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不爭,是因為師尊不需要去爭,而你我之輩,又豈能不逆流而上?”
“機緣擺在你麵前,該爭的時候,這麵皮可薄不得。”蘇玉桐重重點了點頭:“明安師兄的教誨,玉桐記住了。”
田明安笑道:“這便是了,隨我去見師尊吧。”
很快,田明安、秋不語和蘇玉桐到了青玄殿中。
這是蘇玉桐來到小蓬萊島之後,第一次見到江生。
那青冠玄袍的道人站在一方沙盤麵前,上麵擺著一個個小石子,麵若冠玉,仙風道骨的道人饒有興趣的看著沙盤,袖子裡的手似是在掐弄著什麼。
“師尊。”
田明安和秋不語齊聲說道。
江生抬眼看去,田明安、秋不語,還有蘇玉桐。
看到蘇玉桐,江生沒多言,隻是說道:“上前來吧,看看這沙盤。”
三人上前來,這才看到沙盤中的真容。
這赫然是小蓬萊境的沙盤輿圖,標注著四海一百零八島。
而此時,一百零八島的位置赫然發生了變化。
田明安問道:“師尊是要重新排列各島?”
江生笑道:“不錯。”
“這小蓬萊境空有千二百萬裡方圓,卻是誰也可來得,誰也可去得,為師這道場,倒像是成了什麼坊市之地。”
“不過為師對這些並不計較,隻是打算重新劃分內外,演化一方陣法罷了。”
說著,江生把那一個個石子推動一番,淡然道:“以內外相合,化天罡地煞之陣,外以八九應八卦之列,內以五七合五行之變。”
“八卦為行,五行為基,陰陽內合,斂去其一。”
說著,江生把最中心代表小蓬萊島的石子拿起,一副八卦五行大陣便出現在三人麵前。
江生這座大陣參考之前山河界六方聖地在南海布下的陣法並在其中進行了變通。
天罡地煞為數,八卦五行為顯,內嵌陰陽以合奇,隱去主島核心,這樣的一方法陣,便是江生為小蓬萊境準備的法陣。
“為師已經命青牛他們去通知各島了。”
“雖說我這小蓬萊境不缺資源,但有些東西,為師這還沒有。”
聽到江生這話,秋不語問道:“敢問師尊,缺少何物,又該去何處去買?”
江生笑道:“這論起陣法,天上地下,自然是天庭的最好。”
“明安、不語,你二人持我令牌,乘我的金鬃獅子雲輦去中闕拜訪那金冊玄女,再去靈微真人那,去替為師求些東西來。”
江生說著,將兩方拜帖分彆遞到田明安和秋不語手中。
二人領命離去。
等田明安和秋不語走了,江生又望向沙盤,手裡不斷掐算著什麼。
蘇玉桐站在一旁靜靜候著,就如同尋常的童子一般。
良久,江生緩緩呼出一口濁氣,拂袖間抹去沙盤:“正好,你便在這殿中修行。”
“等明安不語他們都回來了,再入內殿喚我。”
蘇玉桐眼前一亮:“弟子領命。”
隨後江生步入大殿深處。
“天罡地煞合自然,八卦五行化道一。”
“古來一百零八數,茫茫無蹤何處尋。”
江生的輕吟之聲隨著那沉重的殿門合攏再也聽不見,而蘇玉桐則是安心盤坐下來,等待著幾人歸來。
卻說田明安和秋不語領了江生的令牌,乘著金鬃獅子雲輦一路到了南天門,隨後轉入中天天闕,到了葉文姝所在的應身玄女殿。
玄女殿中,葉文姝拿了拜帖命人帶田明安和秋不語進來,隨後看著二人上下打量,看得兩人有些不自在。
過了許久,葉文姝將拜帖放在一旁:“你們就是江生的大徒弟和二徒弟?有趣有趣,罷了,把江生的信拿來吧,讓我看看這百多年不見,他尋我何事。”
田明安鄭重的呈遞上送上來的信件:“師尊命我二人前來,向玄女求些東西。”
葉文姝拆開信封看了看,隨即忍不住笑道:“你們師尊可真有意思。”
“說是來求東西,話裡話外倒像是我欠了他什麼似的。”
“罷了罷了,誰讓我這人心善。”
“童兒。”
一個童子立刻上前來:“殿下。”
葉文姝拿出一塊令牌遞給童子:“去從我的庫裡,取十方日精砂,十方月華石,兩方陰陽軟玉來。”
日精砂,月華石,陰陽軟玉,葉文姝一張口便是珍貴無比的天材地寶。
到底是金闕天帝信賴之人,尋常真君根本得不到的日精月華在這隨手便是十方十方的送,當真豪奢。
田明安和秋不語帶著東西離去之後,葉文姝才帶著笑意重新打開了信件:“江生倒是轉了性子,竟然也肯向我這來求東西了。”
田明安和秋不語離開玄女殿要前往東天門之際,又被人攔下了。
攔下二人的,是顏笑。
“你們兩個,去那玄女殿,可是江道長需要何物?”
田明安有些遲疑,還是把原委說了下。
顏笑聽後點了點頭,隨後拿出一個儲物袋來:“這裡麵有些天工殿鑄造的法器傀儡,和一些布陣之物,江道長或許用得到,你們且拿去。”
說罷,顏笑轉身離去。
田明安和秋不語看著多出來的儲物袋,麵麵相覷。
等田明安和秋不語輾轉從蓬萊回來時,已經多了一堆東西。
其中有葉文姝給的,有顏笑給的,靈微、靈鈺也給了不少東西,林凡也拿出了不少藏貨,還有其他人給的東西,大大小小一堆儲物袋著實讓二人有些為難。
江生聽了原委之後,卻是笑道:“既然送了,收下便是,記住人家的情誼就是了。”
說著,江生把葉文姝給的日精砂和月華石及陰陽軟玉取來,徑直離開大殿,去了小蓬萊島之外。
望著小蓬萊島南北兩側那空曠的海域,江生緩緩伸出雙手攝去,隨著海麵波濤洶湧,一條條靈脈起伏之間,兩座全新的小島赫然成形。
看著這兩座靈氣充沛的無人小島,江生滿意的點了點頭。
“水火對應南北,以彰陰陽之道。”
“那未燃種,種在這兩島之上,再合適不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