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大火吞噬了整個淩煙閣。
……
李沐塵回頭看見了火光,火光吞噬了淩煙閣,也吞噬了他的意識。
他的意識在無儘的時空中肆意飄散,化作無數凡人,在這滾滾紅塵之中經曆著各自的人生。
他有時是市井中為了生計奔波忙碌的小販,天未亮便起身,挑著沉重的擔子,走街串巷,隻為能多賣出幾樣貨物,換來一家老小的溫飽。每日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討價還價聲、吆喝聲充斥著他的生活。然而,無論他如何努力,生活的壓力卻如影隨形,疾病、天災、苛捐雜稅,每一樣都能輕易將他的生活拖入深淵。最終,在一個寒冷的冬夜,他在破舊的茅屋中,帶著對家人的愧疚和對命運的不甘,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有時他又成了寒窗苦讀的書生,一心渴望著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在昏暗的燭光下,他日夜苦讀,手中的筆寫下了無數的詩詞文章。他滿懷憧憬地踏入考場,期待著命運的轉折。然而,官場的黑暗、權貴的傾軋,讓他的仕途充滿坎坷。他屢屢碰壁,滿心的抱負無法施展,最終在貧病交加中,孤獨地死在異鄉的客棧,那未完成的詩篇,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有時,他也是馳騁沙場的將軍,為了國家的安寧,身披戰甲,浴血奮戰。戰場上,他奮勇殺敵,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心中滿是悲痛與無奈。勝利的榮耀背後,是無數的犧牲和傷痛。
他是暗夜裡行走的販夫,他是小巷裡唱曲的歌伎,他是侯門外提籠遛鳥的公子哥,他是午門外被斬首的死囚犯……
每一次的人生,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曆,或平淡,或精彩,或充滿希望,或滿是絕望。但無論起點如何,過程怎樣,都有著相同的結局——死亡。
死亡本身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命運。
人生無不被命運束縛,無論你是王侯,還是乞丐。
而一切,都在輪回。
他突然想起了五台山顯通寺僧人在承天門廣場上說的那句話:“千秋輪回,不過一夢。”
刹那間,一道靈光在他腦海中閃過。
然後,他看見了粼粼的湖光。
青山遠黛,湖麵上泛著許多輕舟。
三座白色的石塔呈品字形,坐落在岸邊不遠處的湖麵上。
湖邊的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舞,仿佛是大自然舞動的精靈。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讓人感到無比的寧靜與祥和。
他看見了智忍大師,手裡拈著一朵奇絕豔麗的花。
“大師何來?”他問道。
“從眾生中來。”智忍說。
就在這一瞬間,李沐塵的心中豁然開朗。
他終於明白,眾生便是他,他便是眾生。所有的輪回,看似不同,實則相同,都是命運的循環,都是靈魂的考驗。他在這無數次的輪回中,體驗著眾生的苦難與掙紮,也在這苦難與掙紮中,尋找著生命的真諦。
“眾生是我,我為眾生。”智忍看著他笑起來,然後身體慢慢隨著湖光一起消失。
那些曾經經曆過的千千萬萬的破碎畫麵,那些在輪回中產生的千千萬萬破碎的意念,如同歸巢的飛鳥,迅速聚集起來。
它們相互交織、融合,最終變回了一個完整的李沐塵。
他再次睜開眼睛,看見了正驚訝的看著他的宮月容。
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