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三界未定之前,盤封界遊弋諸天。”
“我得九穹天帝看中,入九穹天宮,學習玄法神通。”
“隨著我彙得龍虎,證就上品金丹,也曾在各界遊曆。”
“那時我曾去過一方中千世界,曰木元界,那是一方玄法昌盛之界,雖是中千世界,卻頗為繁華,天材地寶數不勝數。”
“在木元界,我偶然發現有一地紫氣升華,毫光隱動,是一處福德之地,應當有一件蘊含福德之氣的先天寶貝。”
“福德之寶,可避末運,可躲災劫,對我來說無疑是天賜之物。”
“我入了那福德之地,在洞府之中幾經鏖戰不知躲過多少機關陷井才見到了這福德寶地的主人遺骸,看到了那件寶貝。可誰曾料到,有人黃雀在後,尾隨而來!”
“福德寶地的主人雖死,但護法靈獸仍在,我與那人約定,誰殺了護法靈獸,那先天寶貝就歸誰。”
“可他趁著我與靈獸搏殺,搶了寶貝不提,還想對我下殺手,若不是我有幾分機緣在身,早已身死道消了。”
“事後我回了盤封界,一直不曾忘記那人,先前遊曆諸界時我也有幾位手帕交,她們說,諸天萬界裡最近新添了一位紫極真君,相傳是從木元界得道的,那位紫極真君手中有件寶貝頗為玄妙,可避災劫,可延壽元。”
“若我所料不錯,那位紫極真君就是昔年坑害我的那人,如今他已經去了天元界,聽說是受某方勢力相邀,去尋機緣了。”
“我不用你殺了他,隻要能把他那寶貝帶回來就成,日後我會親自去尋到他,然後斬了他!”
葉文姝的話猶在江生耳邊回響。
南海之上,兩頭金鬃猊獸踩著烈火祥雲,拉著雲輦在空中疾馳。
江生盤坐雲輦之上,眼瞼低垂,似是在休憩。
但江生腦中卻是在想那紫極真君和先天寶貝的事。
如果真是一件蘊含福德之氣的先天寶貝,那麼有延壽避禍之能並不奇怪。
福德可消末運,可避災劫,可延壽元,可護長生。
那紫極真君手中有這樣一件寶貝,若說讓江生殺了他,那還好辦一些,可隻是搶他寶貝,卻是複雜多了。
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又想到黃平安和李見純這兩個自己教授過的孩子。
黃平安也好,李見純也罷,都是見證且印證江生道路之人,江生在盤封界遊曆十洲之時,他們得江生傳法,隨後江生離去,他們卻一直在按照江生的道路前進,傳播江生的道法。
如此弟子,怎麼算不得衣缽呢?
想想自己這破境以來,足足近千年光陰,始終不曾去關注那兩人,到底是自己的問題。
思索著,江生已經回到了小蓬萊仙境。
秋不語早就知曉江生歸來的消息,此時小蓬萊仙境一百零八島的島主、七十二方水域的水君早已等候在此。
隨著那金鬃猊獸踏火而來,秋不語帶著蘇玉桐、莊義及小蓬萊一眾弟子,一百零八島各島島主、七十二水域的水君齊齊拜道:
“恭迎師尊回山。”
“恭迎真君歸來。”
雲輦按下,江生擺了擺手:“諸位且先回去吧,三日後本座於玄青殿開宴,諸位可帶自己看好的子嗣後人,衣缽弟子而來。”
“隻要表現上佳,可入我小蓬萊仙境修行。”
一百零八島島主聞言大喜,拜謝而去。
小蓬萊仙境一千兩百萬裡,含內外島嶼一百零八座,水域七十二方,有水陸生靈何止萬萬?
但是這些雖然包含在小蓬萊仙境之中,但不過是清衍祖師給江生的食邑之地,資源之所,真正的小蓬萊,就是江生所在的那座島,也唯有那座島,才配稱得上小蓬萊仙境。
內外一百零八島,七十二水域組成三嵌法陣,以那栽種了火樹月桂的兩座小島為陰陽陣眼,共同拱衛著那隱於虛實之間的小蓬萊主島。
若不是江生此番歸來,這些島主水君可沒資格進入這小蓬萊,更無福消受小蓬萊的仙機元氣,日精月華。
玄青殿中,秋不語、蘇玉桐、莊義三人站在江生麵前,等候江生吩咐。
江生挨個看了看,隨即點了點頭:“為師離去這些時日,你們倒還算做勤勉,玉桐、莊義,你二人跟著你們不語師姐煉法修行四百載,如今也成了上品金丹,不錯不錯。”
眼下秋不語已經是化神修為,而蘇玉桐和莊義則是金丹後期,隨時可破境元嬰,這份天資著實不錯了。
昔日山河界裡,玄門三宗以一甲子證得上品金丹為真傳,但一甲子證得上品金丹,不代表也能在兩三甲子就破境元嬰乃至化神。
以靈微和靈鈺來言,這兩位江生的師兄師姐,皆是修行了七八百年才證的元嬰、化神,他們結丹之後,也是費三四百年苦功才熬煉的金丹圓滿。
這並不代表他們天資悟性不足,相反這是十足的天才。
昔年山河界裡,蓬萊、青華、天河這玄門三宗占據了山河界三洲兩海之地,東域陸洲、中域陸洲、南域陸洲這最是鐘靈毓秀道法昌盛之地和東海、南海這兩片最為繁華最是資源豐富之海都在道家三宗掌控之中。
這三洲兩海之地,億萬萬生靈之中,自然不乏天驕人傑,道家三宗也不可能網羅全部天才,但能入三宗山門的,都是一時之才,而能在短短一甲子內證得那上品金丹,名列真傳的,又豈會是無能之輩?
結丹之後四百年時間能金丹圓滿,窺探元嬰,已經是十足的天才了。
眼下蘇玉桐、莊義能在四百年時間裡到了這金丹圓滿境界,還是多虧了如今三界大千靈韻遠勝山河界,他二人若是不在這小蓬萊仙境裡,有足夠的天材地寶,還不一定能在這麼短時日有這番境界呢。
真能和江生一般妖孽的人物,放眼這諸天萬界,又有多少?
不過江生倒是真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勝過自己,但凡當師父的,誰不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己教出的徒弟能走到更遠,更好,把自己的衣缽傳承下去?
可江生這些徒弟裡,似乎也隻有沈堯是最出彩的那個了。
但沈堯天生不同,這點倒也沒法計較什麼。
江生思索著,又想起了黃平安和李見純,這兩個倒是好運道,竟然一路到了元嬰境,顯然也是有其造化機緣在的。
沉吟片刻,江生說道:“不語,你已經證得法相,成為法相真人,該準備踏上自己的道路了。”
“我這幾天,會把我在外這些時日的感悟收獲羅列出來,你替我整理好,歸入藏書閣中。”
“然後你就去遊曆諸天,追尋自己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