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陣之中劫氣彌漫,殺機淩然,天機混沌難辨東西。
摘星道人自北入陣,對上的是北方幽玄之劍。
三尺六寸的水劍倒懸天際,散發出幽幽壬水輝光,波光漣漪間,隱約可見一道道細密的劍痕。
摘星道人冷哼一聲,當即就要顯化法相。
陰神剛一離體,摘星道人就感覺遍體生寒,周遭無儘劫煞之氣蜂擁而來,讓摘星道人覺得陰神好似被萬千針刺一般。
陽火升起,摘星道人的實質化的陰神周遭升起一圈炙熱的陽炎,此時摘星道人的陰魂已經開始向陽神轉化。
陽炎熊熊燃燒,陰魂轉化陽實,須臾間一尊萬丈法相顯化天地。
法相身披道袍,頭戴星冠,一手托碎月摘星葫蘆,一手持隕玉龍須拂塵,萬千華光流動,交織成三道飄羽懸於身後,法相腦後還有一輪光暈輪轉,隱約可見其上的陽炎。
這無不說明,摘星道人是即將踏入第三步的法相。
江生單看摘星道人的陰神化實,就知道摘星道人的道行深厚到了什麼地步。
萬丈法相頂天立地,不過三尺有餘的幽玄之劍看上去脆弱不堪。
然而當摘星道人祭起碎月摘星葫蘆打向幽玄之劍時才知曉這一劍的威能。
隻見那金石所鑄的葫蘆滴溜溜旋轉著化作一道淡金虹光衝向幽玄之劍,須臾間金虹撞在劍身之上,爆發出震天動地的轟鳴,好似碎石開天!
然而僅僅下一息,一道淩厲劍氣陡然激發。
幽玄劍氣好似壬水通玄,蘊含無儘汪洋之力,劍氣好似潮水一般接踵而至,生生將碎月摘星葫蘆強行頂了回來。
猝不及防之下,摘星道人一甩龍須拂塵,打出千百道法力匹練削弱摘星葫蘆身上那一股勢不可擋的衝擊。
嗡~
利劍出鞘,鶴唳龍吟。
須臾間劍光分化,幽玄劍氣化作萬千劍光紛湧而來,一時間摘星道人好似看到了徹地連天的洶湧浪潮,那奔湧不歇的潮汐從四麵八方湧來。
再定睛看去,那所謂的潮汐,赫然是萬千寒光!
於此同時,昭明太子也對上了西方靛紫之劍。
紫劍屬雷,在那彌漫的劫煞之氣中,可見一道道電光閃爍,隱隱聽得電閃雷鳴之聲。
昭明太子發出一聲龍吟,其身軀陡然化作萬丈赤炎天龍。
萬丈天龍通體赤紅,金眸赤角,長須凜然。
赤炎天龍發出震耳欲聾的龍吟之聲,隨即張口噴出無儘飛炎流火。
轟!
雷鳴激蕩,電光火石間,一道紫色劍芒直逼赤炎天龍而去,那流炎飛火被劍芒當場攪碎,隻餘四散消弭的煙火之息。
赤炎天龍見狀立刻重新化作人形,以萬丈真龍法相對抗三尺長劍簡直就是當靶子。
昭明太子閃身間,忽得劫氣翻滾,煞氣衝霄,紫電劍芒好似流星追月,滾滾雷音之下電芒陡轉緊追不舍,那一道電光紫氣直逼昭明太子本尊,好似牢牢鎖定了昭明太子的真靈。
見那劍光追的緊,昭明太子揮手間便是萬丈驚濤駭浪,層層疊疊的水浪蕩漾而去與劍光撞在一處。
瞬息間,劍光裹挾無儘雷精火氣翻轉攪動萬丈水浪,洶湧浪潮阻擋不住勢如破竹的劍光,紫電劍虹須臾間斬向昭明太子眉心。
一時間昭明太子好似看到了萬千雷霆叱吒,青紫色天雷煌煌傾瀉,在那無儘雷瀑之中,一抹驚鴻破出雲霄,裹挾雷火之息當空斬來。
這一瞬,昭明太子的神魂都為之顫動,那神魂之上纏繞的黑氣鎖鏈震顫不止。
昭明太子眼中黑氣再次浮現:“該死的雷!”
