!”
“美洲佬果然都不會打仗!”
“他們這是在浪費子彈!”
“這幫美洲鼠輩,我想我們還沒進入他們的陣地,他們就會自行崩潰!”
聽到槍聲的雇傭兵團步兵絲毫沒有慌亂,反而是嘲笑起了西軍。
雇傭兵團的步兵大多來自歐洲,都是參加過高強度戰爭的老兵,實戰經驗豐富。
這一時期歐洲戰場主要交火距離通常都在200~300米之間,這一距離既能保證步槍的殺傷力,也能儘量減少誤傷。
在這些歐洲來的雇傭兵們眼中,隻有殖民地的那些烏合之眾才會在500米的距離就忍不住開火。
隻是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因為開始有北軍士兵陸續中彈倒下,失去了戰鬥力。
一名倒下的蘇格蘭軍士低頭看著自己胸口上的血洞,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就在倒下的前一刻,他還在嘲笑美洲佬膽小如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