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前,波普利用北軍重火力的優勢,集中使用12磅重炮對南軍的中路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宣泄著他的怒火。
直至打到所有12磅拿破侖炮的炮管熱到發紅冒煙,再打下去有炸膛的風險,波普這才停止了炮擊。
傑克遜對北軍的炮擊早有準備,北軍炮擊伊使,中路陣地的南軍就鑽進了事先挖掘的掩體,北軍的炮擊看著陣勢唬人,實際上雷聲大雨點小,對中路陣地上的南軍造成的傷亡十分有限。
引著兩個團預備隊坐鎮於中路陣地後方的傑克遜認為波普非常愚蠢。
換作他是波普,他不會將寶貴的炮彈用於轟炸南軍的堅固陣地,他更傾向於使用這些炮彈清楚陣地前的障礙物,為後續步兵的進攻掃清障礙,以較少進攻過程中的人員傷亡。
北方聯邦軍將領的作戰風格確實太過於因循守舊了。
這一次,波普的進攻終於取得了效果。
南軍中路陣地的兵力本就比兩翼薄弱,加之這次北軍投入的進攻兵力比第一次更多,且是波普本人親自臨陣督戰。
北軍的這次進攻要比第一次凶悍得多,也相對順利得多,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高強度輪番進攻。
在付出重大的傷亡後,北軍士兵踩著前方同伴的屍骸越過陷阱壕溝、剪斷帶刺鐵絲網,如同決堤的潮水一般湧上中路的南軍陣地。
衝上陣地的北軍士氣高漲,他們已經殺紅了眼,興奮地嚎叫著,用刺刀捅開將南軍的中路陣地撕開了一道缺口。
中路陣地上的南軍終究還是寡不敵眾,逐漸被人多勢眾的北軍分割包圍,南軍陣地陷入了最危急的時刻!
誠然,南方地區的民風較之北方更為剽悍,南方社會風氣更加崇尚武勇,許多南方家庭累世從軍,積累了更多的軍事經驗,比如近距離的搏擊格鬥技巧。尤其是這些第一批奔赴前線的南方士兵,都是南方最為優質的兵源。
但這終究隻是匹夫之勇,如果讓南軍士兵和北軍士兵進行一對一拚刺刀決鬥,南軍士兵大概率能取得勝利。
可要他們一個人同時和兩三名,甚至是更多的北軍士兵進行拚刺刀,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
就在中路陣地的南軍即將崩潰,連軍旗都被北軍斬落於地時。
傑克遜有同神兵天降,率領作為預備隊的第1、第4弗吉尼亞步兵團,以及一個騎兵分隊出現在了岌岌可危的中路陣地上。
一襲灰色將軍裝的傑克遜騎著他心愛的戰馬“小索勒爾”,連續揮動馬刀劈刺死兩名侮辱南軍軍旗的北軍士兵後,他撿起軍旗,並親自擔任騎手揮舞軍旗。
“勇敢的弗吉尼亞兒女們,我們的身後就是我們美利堅的家園弗吉尼亞!為了弗吉尼亞!為了我們的兄弟姐妹父母和自由!我們絕不後退!”
傑克遜偉岸堅定的身影宛如戰場上的磐石,弗吉尼亞軍團的南軍士兵們都為這位將軍英勇無畏的英雄氣魄所感染。
這一刻,這位和他們來自同一個家鄉的將軍成為了所有弗吉尼亞軍團士兵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這一刻,戰場上不再有將軍和士兵之分,所有人都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弗吉尼亞人!
“為了弗吉尼亞!”
“為了我們的家園!”
“為了自由!”
穿著形形色色服裝的弗吉尼亞種植園主們,律師們,小農場主們,醫生們,馬夫們,船夫們,手工業者們,店主們,用最洶湧澎湃的情感回應著傑克遜。
為了弗吉尼亞!為了自由!
戰場上的所有弗吉尼亞人懷著堅強的信念,吊著最後一口氣,向踏上他們家鄉土地的敵人奮起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