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施展大陣,盤封界若是真崩滅了,我山河界也要被牽連。”
“原本我們入盤封界便是要禦敵於國門之外,以免山河界受損,二位若是布下這兩儀微塵之陣,怕是難免波及到我等老家啊。”
上一個萬年大劫中,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這兩位半步純陽三境的道門純陽聯手在山河大界之外布下兩儀微塵之陣。
那一方大陣生生磨滅了山河界外不知多少星辰,若是在盤封界布下,盤封界這九天十地怕是都不夠其磨滅的。
見佛門兩寺和妖皇殿都反對布置兩儀微塵大陣,明陽道君笑道:“哦?如果三位有其他好方法,本座也不介意聽一聽。”
金蟬菩薩看向降龍羅漢,隨後又看了看孔宣大聖,最後說道:“如今我們不敢用全力,生怕破壞了這未來道場。”
“可這畢竟是盤封界的根基,他們想來更擔心此界破滅。”
“不如我等布下五方五行陣,以此反封九天,將我等的戰場限製在九天之中,再引各家小輩進來,瓜分十地。”
五方五行陣,這是一方正統的防禦大陣。
盤封界以五位純陽為根本,合諸天三百六十五位上三境星君之力布下諸天星鬥大陣。
那山河界完全也可以用五位純陽乃至十位純陽之力,布下五方五行陣來反包九天,到時候山河界還有餘力搶占十地和幽冥。
金蟬菩薩的考慮不可謂不周到。
畢竟如果任由道家這兩位道君布下兩儀微塵陣,那麼一切可都要任這兩位道君說了算了。
清衍道君看向明陽道君,明陽道君點了點頭:“也可。”
饒是在這盤封界中,饒是被困在諸天星鬥大陣之中。
山河界這一眾純陽仍是氣定神閒,絲毫沒有慌亂。
十三位純陽之力,尋常大界能有個三五位純陽便是極限,可山河界卻有三十餘位。
饒是如今東西南三海背叛,饒是道家半數純陽不在山河界,如今山河界依舊可以拿出這般力量。
這就是山河界的強大底蘊,這就是山河界一眾純陽敢闖入盤封界的底氣所在。
諸天星鬥大陣固然強悍,可這是建立在山河界一眾純陽不想打破盤封界九天星辰的基礎上。
否則一旦山河界決心舍棄盤封界,一十三位純陽無所顧忌撬動混沌大道,崩滅法則,其毀滅之力足以傾覆盤封界。
哪怕這一方諸天星鬥大陣是由五位純陽聯手布下的也不成。
明陽道君這位青華道宗的二代祖師點頭,那眾人也不再反對。
反正五方五行陣的布置也簡單,這方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根基布下的大陣,需五位專修五行之力的純陽為主,輔以五行五方旗,居東西南北中,立下這一方混沌大陣。
五位持道之境的純陽,便可布下這一方混沌大陣,不過為了徹底壓製住金闕天帝的諸天星鬥大陣,山河界決意以十一位純陽聯手布下此方大陣。
以嶽恒道君、德景道君、妙嚴道君、金蟬菩薩、降龍羅漢為主,孔宣大聖專修五行大道居中調度,除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外餘下的五位純陽側麵輔助,聯手封印盤封界的九天。
定下計策之後,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點了點頭,袖中各有一杆令旗飛出,落入德景道君和妙嚴道君手中。
而嶽恒道君,金蟬菩薩和降龍羅漢袖中也各自飄出一杆令旗來。
孔宣大聖翻手間施展五行玄光分定東西南北,五位持道之境的純陽分立五方,手持令旗,須臾間伴隨著五位純陽的法力激蕩,盤封界的天地之間,大道開始轟鳴!
陰陽為天地之始末,五行為天地之根本。
隨著五位純陽聯手施法,其浩蕩偉力不僅讓盤封界的天地法則震蕩,更是讓混沌虛空間的大道不斷回應著五位純陽。
持道之境,持一道而君。
德景道君居南,撬動火之大道,妙嚴道君居東,撬動木之大道,金蟬菩薩居北,撬動水之大道,降龍羅漢居西,撬動金之大道。
而嶽恒道君居中,撬動土之大道。
霎時間,五行之力顯化天地,青、赤、白、玄、黃五色之光映徹天地,顯化星穹。
五道華光自五方彙於一處,須臾間混沌之息彌漫開來,伴隨五行之力的激蕩與大道的響徹,一方籠罩九天星穹的五方五行大陣緩緩成型。
幾位神帝見狀立刻催動諸天星鬥大陣,無量星輝化作億萬天光照下,企圖阻止五方五行陣的形成。
然而這五方五行陣可不僅僅是五位純陽,而是以十一位純陽之力施展出來。
無量星輝好似天瀑傾瀉一般裹挾無邊偉力轟下,煌煌星輝激蕩九天好似要泯滅一切。
然而在這般足以毀天滅地的星輝激蕩下,籠罩九天的五行之力始終蕩漾不休,儘數將那星輝天瀑擋下。
在十一位純陽齊齊發力之下,原本籠罩九天十地的浩蕩星輝終究被五行之力化作的五華之光一點點反推回九天。
五行之力氤氳蕩漾,漸漸將盤封界的天穹與陸宇分隔開來。
此時大地之上再也不見那煌煌洞照之星輝,亦不見日月之芒。
唯有蕩漾的五行天光籠罩在盤封界億萬萬生靈頭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