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偏殿內。吳年換了正服坐在禦座上,內閣大臣、禮部官員站在兩旁。二百三十名準進士,整齊的排列著。
吳年看著他們,落落大方的說道“你們的文章寡人看了,看不太懂。”
“不過這個東西,隻是塊磚頭。”
“說它重要,沒有敲門磚。你們進不了官場。”
“說它不重要。你們做了官,不看你們文章寫的好不好,而看你們能否辦事。”
“寡人再考考你們。”
準進士們有點崩潰,會試之後是殿試,殿試之後是君前對策嗎?
這位開國之君,神武善戰,又知人善任的大王。
這位殺氣騰騰,說什麼白刃不相饒的大王。
可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準進士們騷動起來,但很快乖乖低下頭了。沒有一個人表示反對。吳年滿意點頭,然後單刀直入道“你們中了進士後。朝廷會安排你們去各部學習,稱觀政進士。”
“另外。寡人還有一個安排。”
“肅順府。原本是沒有的,生活在那邊的也多是部落。漢人官員極缺。”
“寡人希望你們有人能主動,前往肅順做官,還有建立學校,推行漢學。不過目前前往肅順的道路,隻有海路。海上風浪大,船隻沉沒的風險很大。”
“肅順寒冷,水土不服也是個大問題。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讀書能開智慧,書呆子是少數。
在場的二百三十名準進士,更沒有一個是書呆子。聽了吳年的話之後,立刻知道了弦外之音。
這一次科舉。
文章是敲門磚。
能辦事的,才能上升。
吃閒飯的,滾蛋。
如果能辦事,又不怕死的人。
那就更好了。
去肅順做官,就是君父給的路。隻要去那邊曆練一番,回來後,必定飛黃騰達。
這一次的進士排名,標準可能也是這個。
狀元、榜眼、探花。
但是知道歸知道,心動歸心動。準進士們還是猶豫了起來,正如君父所說。肅順走海路,可能會翻船。
就算平安到達了肅順,也有可能水土不服病死。
那邊可是滴水成冰啊。
而且肅順是真正的大前線,一旦被蒙元人攻破。逃都沒地方逃,必定死於非命。
拋棄一切,決定去肅順做官,這不容易。
吳年見狀有點失望,這屆科舉,選出來的,難道隻有中規中矩的官僚嗎?
就在這時,一名身材高大,麵容英俊,膚色白皙的年輕準進士站了出來,朝著吳年躬身一禮道“臣願為大王分憂,前往肅順為官。”
吳年露出喜色,問道“你姓甚名誰,哪裡人士?”
“回稟大王。臣是應慶府人,姓石名顯。”
石顯恭敬回答道。
吳年又仔細看了看他,發現他眼神明亮,銳意十足,眉宇間頗有正氣。
吳年閱人無數,看人不保證一定對,但大差不差。
他知道,這便是自己的新科狀元了。
有膽色,敢行。
至於讀書水平,他既然是進士,那大差不差。
很好。
如果這好苗子不長歪了,吳年保證他未來能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