咬牙間,昭明太子祭起一枚龍珠,龍珠迸射一道璀璨流火天柱,與那煌煌雷霆之劍對上。
須臾間,雷火交錯,破滅無妄。
而在東方和南方,普化真人和孫烈對上天青之劍和朱紅之劍也是陷入了難處。
東方罡風烈風煞風幽風吹拂不斷,劍吟陣陣,無儘鋒芒斂於風息之間,天地之間那絲絲縷縷的風動皆是劍氣所化。
孫烈麵對那縱橫交錯遮天蔽日的劍氣光影,萬丈法相之上已經是布滿細密的裂痕。
輪起來,孫烈證得法相也不過幾百年,真比較起來他是所有人中最弱的那一個,麵對江生本就占不到優勢。
如今在這劍陣之中,哪怕隻是對上一柄劍,都顯得難以對付。
普化真人雖說證得法相已經有千年之餘,可在這劫氣彌漫的劍陣之中,普化真人是束手束腳,根本不敢全力施展,生怕被劫氣纏上,消磨自己的功德氣運。
摘星道人此時被幽玄之劍纏上,那一道道蘊含劫煞之氣的劍光不斷交錯斬來,逼得摘星道人不斷催動龍須拂塵。
也不知是被煞氣侵蝕還是被劫氣乾擾,摘星道人隻覺這劍光是如此惱人,一道接一道的打碎了卻也無用。
惱怒隻餘,摘星道人赫然探手而去:“碎月摘星手!”
瞬息間,一隻星光巨掌遮蔽天穹,天地混沌,飛沙走石,不過眨眼間,那懸掛天際的幽玄之劍就被摘星道人拿在了手中。
感知著手中靈劍的掙紮和劍身之上的鋒芒煞氣,摘星道人不由得得意道:“靈淵小兒,也就這些本事,這劍不錯,本座要了!”
與此同時,西方那縱橫交錯的雷光電影劍,一柄靛紫雷劍不斷翻舞著,而萬丈赤炎天龍眼中黑氣已然化作實質,讓其抓住了雷劍的破綻。
巨大的龍爪探空而去,霎時間分雲排海,怒龍探爪,將那雷劍死死攥在爪心之中。
“哼,區區一柄靈劍,還能逃脫孤的天炎怒龍爪?”
自此,水劍,雷劍,分彆落到了摘星道人和昭明太子手中。
須臾間,失去雙劍的劍陣好似沒了曾經那種致命的危機感,孫烈和普化真人正躊躇著,忽見風劍和火劍化虹去了陣法之中。
四劍無蹤,劫煞之氣卻是猶在不斷滋生,好似劍陣之中猶有變化一般。
不知不覺,五行逆轉,陰陽易位,摘星道人、昭明太子、孫烈和普化真人儘數出現在劍陣中心,看到了那騎在青牛背上的道人。
孫烈看著摘星道人和昭明太子手中的水劍和雷劍,則是驚喜道:“難怪靈淵道人要召回風劍,原來是二位已經功成!”
普化真人則是慚愧道:“老道實力不濟,未曾拿下那火劍來。”
摘星道人麵帶得色,撫須笑道:“不過區區一柄靈劍罷了,就算其再是凶戾,也不過是一柄劍,還能逃得過本座掌心?”
他沒有注意到,在他緊握手中幽玄之劍時,絲絲縷縷的劫煞之氣也從劍柄之上不斷纏繞而上,與其氣機糾纏相融。
而昭明太子此時看著依舊淡然的江生,心裡卻是沒來由的升起一股警兆:事情好像不對勁!
這劍陣破的似乎太快了,似乎靈淵道人就是等著他們破陣一般。
江生起身拍了拍青牛,青牛發出一聲哞叫,快速向後方跑去。
看到這一幕,昭明太子心中瘋狂預警:劍陣雖破,可為何這方劍陣籠罩的天地依舊被劫氣煞氣所彌漫,不見分毫外界天光?
“本以為最後隻能抓住一人,不曾想如今兩人入彀,想來也是夠了。”
江生說著,天地之間劫氣煞氣愈發濃鬱,絲絲縷縷的末劫之氣自天穹降下,與地上湧出的煞氣交加。
陡然之間,天地變色,日月無光!
普化真人和孫烈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劍陣排斥在外回到了山河大界之中。
而昭明太子和摘星道人發覺不對想要逃離時,卻因自身氣機與劫氣糾纏相融,被留在了劍陣之中。
此時二人環顧四周,周遭已然化作混沌之地,無儘水火激蕩,風雷洶湧,演化陰陽混沌之象,呈現天地末劫之景。
灰蒙蒙的劫運之氣絲絲縷縷,毀滅之息,末劫之氣籠罩天地,一時間四麵八方俱是無儘殺機。
同時,二人手中緊握的靈劍已然消失不見。
隨著通天徹地的劍吟之聲,四柄萬丈靈劍分立東南西北,伴隨著激蕩的風雷水火,儼然一副末劫當頭,重立地水風火的模樣。
青冠玄袍的道人周身劫滅之氣氤氳,麵帶笑意。
“貧道此陣,上次誅了黑蓮。今日,還請二位一試鋒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