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是在三界合並前的倒數第十年,恒沙界法慧於大靈音寺悟得菩提證法,踏入煉虛之境。那一日,恒沙界大靈音寺上空禪音頌唱,佛門諸寶次第顯化,在金光普照和遍地琉璃之中,法慧徹底升華己身,以大乘佛法證得菩提慧果。
法慧,成了三界當代天驕之中第一位破境煉虛之人。
隨後在三界合並前的倒數第五年,盤封界中葉文姝功行圓滿,道心無暇,自行破境,踏入煉虛。
那一日,盤封界祖州上方青光蕩漾,天光落華,在璀璨星辰映照之下,尊貴華麗的玄鳥招展雙翼,拖著尾羽翱翔於天,最後化作天光玄色落在葉文姝身上,交織成青玄羽衣。
在葉文姝破境煉虛之後,九天之上立刻降下禦旨,封葉文姝為金冊應身玄女,巡徹十地天君。
葉文姝,成了三界當代天驕之中第二位破境煉虛之人。
在百年之期的最後五年中,除去法慧和葉文姝,再無人破境煉虛。
隨著最後五年過去,百年期至,山河界、恒沙界、盤封界這三方大界終是開始了融合之舉。
山河界外,渾沌之中。
金覺佛祖在西方顯化出萬丈金身,其趺坐十瓣金蓮之上,身側侍立著一位位菩薩羅漢。
其手一推,一方金光照耀,琉璃煥彩的佛門大界便一點一點靠近山河界,最後兩界的界壁開始碰撞、相融。
山河界中,無數生靈都看到了一方浩瀚無邊的金光世界不斷靠近,最後與山河界西方連接起來,漸漸融為一體。
而在山河界內,上陽道君靜靜看著,身側一位位玄門道君,佛門菩薩羅漢,妖族大聖也都靜等著這位掌道真陽的吩咐。
“和之前商議的一樣,開始吧。”
隨著上陽道君發令,諸位持道之境的純陽大能立刻開始行動。
西域陸洲開始位移,隨後與南域陸洲合於一處,兩塊浩瀚廣袤的陸洲相合看起來驚天動地,山河動蕩。
但有著諸多持道純陽的護持,對兩塊陸洲上的生靈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傷。
放在混沌之中,西域陸洲和南域陸洲比一方小世界還要龐大,饒是融合也相當於兩個世界對撞,必然是山河陸沉,生靈塗炭。
不過這在持道純陽麵前,並不是什麼難事。
在西域陸洲與南域陸洲相合時,中域陸洲也開始與東域陸洲相合。
同時山河界頭頂上的盤封界也在三位掌道真陽的偉力之下,一點一點融入山河界中。
玄洲、瀛洲、炎洲、元洲這些盤封界的人間陸洲自天穹之上落下,開始與全新的東域陸洲、南域陸洲相融,鳳麟洲和聚窟洲也落在了北方,與北域陸洲相連。
山河界的各洲地勢很快就發生了一係列天翻地覆的變化。
諸多地底靈脈在一係列陸洲碰撞融合之中被移到上層,形成了一條條全新的靈脈,繼而造就了大片新的靈峰仙山。
同時也造就了諸多新的奇異之地,有大漠囊括千萬裡之地,有大澤浩渺無垠堪比汪洋,有沼澤泥濘萬裡,有密林蔓延諸國
在人間陸洲變化的同時,四海也在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變化。
原先的四海各片海境在得到了恒沙界與盤封界兩方大界的汪洋灌注之後,四海變得更為無垠,同時蘊生出諸多海底秘境以及大片的海上福地。
盤封界的九天也與山河界原本的九天相融,幽冥也重新歸入地下。
這一係列劇烈無比又急促的變化,按理說足以讓山河界天翻地覆,可正如上陽道君所言的那般,原本各方大界就同屬一座大千世界。
所以三界的相融,看起來動蕩,但實際上並無什麼不良的影響,甚至三界本身似乎都渴望著這種融合。
而神道的加入與三方大界的融合,也終於讓山河界的天道意誌從沉睡之中漸漸醒來。
可是當山河界的天地意誌蘇醒的那一刻,它就發現,自己體內已經多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那是恒沙界的天地意誌和盤封界的天地意誌。
三座大界相融,三方大界的天地意誌自然也會相融,天地意誌固然強悍,乃世界本源意誌,但在三位掌道真陽麵前,還是太弱了。
三方大界合並之後,天地更加穩固,大道法則更加穩定,而天地意誌也必然會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
上陽道君不希望天地意誌蘇醒,金覺佛祖也不希望天地意誌,哪怕是神道的金闕天帝同樣不希望天地意誌這個時候出來影響他。
於是,剛剛蘇醒過來的山河界天地意誌在被迫融入恒沙界和盤封界的天地意誌之後,又重新沉睡下去。
此時的山河界,已然形成了全新的九天與幽冥,人間的五洲四海的格局也已經改變。
天地之間靈氣愈發濃鬱,各片陸洲仙山福地頻現,四海之內秘境靈珍無算,九天之上群星浩瀚如煙。
與此同時,混沌之中隨著三界融合,無形波動蕩漾開來,波及一方方大界,讓混沌虛空之中的大道為之轟鳴回響。
無形無質間,山河界的變化便影響了整個混沌大千。
百年三界合,混沌生中極。
山河界的特殊格局已然定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