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舟到了薛城中心那巨大的廣場之上,一名名身穿各宗服飾的年輕男女躍下,分立一方。
這薛城中心的廣場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巨大無比,四端各有一處高台供人落腳,那是給四大宗門的紫府長老準備的席位。
而中心的鬥法廣場,則分為四層。
第一層是十六個最基礎的鬥法場,第二層是八個,第三層是四個。
直到最後,最頂層的決勝場。
四象之會舉辦了數十屆,規矩都已經成為定製。
第一層的鬥法場,就是讓各家的練氣弟子露臉的。
而從第二層開始,就是各家真正的比鬥,宗門之中培養出來的築基弟子會在第二層展開鬥法。
勝者入第三層,最後決勝者入第四層,爭奪魁首。
每次四大宗門帶來的弟子,多半是撐場麵,讓他們來見見世麵的,真正有資格上去鬥法的,實際上並不多。
但這些能來參加四象之會的宗門弟子也都是經過各宗仔細遴選的,個個不僅長相不錯,修為也都不弱。
起碼往那一站,就不會墮了宗門的名聲。
飛舟之上的紫府修士飄然落下,在四麵的高台之上盤坐下來。
紫府修士落座,代表鬥法即將開始。
江生沒有混在人群之中,而是在廣場之外的一座高樓上尋了個好位置,居高臨下觀看鬥法。
薛城之中,亭台樓閣,香榭彆院無算。
這廣場周圍就是各方勢力的食肆茶館,供遊人修士進來休息和圍觀鬥法。
而高層的位置,往往價格都不便宜。
江生遊曆至今可以說是頗有家資,些許靈石拿出來,就有了眼下這處好地方。
小廝端來茶水點心後恭恭敬敬候在一旁,江生也不在意,瞅著那廣場之上的比鬥。
很快,四方說了幾句場麵話後,各方的練氣弟子紛紛登場。
這些練氣弟子資質都不錯,起碼比江生之前遇到的宋長歌他們要強。
靈劍宗的新一代大師兄宋長歌,都快三十了才不過練氣八重。
而這些人,大多數二十多歲便有練氣八九重的實力,顯然都是精挑細選的好苗子。
鬥法場上,這四家的弟子兩兩相對。
風刃火球,霜刀雪劍你來我往,鬥得不亦樂乎。
雖說手段粗糙了些,但修為境界都很紮實,良好的師門傳承讓他們有著充足的理論知識和技巧,隻差實戰經驗。
眼下這鬥法,說白了也就是讓這些好苗子多和他宗修士交交手,多一些鬥法的經驗。
這些練氣修士的鬥法,江生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看著這些人,江生很難不想起自己在道宗時候的經曆。
道宗之中也時常有鬥法比試,還處於練氣期的新人們經常去較量一番,切磋招式。
江生雖然喜靜,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鬥法之上,但也難免要鬥上幾場,畢竟涉及師門的考核。
而就是在練氣時期,江生展現出了驚人的劍道天賦。
一柄木劍,跟著長老們學的幾招淺薄劍招,江生就這麼一路贏到了最後。
沒有用什麼術法,僅僅憑借劍招,就擊敗了所有對手。
當時有長老稱讚江生達到了凡劍止境。
所謂凡劍止境,又可稱之為十步一殺。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十步以內,江生便是無物不斬,無甲不破。
也正是憑借這般劍術,在江生築基之後,才得到了手中這柄青萍劍。
想著往事,江生眼中多了些笑意與溫和。
忽得有人驚呼一聲,江生打斷回憶抬眼望去。
隻見那鬥法台上,一名不過十五六歲的少年,身無長物,修為不過練氣六重,手中唯有一柄鐵劍。
但就是這麼一個無論修為還是麵相都極其普通的少年,麵對飛羽宮那練氣八重修為弟子施展的化羽淩擊之術,卻是一劍破了對方的術法。
凡劍止境,十步一殺。
有人問哥們啥時候更新。
哥們一般是每天晚上更新兩章,大概是六千到七千字,然後在淩晨會再更新一章,這一章大概是三千字到四千字。
也就是每天晚上和每天淩晨,哥們都會更新,保證每天的萬字不斷。
PS:這兩天有不少老爺對這個魯國的劇情有些意見。
我虛心接受,積極改正。
實際上,魯國的劇情副本,可以算是第二卷倒數第二個副本。
這個副本主要就是江生遊曆江湖紅塵,同時開闊心性的一個過程。
所以這個副本裡的江生看起來很隨和,沒什麼架子,可以和練氣修士聊天,可以和吃瓜群眾一樣去看熱鬨,可以一時興起去和彆人比鬥,然後毫無顧忌的指點對方。
我仔細想來,各位老爺的意見,最大的可能是我筆力不夠,所以很多想寫的東西沒寫出來。
後續還是積極改正,歡迎大家給我提出意見,指正不足。(我每天更新完了都會看大家的評論,往往兩三點還在回複大家的書評章評)
這本書,是臨淵第一本書,也是和大家相遇的初始。
我會認認真真寫下去,把我心中的故事展現給大家,也希望大家不僅僅是鼓勵,把臨淵各種不足,劇情裡的錯誤,副本上的設計問題都指正出來,大家提出意見,我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哪裡要改,後續劇情才能越來越好。
真誠希望大家多多評論,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