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因所有掌道之境都離開了山河界。
山河界,不能有掌道之境的純陽存在。
在三位開派祖師離開山河界前便有言,至人之境,如真陽橫空,輻射天地。
其固然可穩壓宗門氣運,卻也無時無刻不在增幅著天道。
到時天道一旦蘇醒,玄門先前所做將儘數付之流水。
因此,明陽道君始終不曾踏出那一步,而是在宗門閉關,鎮壓氣運。
因此,上陽道君離開山河界,跟隨三位開派祖師的腳步,去尋找其他混沌大千。
而此時,在恒沙界與盤封界兩方大界,兩位掌道之境的逼迫之下,終是到了兩位道君抉擇之時。
究竟是恒沙界合作,還是與盤封界合作。
實際上,無論與哪一方合作,都是割肉喂虎。
金闕天帝與金覺佛祖俱是看著兩位道君,等待兩位道君下定決心。
混沌之中,陷入一片死寂。
“二位道友,該作出決定了!”
“二位,還沒有覺悟嗎?”
“大勢在前,二位道友莫要自誤!”
“仙神本一體,莫要入釋家!”
金覺佛祖與金闕天帝不斷開口,兩位掌道之境此時僅僅是遙遙相望,便引得混沌變化,大道轟鳴。
持道,持一道而明法。
掌道,掌萬道而為尊。
掌道之境,一言之間,混沌生萬法而化無量光影。
那是一重重變幻不斷的畫麵,是山河界未來的種種縮影。
在那一幅幅畫卷之中,山河界或是破碎,或是遍地佛門淨土,或是神庭高舉天穹而鎮壓三界。
在那諸般影像之中,山河界各方勢力沒有一絲一毫幸存的可能。
這並非妄語,而是在掌道之境麵前,山河界各方本就是弱勢。
哪怕山河界有著眾多純陽,但這差距卻是明顯無比。
一旦金闕天帝和金覺佛祖失去耐心決定聯手,山河界的下場,也唯有破碎而已。
如今山河界的未來,壓在了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這兩位山河界眼下的最強者身上。
而兩位道君,神情始終淡然。
眼見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始終不曾言語,金覺佛祖還沒言語,周遭的菩薩羅漢們卻是有些惱怒了。
不提山河界與恒沙界的間隙矛盾,如今金覺佛祖這位掌道之境好言相勸,這兩人卻這般不識抬舉,真當持道之境能擋得住掌道之境不成?
而金闕天帝也是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位道君的反應,他很想知道這兩位道君會做出什麼選擇。
山河界,東海海眼。
那盤亙海眼之中的巨大青色身影緩緩抬起頭來,望向天外,感知著那兩道浩大偉岸的真陽氣息,隨後又默默垂下頭顱緩緩睡去。
東海深處,天一秘境。
東華帝君靜靜望著天外,幽幽歎了口氣:“終是有這一日,四萬年前,何苦來哉?”
而在山河界各處聖地,盤封界九天之中,一道道身影俱是望著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的身影,等待這兩位的抉擇。
終於,清衍道君歎了口氣:“老道我千算萬算,沒算到是這般境地,還好,老道還有後手。”
還有後手?!
金闕天帝與金覺佛祖齊齊看向這位蓬萊道宗的四代祖師。
而此時,明陽道君身上,卻是有澄澈明亮之清光緩緩浮現。
“我道家做事,豈能沒有後手準備?”
“爾等以勢相逼,無非是欺我山河界沒有掌道之境。”
“好叫爾等知曉,本座早在萬年前便可入真陽之境!”
說罷,混沌大千之中,忽得好似有鎖鏈崩斷之聲,似是有什麼存在掙開了枷鎖。
倏忽間煌煌真陽顯化混沌宇宙,在虛空之中呈現萬般異象。
不僅僅是明陽道君,清衍道君身上亦是有枷鎖脫落之聲。
大道轟鳴,混沌之中有洪鐘大呂之聲回蕩不休,響徹混沌,響徹大千各界。
饒是此時混沌風暴正烈,各方大界俱是孤島,但無量生靈亦是看到了那混沌之中顯化的重重大道。
有紫氣現,席卷混沌億萬裡。
有金光生,輪轉照徹天外天。
在那金光紫氣之中,清光清氣化作重重身影映照諸界,又有畝畝慶雲托舉異象。
道道身影連同那慶雲紫氣不斷沒入兩位道君體內,眼看兩位道君就要諸界歸一,萬法唯我,要踏入那掌道之境。
金闕天帝與金覺佛祖剛要出手阻攔,在清衍道君和明陽道君身前,卻是突兀間出現一道身形。
“二位,可是欺我道家無人?”
感知到來人氣機,金闕天帝與金覺佛祖的神情終於凝重起來。
又一位掌道之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