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無意打擾這兩位帝王或者說兄弟的爭鬥,但青銅燈突兀的光亮仍吸引了他人的注意。
有人看見了他。
神農一方的人認出了他。
軒轅一方的人則對這名不屬於任何一邊的來客抱有警惕。
可無論是哪一方的人,哪一方的神,此刻他們處於異常的疲憊和虛弱中,對李熄安這個外來者已經沒有過多的餘力去關心。在之前天災般的壓迫力下,生死存亡的危急將他們的神經緊繃成一根斷掉的弦。
帝王門的靈讓這裡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身處於這個漩渦中的人們被不斷的撕扯著心神。
青銅燈燃燒的透明油脂散發出一股異香,李熄安托著這盞青銅燈邁入戰場的中心區域,他走過的地方,那些疲憊的人們繃緊的弦開始鬆懈,竟然毫無征兆的睡去,隨著李熄安步伐的深入,倒下的生靈越來越多,好像被風壓低的麥田。
戰車上的炎帝大祭祀看向李熄安,低語道:“威光避塵龍君。”
人們堅信語言具備魔力,就如文明起源的文字,從那些太古的石碑上讀取和理解的刻字。
人們在石碑上發掘出不屬於塵世的力量,甚至不屬於這個時代。如今取靈而修行的概念自上而下的普及和深化,卻不知起源之時的人們茹毛飲血,用長矛野蠻地決定勝負。
名字同樣如此,有些名字一旦念出來就將招來一些東西。
大祭司不知曉這個名號根本不屬於李熄安,而是來自舊時代早已逝去的真龍。
他隻是飽含敬畏的念出。
在大祭司的眼中,這位龍君托起青銅燈,燈火昏沉,身邊纏繞著無形的雲霧。睡去的生靈受其庇佑,仿佛他帶來了安寧。
“威光避塵龍君。”尊敬的呼喊聲如漣漪般擴散,諸多生靈念出這個名號。
因為他真的帶來了安寧。
喧囂的世界在他麵前停息,黑暗中唯有他高舉燈火,攜來光明。
連帝也是如此,低聲喚出這個名字。
軒轅說:“威光避塵龍君,你為何而來?”
李熄安將青銅燈微微舉起,火焰巨人早已垮塌,燈火照亮巨劍劍鋒下的神農。
這位帝者在笑。
軒轅劍沒有落下將渺小的他一分為二,這並非他的兄弟在最後一刻收起殺機,而是在那劍鋒之上,包裹著赤色鐵鱗的臂膀伸展開來,扼住黃龍的咽喉,如鎖鏈般封鎖軒轅劍斬下的動作。
神農比軒轅更強,從一開始他便展現出壓倒性的力量讓軒轅不敢有絲毫的鬆懈,直至這一劍的斬下。
軒轅不知道他與這位龍君有一個約定。
此戰過後告知龍君一切隱秘,當然,前提是他能活下來,活著返回陳地。
很簡單的請君入局,是陽謀。
神農就沒想過要贏。
太行八陘鎖住黃龍,讓軒轅劍慢慢脫離神農的頭頂。
“你終於來了。”神農傳音道,以秘法裹挾,軒轅距離不遠,可一字不曾聽清。
神農的臉上帶著計謀得逞的笑意,他不要勝利,也無懼死亡。他隻是要拖李熄安入這一局,讓不屬於這個時代的龍君真正地踏入這片曆史,刻下一段過往,在此之後發生的事將決定自己對歲月的理解。
是曆史被改變,還是曆史本就是這龍君走過的模樣?
“回想你記憶中的曆史,你扮演著誰呢?”神農說。
李熄安站在原地沉默,打量周遭的一切,腦海中想著與神農完全不同的東西。
他不可避免的踏入曆史洪流中。
這是一段熟知的曆史。
這個時代的大人物們無一例外都被輪回書寫在後世,以此在無意之中充當世人了解隱秘的途徑。世人謂之神話,有人知曉其為真實。
他站在這裡,站在這片戰場的中心,史書中卻從未有過一頭真龍在神話時代縱橫。
不。
李熄安想到了什麼。
他看向神農氏,問道:“你可曾見過背負羽翼的真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