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辰山中,水汽氤氳,雲霧朦朧。
山頂道觀幽靜雅致,超凡脫俗。
江生與玉辰道人對坐,江生依舊修行風水參合經,而玉辰道人則轉為修行離坎水火經。
先以玉辰道人修行離坎水火經,後轉修鎮元一炁經。
而江生所要做的,就是借助玉辰道人的修行,來演化自身的功法。
不需要像道君真經那般宏大,隻需穩步抵達金丹境,那江生的推演就算成功了。
元辰道人去修行風水參合經,玉辰道人修行離坎水火經,以這兩具和本體無二的分身演化,江生本尊開始一步一步推演起自己預想的功法來。
在江生推演功法時,青牛王也回了盤牛嶺,與金獅、寶象、青鵬彙合。
“牛哥,你的妻妾可都安好呢。”
“是啊牛哥,盤牛嶺我們也沒動,都給你留著呢。”
“之前是兄弟們的不是,牛哥你大人有大量,莫要和兄弟們計較啊。”
看著情真意切的金獅、寶象和青鵬,哪怕知道他們三個是故意做出這幅姿態,青牛王還是選擇揭過這一茬去。
畢竟日後就是同一陣營了,沒必要和這三個家夥把關係弄得特彆僵硬。
青牛王能修行到元嬰境,靠的可不僅僅是勤懇,他又不傻。
所以青牛王捏著鼻子就應下了。
確認自己妻妾無虞之後,青牛王又到了獅駝嶺與三妖會麵。
“道長說,你們快要突破元嬰了,叫我來幫你們一把。”
聽到青牛王這話,金獅問道:“道長如今還在玉辰山?”
“嗯,道長在研究新功法呢。”青牛王說道。
青鵬笑道:“眼下積攢的資糧倒是足夠大哥突破,就是我與二哥難以震懾周遭。”
“如今牛哥來了,那大哥自然可以安心突破了。”
金獅則是笑道:“牛哥來了,牛哥自然就是大哥。”
瞥了眼這三隻舍得下麵皮的金丹大妖,青牛總算知道為何江生會讓他們三個負責鬼王山的事了。
不僅僅是它們兄弟三個實力夠強,三兄弟聯手能和元嬰初期鬥一鬥,打打殺殺之道足夠精通。
還因為它們審時度勢,能大能小,不會死要麵皮。
正應了那句話,修行不僅僅是打打殺殺,還需要人情世故。
“你們三兄弟,我不摻和進去,等你們突破元嬰了,我就回玉辰山。”
聽到這話,金獅、寶象和青鵬互視一眼,也知道了江生的態度。
很快,金獅就去汲取資糧,準備突破元嬰,而青牛則是坐鎮盤牛嶺。
修行不記年,無論是玉辰山還是鬼王山,都陷入了平靜之中。
隻是相比玉辰山而言,八萬裡鬼王山中的平靜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青牛得到了消息,黑龍池裡那位蛟魔王,正在準備衝擊化神。
這也是為何蛟魔王沒有理會外事的原因。
這位要衝擊化神,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鬼王,就這麼默許了?
還是鬼王正在等待時機?
這點青牛不敢確定,隻能讓青鵬去通知江生。
而江生對這些消息隻有一句簡單的回應:“知道了。”
與此同時,新南道的局勢也愈發變幻莫測。
新任新南道節度使蘇興安與聯軍已經連續鬥過三場。
蘇興安不同於崔博平,其隨行之中除了蘇家本有的道兵以外,還帶了不少道宮的修士前來,甚至包括洛陽道宮的一位精通堪輿卜算的化神修士。
洛陽道宮善卜算,曉天機。
一位化神境的卜算高手,顯然這是蘇雅君對自己親弟弟的支持。
得益於道宮修士和這位精通卜算的化神相助,蘇興安穩紮穩打,也不和聯軍正麵對抗,就是一門心思死守如今的新南道疆域,同時不斷在新南道內搜查劫修與聯軍暗子。
用蘇興安對各州刺史下達的命令來言,便是攘外還需安內,必須清理掉新南道中的賊子,才能安心對付那些反賊。
這也是為何蘇興安帶了如此多道宮修士前來的原因。
除去那位神秘的不曾露麵的化神之外,一批精通卜算的道宮金丹已經安排到各州郡了。
方州城中的道宮也有了新的道官,天星子。
天星子一來方州,便依仗自身的來曆和背後有蘇興安這位新南道節度使加道宮雙重撐腰,對方州事務不斷插手。
高立群和歐陽春自然是不願意受掣肘的。
但此時的方州刺史高立群不過是金丹真人,不是之前背後有新南巨室黃氏撐腰的元嬰真人黃震。
因此麵對天星子的咄咄逼人,高立群是束手無策。
好不容易才掌權,兢兢業業在方州做了這麼多年,眼下卻要被一個洛陽來的豎子隨意差遣,他怎麼可能甘心?
方州刺史府,夜宴。
高立群、歐陽春加上元辰道人,鐵三角再次彙聚。
宴會之上,高立群臉色陰沉,歐陽春這個老好人也是耷拉著臉。
元辰笑道:“高兄,歐陽兄,我等紮根方州多年,還怕他一個從洛陽遠道而來的外人不成?”
“這方州今日,可是我等一手操持起來的,民心在我們。”
高立群歎息道:“元辰老弟啊,你哪都好,做事勤懇,踏實本分,是個老實人。”
“伱是不知道這些兩都中人多麼精於權謀,他們的腦子可和我們的不一樣啊。”
“更何況如今那天星子背後還有節度使撐腰,我們怎麼贏他?”
歐陽春忽得捋須說道:“真有辦法!”
“高兄,你還記得黃震大人是如何除掉上任方州司馬和方州道官的嗎?”
前方州刺史,元嬰大修黃震,看似威風凜凜,但也被道宮和司馬掣肘。
可他利用劫修襲擾,名正言順的就除了這兩個禍患。
高立群眼前一亮,隨即神采又黯淡下去:“哎,上哪找能除了天星子的劫修啊。”
元辰靜靜看著二人,沒有多言。
這具分身輕易動不得,在方州他可以了解新南道大小之事,幫助本尊知曉唐朝近況。
隨著大劫逐漸逼近,近幾年劫氣滋生,靈機愈發混沌。
哪怕是天權峰裡那些擅長卜算和衍天的長老們,都無法測算劫數何時開始,又是個什麼走向。
如今卜算靈驗的,也就隻剩下卜算身邊事了。
例如大唐,也是將一位化神境的卜算修士送到新南道,才能根據新南道的靈機氣脈去卜算新南道的情況。
而像天星子這種金丹境的修士,坐鎮方州城也不可能日日卜算方州各郡情況。
元辰道人並不擔心天星子能算出些什麼有用的東西來,和這具分身有關的就那麼幾個,活著的更是不多了。
如果天星子真算到了李妍他們,那隻能算天星子運道不好,合該命裡有此一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