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陸堯點開界麵左上角的元素收集表,裡麵果然多了一個點亮的新詞條。
申元素構成世界的元素之一,含量極稀少,僅來自於神明的奇跡與神軀。申元素是一種與神明同在的元素,能附著於各種環境中,越是活躍的運動越是會激發申元素的活動與作用。
它能與各種元素、世界石等產生強烈反應,對各種生命具有不可逆的巨大破壞力,漫長時間後,會逐漸自然衰退和消散。
研究需要神軀,元素晶構,火汽爐,冰汽爐等
從描述來看,堯族小人對申元素的研究已進行了很長時間。
陸堯叫來菲勒斯詢問。
術業有專攻,暴君是坐鎮當地的屬神,但具體科研領域還是菲勒斯這位一線更清楚。
骸骨工匠頭上冒出一個文字框“堯神大人,關於申元素最早要追朔到第一次朝聖。當時,傳奇先知海米拉完成了堯族的第一次朝聖,從您施展的奇跡與神戰之地一路巡禮彼時她就在撰寫的神明福音中記錄了如何進行領悟,如何用神學去感知神明留下的痕跡。”
“後來,普濟神學院的不少學者都會遵循傳統,展開朝聖之路,不少神學家一直在做更深入的嘗試和猜想。”
“得到了您賜予的三具龍屍後,白堡除去打造黃銅爐龍,也在摸索更本質層麵的研究。龍吉也在龍語層麵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印證,幫我們排除了大量錯誤答桉。”
“直到元素論問世,我們終於有了可以靠近世界本質的工具,白堡開始用各種元素進行撞擊和互相反應,試圖將自然現象和法術進行一定程度的還原。而龍的屍體,也變成了我們實驗的材料和重要課題。”
“我們以晶構組成一個通道,火元素和冰元素不斷撞擊和作用於龍屍切割出的實驗體,從中獲得了一些全新的龍族血元素,最終交由血丘那邊進行進一步培育和儲備。”
“在密閉環境下,我們用風元素和光元素持續衝擊龍屍,產生了一些從未見過的未知元素。從這些元素中,我們找到了一種含量極低,但會產生劇烈反應的核心元素。它會在撞擊下與其他元素發生同化,像是我們用風元素撞擊,它就會變成風元素,用光元素,就會變成光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不可控的爆發式力量衝擊。”
菲勒斯滔滔不絕地說著“但由於這種元素太少,我們提取極其困難,而且實驗中受到的乾擾太多,在很長時間裡,這僅僅是我們假象中的一種理論元素。直到您恩賜了吹哨人的神軀,我們在這名稱號神明的神軀上,很快就發現了大量活躍的這類元素,也就是申元素。”
白堡對神明屍體非常慎重,但即使如此還是出了科研事故。
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元素撞擊實驗中,因為撞擊元素的晶構單位數提升,不僅造成了連續的劇烈爆炸,還將申元素激發釋放分散開來,導致六名參與實驗的一線學者被申元素感染和附著。
三名學者當場咳血和身體潰爛死亡,甚至沒有留下幽靈,徹底消亡。
剩下三人,一個大腦受損變得意識殘缺需要人照顧護理,一個雙眼失明後自殺身亡,還有一個就是沙裡帕。
相比其他幾人,沙裡帕也嚴重,但他本身特殊,是一名高級僧侶,因此有著遠超常人的毅力與忍耐痛苦的承受力。
陸堯查了查。
這位沙裡帕已經死去。不過他的相關描述還留在了世界後台的數據庫內。
比起過去的僧侶,沙裡帕有兩個不一樣的特性。
加藍僧侶v9得到加藍護法祝福與啟迪,有了屬於自己的領悟,死亡後身體將凝聚出自我對世界認知而編織成的世界石。
數學家v
一名數學造詣不低的高級僧侶,還能凝聚世界石,為了尋求真理和更多的認知而犧牲。
陸堯看得心裡一陣惋惜。
“沙裡帕是碩果僅存者,他身體越來越差,想去秘術國那邊走一走。因為那邊有許多舊神信仰,他想要看看其他神明信仰的人們,到底在是怎樣的生活。”
“然後就發生了後來的事我們沿用了他的命名,將沙裡帕完成關鍵實驗的元素命名為申,代表了神明特有的力量。”
菲勒斯說“暴君大人對於申元素的後續研究給予了我們大量幫助,很多時候她不惜親自來演示,給我們觀測和查看的機會。”
“申元素是沙裡帕在定義,但從最早的先知海米拉,到研究龍族的曆代學者,到龍吉,再到創建元素論的黑鍛一直到現在的眾多數學家、研究員、神學家們、晶構工程師,每一個人都推動了這一項發現的漫長進程。”
骸骨工匠頭頂浮現出一個笑臉“曆經1127年,申元素終於被我們捕獲了。”
陸堯愣了片刻。
不知不覺,原來堯族文明又過去了千年。
“我們目前能捕捉的申元素很少,而且都是以大型元素晶構組合的方式,將其束縛在一個空間裡,通過各種元素的作用,讓其保持穩定。否則人造水晶根本無法約束它。”
菲勒斯表示“屬下一定竭儘全力,去找到申元素可控利用的辦法。”
陸堯倒是不急。
他更心痛的是,申元素實驗兩次死了6名一線研究人員而且是亡靈都不存在的徹底湮滅。這些都是堯族的頂尖人才,每一個都是堯族文明難以估量的財富。
如果發展加速的代價就是讓這些小人送死,那麼寧可慢下來,甚至暫時停下也未嘗不可。
堯族不需要那麼著急,沒有迫在眉睫的外部壓力,也不需要去和飛躍區卷來卷去。
“請大人放心,屬下後續會在保證大家的安全前提下進行實驗,我將第一個先做元素衝撞。”
見菲勒斯理解了,陸堯就不再乾涉具體事務。
他另一個在意的,就是那位從祭祀儀式中出現的惡魔,畢弗隆斯。
陸堯登陸委員會官網查了一下。
這位倒是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