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大爭之世,龍蛇起陸
“萬年劫數,眾生沉淪。”
“元帥可知,這天下的芸芸眾生,無論是世家豪族,還是散修黔首,都要在那渡世磨盤上走一遭。”
東域大洲南方,淮南國。
在鳳陽城中,身穿一襲雪白僧衣的俊秀和尚盤坐在蓮台之上,含笑講述著。
和尚對麵,身穿布衣的豪邁漢子坐在虎皮寶座之上,沉默不語。
寶座是上好的龍血寶材,虎皮則是從一頭紫府境大妖身上剝下的。
坐在寶座的漢子,名叫朱玖,是如今淮南國名副其實的主人。
其為淮南國兵馬大元帥,掌握著淮南國的軍政大權。
朱玖說道:“尊駕說的極是,咱眼下想得,就是保這淮南一方百姓平安,能熬過亂世。”
和尚笑道:“大唐兵鋒正盛,南征北討無有不服,若是大唐打來,元帥又該如何?”
“元帥覺得,你若投降,大唐便能輕饒了你?還是說,元帥甘願自散修為,做個廢人?”
聽到和尚的話,朱玖麵色不變,隻是沉聲道:“那尊駕有何可教我?”
和尚輕笑道:“元帥可知,何為眾生沉淪?”
朱玖搖了搖頭。
他是布衣農夫出身,一開始都不知道自己能修行。
是淮南國每年巡訪的監察發現他的天賦,讓他得以修行。
後來他被淮南貴族看中,迎娶了貴族小姐,然後憑借自己的實力和丈人家助力,加上自己的兄弟們支持,到了今日地步。
但也僅止於此,尋常的典籍經義,他還能懂一些,但涉及太過深奧的東西,例如萬年大劫等等,就不是他所能知曉的了。
畢竟淮南國存在也不過兩百來年而已。
和尚解釋道:“劫數一至,天降劫氣。”
“一旦被劫氣纏身,則靈台晦暗,神慧不存,動輒易怒狂躁,與往日判若兩人。”
“此時其已卷入大劫而尚不得知,最後也隻能是混混沌沌的入了輪回。”
“元帥可知為何上三境的真君尊者,為何都要隱於洞天?”
“因為上三境的真君尊者,也難逃劫氣糾纏。”
“尤其是上三境本就有災劫加身,若是一不留神著了道,那便是魂飛魄散,僅餘一點真靈。”
聽著和尚的解釋,朱玖點了點頭:“尊駕的意思,咱明白了。”
“大唐眼下雖然強,但已經入劫,看似強橫,實則外強中乾?”
和尚欣慰的笑道:“元帥果然身有慧根。”
朱玖卻是又道:“可是淮南國地小民寡,就咱這幾個金丹紫府,要去對抗大唐,大唐一支偏師遣來,我們就死無葬身之地。”
“如此不是貽笑大方?”
和尚卻是說道:“元帥放心,和尚既然到此,就是因元帥身居大氣運,有大毅力、大智慧、大無畏。”
“故,南無威德鎮世輪轉明王遣和尚來,請元帥行天人舉,為地上尊。”
說著,和尚緩緩起身,對著那端坐寶座的朱玖緩緩一拜:“元帥當為在世明王,重建人間樂土。”
在世明王。
朱玖明白了。
一個月後,鳳陽城上換了大旗。
三個月後,淮南國的世家、修士、將軍、兵卒都被召集在鳳陽城前。
他們看著受他們尊崇的大元帥一步步走上高台。
此時高台兩側各有大旗豎立,台上已經擺好三牲六畜。
朱玖身穿戰甲,披著披風,走到高台之上,高聲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有魔臨世,荼毒生靈”
“朱玖願儘綿薄之力,護一方生民安定,繼而平定亂世,複我東域大洲靈機”
此時,天降明淨光彩,一尊浩大無畏,輪轉六道的明王虛影顯現,繼而附著在朱玖身上。
什麼是天命?
這就是天命!
當即,朱玖的兄弟們帶著兵卒附庸齊齊拜下:“明王降世了!”
世家修士們也齊齊喊道:“明王降世了!”
他們看不清朱玖身上的是什麼,他們隻知道朱玖有天命。
君不見萬年前大唐那位開國皇帝便是天命加身,一路南征北戰所到之處無有不服,繼而萬眾齊心,百族來投,奠定了強盛的大唐。
如今朱玖也有天命加身,說不定朱玖也能和那位大唐的開國皇帝一樣,頂替大唐,建立一個強盛的王朝。
至於危險?
他們已經渾然忘了。
和尚站在一旁靜靜笑著,看著這些劫氣加身,做著萬年世家美夢的世家豪族們,眼中沒有輕蔑,隻有淡淡的憐憫。
山河曆三萬九千九百二十六年,東域大洲南方淮南國改國號為明。
朱玖繼位明王。
消息傳出之後,南方諸國皆驚,然而很快,卻有大批修士、百姓紛紛投奔朱玖,似乎讓人們相信,朱玖真的有天命在身。
朱玖繼位明王後的第一個動作,則是直接攻打同在南方的張成。
因為張成依仗自己金丹真人的實力,廣納流民散修,要建設樂土。
若是讓張成建成了樂土,他朱玖還做什麼明王?
僅僅是四年之後,九千九百三十年,朱玖就滅了張成,將張成的手下收為己用。
這個消息傳到玉辰山後,不少人也蠢蠢欲動,想去朱玖那裡生活。
畢竟相比明國,玉辰山還是太小了。
為此,一些生靈前去山頂拜訪玉辰道長,想知道這位救苦真人的意見。
“想去,去就是了,本來玉辰山也隻是庇護你們一時,無法庇護你們一世,去吧。”
得到玉辰道長的意見,不少生靈紛紛前往明國。
而玉辰山頂,江生望著那遠去的眾人,眼中無悲無喜。
“大爭之世,龍蛇起陸。第一個潛龍已經出現了。”
觀大唐這些年來的舉動,江生很清楚,大唐的命運已經注定了。
一個存在近萬年的龐大王朝,居東域大洲之中,威懾四方。
其存在時間太久了。
而眼下,更是無視劫氣開疆拓土。
難不成大唐君臣上下就沒有一個明白人?
他們難道不清楚這個時候攻打四方的危險?
還是說,他們是想趁著萬年劫數的機會,讓大唐一統東域大洲?
無論大唐君臣有沒有被劫氣纏身,其選擇就是錯誤的。
若是真讓大唐成功一統東域大洲,那還要蓬萊道宗做什麼?
青袍玉簪的道人掐指算著:“五百年內,大唐必然崩潰坍塌。”
“繼而是三百年的群雄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