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後靠偷親偏執反派續命!
楚珩從小沒有父母。
爺爺奶奶將他帶大,又相繼離世。
原本對他親親熱熱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在爺爺奶奶去世後,因為爭奪老人留下來的財產,對楚珩張開了血盆大口。
如果不是楚爺爺有先見之明,早早將那座小閣樓分給了楚珩,恐怕他後來連個容身之處都沒有。
但那容身之處,也僅僅隻是容身之處而已。
沒人知道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獨立生活有多難。
無數次的淩虐、冷待、欺騙、深夜躲在被子裡默默垂淚……才換來如今這個他人眼中性格淡漠不易接近的楚珩。
黎昭是唯一的特例。
楚珩從來沒有從第二個人身上感覺到這種麵對他時那誠摯的眼神和真心。
楚珩隻是個十七歲的少年。
會在某個時刻,他也會妄想奢求擁有些什麼。
比如家人、比如朋友。
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天性渴望溫暖享受溫柔。
孤寂久了並不會讓人杜絕這個本能,反而會讓他比常人更加的渴望。
遇到黎昭之前,楚珩的生活就像他喪失的味覺,乏味平淡,了無生趣。
遇到黎昭之後,她帶給他的不僅是味覺的改變,還有生活中的彆致溫柔。
原來他也是可以被人喜歡的。
黎昭的存在對楚珩的意義,大概就像仿佛失明已久的盲人,有一天睜開眼,突然看到了眼前這豔麗多彩、五彩斑斕的世界。
見識到世界的美好後,他還願意做回盲人嗎?
盲人不願意。
嘗過食物的美味後,楚珩還能忍受喪失的味覺嗎?
楚珩可以。
他可以接受喪失的味覺,但不能沒有黎昭。
黎昭是不一樣的。
從來沒有哪一刻讓楚珩意識到黎昭對他的重要性。
十七歲是有權利可以衝動的。
就像他願意為了黎昭,義無反顧。
黑暗中,楚珩往回跑,跌跌撞撞,又如此的沉穩堅定。
一如他在過往的人生中,曆經坎坷,沉淪黑暗,終於追尋到了那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