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瑞靄,霞光燁燁。
沈堯看著那澄徹清光間的那道身影,心生向往。
身影並不高大,其著玄服而戴青冠,一舉一動看似隨意卻自帶一股天地自然之感。
一輪道果所化的青光道輪懸在身影腦後,昭示著這位的功果造化。
這是如今山海界唯一的真仙,來自天外天的玉宸靈淵真君。
江生麵帶笑意,雙眸緩緩掠過這三千餘修士,這些修士不是最好的。
論根骨,論天資,比他們強的有不少,論道心,論悟性,比他們厲害的也有不少。
但是那些人不適合蓬萊,不適合江生接下來要做的事。
所以,這些人得以留下來,所以他們才能聽到江生講道。
這是他們的機緣。
一株青蓮擠開了玉石鋪就的平台,從山石之間生長出來,漸漸向上,最後綻放開來。
青蓮搖曳,江生盤坐蓮台之上,看著這些入門的修士,未來的蓬萊弟子,頓了頓,說道:“眾弟子落座。”
沈堯等人盤坐蒲團之上後,江生又說道:“爾等入山門三月有餘,已經有脫胎換骨之象,本座很是滿意。”
沈堯等人敬畏的聽著,這些時日,他們吞吐金華山的天地靈氣,果然感覺不同。
體內那些斑駁的人間紅塵靈氣和香火之息被排出體外之後,他們隻覺身體輕健,隱隱有生機於體內蘊生。
這還隻是吞吐金華山那山腰下的靈氣,這金華山山腰之上的靈氣可比山腰之下的更為濃鬱更為精粹。
江生繼續道:“此番講法,本座講天,講地,爾等靜聽。”
沈堯等人肅然,立刻沉心準備靜聽。
江生的講法很隨意,每次講法也都不同,不會有什麼銜接。
上次講法,江生講的是何為道,何為法。
而這一次,江生講的則是天與地。
江生沉了沉,緩緩開口。
其聲抑揚頓挫,朗朗動聽:“天地者,混沌所化,陰陽所形也。”
“言,天為清,地為濁,劃分陰陽,秉承日月。”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其盛衰之行,輪轉有常。”
“上元為仙神,下元為鬼神,其之轉化,亦如日月輪轉,如陰陽之變,天地之行,就在其中”
沈堯等人聽著江生的朗朗道音,聽著江生講述天與地的形與勢,行與顯,漸漸沉醉其中。
江生講述的,雖不是功法傳承,卻是道與自然,講得非是淺顯的表,而是最根本的裡。
這樣深入簡出的解析何為道,最能讓這些修士頓悟。
而江生看著這些沉醉其中的修士,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一批修士裡,江生還真發現了那麼幾個好苗子,有點氣運之子,天命之人的模樣。
山海界的天道意誌雖然沉淪,可氣運之子依舊會誕生。
氣運之子,秉承天地大勢而生,依大勢之變,借氣運之助,最終龍騰九天。
如今的山海界,在末法人間,鬼神肆虐之下,天地的汙濁淤積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
否則幽冥的鬼神們也不會用黃泉躁動的方式來把黃泉的淤積排至人間,這種飲鴆止渴的方法都用出來了,足以說明山海界積重已久,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江生腦中想法不斷閃過,心裡已經有了計較:等這一批修士有人能入內門後,就該準備收第二批弟子了。
羅天大醮至少要萬八百之數的修士,江生廣羅天下修士,估計也要需要招收三批,才能湊齊這些人數。
接下來的進程,該加快了。
幽冥。
鬼氣茫茫,癡愚一片。
一朵白蓮在黃泉之中沉浮著,最後隨著一個旋兒,沒入黃泉淤泥之中,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