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4355年(公元1658年),四月六日。
皇帝蘇河陸續接到各位諸侯王辭行的奏疏。
他在皇宮之中宴請諸侯王。
宴席之中有朝廷重臣和諸侯王的家眷。
皇帝蘇河同太子蘇蜀與諸侯王坐在一桌。
他舉起酒杯,道:「你們有和朕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有帝國戰無不勝的將軍,有朕的兒子。
飲下這一杯酒,今後帝國與諸國達成宗主之盟。」
各位諸侯王看到皇帝蘇河敬酒,他們紛紛舉起酒杯,一飲而儘。
宴會的歌舞聲響起。
吳王齊剛毅與蜀王錢明義同皇帝蘇河了解之前的艱苦歲月。
其餘幾位諸侯王,偶爾能插下幾句話。
唯獨四位皇子,他們隻能默默傾聽,沒有插話的機會。
他們推杯換盞,吃著禦膳房做的美食。
皇帝蘇河與太子蘇蜀,起身離桌,去取送給諸侯王的禮物。
宴會中的眾人,看到皇帝蘇河離開。
他們這才端著酒杯,來到近前與諸位諸侯王,說著道彆的話。
從他們的語氣中,都能聽到羨慕的感覺。
瑞王蘇雷起身,前往德妃李慧欣所在的位置。
他給母親跪下,一連磕了三個頭。
他知道這很可能是自己與母親的最後一麵。
他前往西歐之後,在再難有返回帝國的機會。
他之後布置承擔自己的命運,還承擔一個國家的命運。
哪怕是父皇或是母親去世,他都不能返回帝國。
瑞王蘇雷這樣表現之後,涼王蘇蒙、齊王蘇銘、唐王蘇晟都紛紛起身,給自己母親磕頭行禮。
其中以涼王蘇蒙哭的最慘烈,仁妃隻有他這一個兒子。
他離開帝國之後,隻剩下兩個妹妹照顧母親。
他們母子之間,做著離彆前的傾訴。
宴會之中的人,對於這種情況也有所預料。
其餘的諸侯王,他們都帶著家眷前往海外建國。
唯有這幾位皇子,隻能帶著自己的妃子前往海外,必須要與至親分開。
四位皇子聽到皇帝蘇河返回的腳步聲,這才返回到各自的位置。
眾人齊齊向著皇帝蘇河與太子蘇蜀所在的方向望去。
皇帝蘇河手上沾滿泥土,向著宴會走來。
太子蘇蜀親自拉著一個小車,車上裝著十二個瓷瓶。
皇帝蘇河走到桌旁,他從車上拿起一個瓷瓶,遞給吳王齊剛毅。
眾人才看到,這個景德鎮官窯製造的精美瓷瓶,裡麵裝滿了新鮮的土壤,有黑土、黃土、紅土。
皇帝蘇河看到吳王齊剛毅接過這個瓷瓶,他才介紹道「這是朕讓人收集帝國各地的土壤。
朕親手把他們裝在瓷瓶裡,作為國禮送給你們。
你們不缺金銀財寶,朕送給你們一瓶故鄉的土壤,作為離彆的禮物。」
吳王齊剛毅立刻深深的鞠了一躬,他熱淚盈眶道:「臣一定不會忘記故土。」
皇帝蘇河給每一位諸侯王,送了一瓷瓶土壤。
他們全部熱淚盈眶,接過皇帝蘇河手中的瓷瓶。
宴會到此就結束,各位諸侯王抱著瓷瓶帶著家眷離開皇宮。
他們都知道這次離彆宴之後,必須要儘快離開帝國。
哪怕是有些諸侯王還沒有做好完全準備,那也隻能怪他們的動作慢。
留下心腹手下,慢慢處理後麵的事物。
四月八日,經過一天
的準備。
十二位諸侯王,陸續通過各種不同的道路,前往中東和歐洲所在的領土。
通州火車站,吳王齊剛毅、涼王蘇蒙、唐王蘇晟帶領著各自的家眷和心腹,選擇同一列火車。
唐王蘇晟主動向吳王齊剛毅打招呼道:「世叔也是這一列火車,咱們真是有緣分。」
吳王齊剛毅點頭回應道:「賢侄準備充分之後離開,不像世叔這樣離開的匆忙,隻能選擇一列最近的火車。」
唐王蘇晟看到吳王齊剛毅對他的態度不算好,他打個招呼就前往自己所在的包廂。
父皇開完離彆宴,無論他們怎麼揣測父皇的心思,都會儘快離開帝國。
這些諸侯王不敢對父皇有怨言,一些人就把怨氣殺到最先提出離開的自己身上。
唐王蘇晟在這裡遇到吳王齊剛毅,他一點都不意外。
他們的領土接壤,唐國的領土隻與三個國家接壤。
東南方向的閩國,西北方向的吳國,東北方向的慶國。
這三個國家都不是易與之輩。
但他所在的唐國,處在巴爾乾半島,地理位置不算好,也沒有太過重要的資源。
這種雞肋之地,再加上他的皇子身份。
隻要他不主動攻擊其他藩屬國,其他藩屬國主動攻擊他的概率不大。
唐王蘇晟前往自己包廂的途中,他碰到了涼王蘇蒙。
他立刻上前主動打招呼道「三皇兄,你也與我做同一專列。」
涼王蘇蒙笑著說道:「鐵路已經修到涼國,我乘坐這列火車,那是前往涼國最快的速度。」
唐王蘇晟邀請涼王蘇蒙前往自己的包廂。
他們兩兄弟能這麼和睦,主要是兩國沒有利益衝突。
他們兩國之間隔著帝國的領土。
海陸離得較近,但也沒有接壤。
涼國和閩國通過海路直接接壤。
閩國在愛琴海的畫界,幾乎要劃到涼國的岸邊。
海洋貿易極為重要的今天,閩國和涼國必然會有衝突。
涼國想要減輕壓力,還需要唐國的策應。
涼王蘇蒙品著茶,他和唐王蘇晟聊得很愉快。
他們在這個車廂上,已經達成了兩國互助的基本框架。
唐王蘇晟達成協議後開心的說道:「三皇兄,這麼一看,我們兩國互補的地方太多了。
涼國是遊牧為主的國度,三皇兄哪怕是移民漢人與部分蒙古部族。
涼國遊牧的生活習慣,一時半會兒不會有所改變。
遊牧部落能產生大量的牛羊肉,我的唐國是農耕文明,食物以玉米、紅薯、小麥為主。
我們兩國之間離得這麼近,運輸非常方便,隻要關稅較低,肯定有大量的商人往來運輸兩國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