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隻有在這裡才有複仇的希望!
三叩九拜之後,道陵子這才說道:“爾等起身,拜我蓬萊當代掌門,天樞真人。”
一眾興奮不已的修士齊齊對著道宮前的天樞真人行禮。
此時則不是叩拜,而是微微躬身行道禮。
拜完天樞真人後,再拜蓬萊三島一十八峰其餘十七位真人長老。
儘數拜完之後,天樞真人的雲床向前三尺。
盤坐雲床之上的天樞真人緩緩說道:“爾等曆經三關,即日起就是我蓬萊入門弟子。”
“登仙橋、問心路、天門關,能過三關者,皆是兼具心性、道心、毅力。”
“宗門不問你們的天資,也不問你們的悟性根骨,努力修行,皆有明心見性之日。”
天樞真人的聲音不大,但卻在平台之上不斷回響著,每個人都聽的一清二楚。
“修行乃是自身之事,從來不會有什麼順理成章的突破,也許困於一個境界蹉跎數十載都是尋常。”
“所以你們清苦也好,享樂也罷,隨心所欲,宗門不會逼迫你們。”
“但本座希望,你們莫要忘了,過三關時的心境。”
“堅持己心,做出決定,便要百折不悔,一往無前。道心通明,無論是被外物所惑還是困於己身,明悟即可見得真我。”
“機緣一至,你們都有望上品金丹,名列道宗真傳。”
田明安靜靜聽著天樞真人的話。
這位蓬萊道宗的掌門真人說得不是什麼冠冕堂皇的大話,把修行之苦,修行中會遇到的種種困境都點了出來。
同時這位掌門真人也對所有新晉弟子都報以期望,一視同仁。
這就是蓬萊道宗的行事風格,僅看掌門真人的言行,便可管中窺豹。
道陵子隨即宣布入門典禮結束。
幾十位紫府弟子前來,接引所有新晉弟子回方丈仙島。
他們會詳細告知這些新晉弟子們,所要做的任務是什麼,他們能得到什麼,以及每日的功課,何時會有真人演法講道,如果受到欺壓或者不公又該找誰等等。
這些東西就不是道陵子的事了。
結束新晉弟子的入門典禮後,這位元嬰真人就瀟灑的離去了。
江生和林凡這幾個正好在宗門之中真傳互相告辭之後,也各自離去。
而回到方丈仙島的新晉弟子們,還沒從激動中回過神來,討論著今日見到的這一幕幕。
實際上,他們很多人終其一生,也就隻有這一次機會能見到那一位位純陽道君的虛影,也隻有這一次機會能見到這麼多道宗的掌權真人們。
日後他們進入內門,也不過是拜見寥寥幾位長老罷了。
除非能證得上品金丹,才能進入天樞峰頂的道宮,再次見到道宗所有的真人,以及親眼見到那一尊尊蓬萊曆代祖師和掌門真人的玉像。
“宗門原來有這麼多化神真人啊!”
“沒聽師兄們說麼,今日見到的隻是宗門一十八峰的掌權真人而已。宗門其他的化神真人都沒露麵呢。”
“說來那幾位真傳師兄可真是讓人羨慕啊。”
“日後你我若是能證得上品金丹,也有這一日。”
“之前我聽說上品金丹的真傳大典會廣邀玄門佛門聖地,還會有各大勢力的真人前來觀禮。我輩修士若有一日能有那般風光,當真不虛此生了。”
田明安靜靜聽著這些人的討論,看著他們眼中的豔羨和向往,暗暗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他是親眼見過自家師尊真傳大典的,那等盛況,也是他日後的追求!
然而很快,紫府執事就打斷了這些入門新人不切實際的幻想:“伱們初入宗門,可自宗門基礎功法裡選擇一本進行修行。”
“你們前三年的任務,以打理宗門靈藥靈植為主。但每日功課也不可耽誤。”
“宗門早晚各一課,必須完成宗門課業。”
“每月會有金丹真人來為你們講課解惑,同時宗門還會給你們提供一定份額的靈石、丹藥等等.”
“如果你們有幸,還能碰到元嬰長老或是真傳師兄講課演法.”
新人們被當頭潑了一門冷水,各自被分配了活計,當天就投入了各自的任務之中。
看著那一片片規整靈田之中忙碌的修士,有人問道:“師兄,宗門的師兄師姐怎麼這麼多?”
按照蓬萊每百年才招收萬餘人的情況來看,哪怕一千年,都填不滿整個方丈仙島的所需。
有紫府執事笑道:“誰道我蓬萊隻有你們這些新人?”
“我蓬萊道宗,在東海之上有附庸仙島三十六,生靈億萬計。”
“每隔五十年,三十六仙島都會派遣族人來為道宗效力。”
“下至練氣,上至元嬰,每次何止百萬,哪能全靠我們這些人?”
聽到這話,所有新晉弟子才恍然大悟。
又有紫府執事提醒道:“雖然你們是道宗弟子,但不可欺辱他人。東海三十六仙島,世代為我道宗效力,當視為你們的同輩師兄師姐。”
“我等明白。”新晉弟子們齊聲應道。
一眾新人自此就開始了各自的外門弟子生涯。
外門八院,每日早上所有人集體在卯時做早課,晚上戌時做晚課。
其餘時間則是自己修行和做各自的任務。
打理靈藥靈植,喂養靈禽靈獸,倒也忙得不亦樂乎。
而且每個人都領了一本基礎功法,按照宗門規矩,入道宗,當從宗門基礎開始修行,任何人不得例外。
因此所有修士都選擇了散功重修。
看起來這個規矩有些不近人情,但從宗門基礎開始修行,才能銜接上宗門後續的高深功法。
而到了金丹境以後,其修行什麼功法,宗門就不是特彆在意了。
而且對修士來說,散功重修耗費的時間實際上並不長,相比原先一步步修行到築基或是紫府,重修無非是再走一遍而已。
每個月,宗門都會有幾位金丹真人前來講課。
講課的內容則是各有千秋,丹陣符器修行百藝都會涉及。
短短幾個月時間,不少人就從一萬兩千同門之中嶄露頭角。
例如葉乾,他才思聰敏,心思剔透,對真人們的講課能舉一反三,得到不少真人的稱讚和認可。
而黃文生雖然憨厚了些,但也得益於此,其做事修行都是勤勤懇懇,未曾有半分懈怠偷懶,讓不少師兄師姐都交口稱讚。
加上其樂於幫助同門,在同門之中口碑很好,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和信任。
而秋不語相對黃文生,則是另一個極端。
其性子冷清,不願與太多人接觸,其散功重修之後進展異常神速,也有不少人暗中關注。
新人修行的日子就是這麼平淡。
直到這一日,有一個消息在外門八院之中流傳起來:
宗門真傳將在七日後來此演法講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