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初在其中尋到一卷金書,這上麵有一卷修行功法。
喚作真一金丹訣,其中記載的金丹之法,極為玄妙。
李言初凝神觀看,發現與自己修煉的金丹之法互有印證,隻是這門功法更為玄妙,並非迎敵之神通。
簡單來說,修煉金丹隻是提高性命修,破法隻是最基礎的附加效果。
此地除了這功法經書之外,並無丹藥法器留下。
李言初縱身一躍,來到另一處山峰,
這裡有一處洞府,蘊含濃鬱的土行靈氣,走在裡麵便有一種渾厚之感。
洞府之中依舊有一卷經書,玉溪子丹經指要。
這又是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金丹之法,李言初翻看了一下,發現與那太一金丹訣講的修行法門各自不同,
這也是一部頂級的功法。
李言初頓時感覺有些好奇,一連去了幾處樓台洞府,各自都有經書留下,
也不光是描述金丹之法,還有一部太玄八景錄,這裡麵提及了符籙之道,講了人體八景,是對修行之法的不同角度闡釋。
莫名的,李言初看著一個個霞光氤氳的洞府生出一種感覺。
當初在此地修煉的仙人真人將自己所學最精要所在留了下來,傳承於後世。
“一燈傳諸燈,終止萬燈皆明。”
李言初感歎。
這裡根本不是一處秘境,也不是蓬萊仙石之中內藏乾坤,這裡根本就是當初的蓬萊仙島
“看來是蓬萊仙島當年出了變故,仙人消失無蹤,臨走之前留下傳承。”
李言初感歎。
他抬頭望天,發現此地茫茫一片,天仿佛無窮高遠,極目遠眺,又仿佛身處無邊大海之上,極為渺小。
李言初擅長空間之道,
將蓬萊仙島藏起來這種手段,可以說是須彌納芥子,
讓人感歎
他心念一動便離開此地,肉身睜開雙眼,紫金氣蘊騰。
低頭查看發現,手中的蓬萊仙石已然消失無蹤,
他稍微掐算一下,便知方才已然破碎,消失無蹤。
“原來這就是蓬萊仙島,如今蓬萊仙島解封,仙石是作為憑證自然破碎消失。”
想到這裡,李言初忽然嘴角抽了一下,
“三百年前橫掃魏城的那個青年道士玄誠,我以為他是踏在仙石之上,沒想到竟然處在一座仙島之上。”
李言初推門出去,發現方青嵐、翠花與雲娘都在外麵。
方青嵐問道“剛才有神光衝霄而起,是你感悟出神通還是出了什麼事”
那光芒極為璀璨,讓方青嵐十分好奇。
李言初說道“我似乎尋到了蓬萊仙島。”
對於翠花和雲娘來說,聽到此事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可方青嵐卻眼前一亮,她突然發現她去過許多海外仙島,蓬萊仙島無疑是其中之最,可是早已消失無蹤。
有海外煉氣士說,這仙島被打碎了,也有人說被人用大法力移出此方天地,眾說紛紜,濃重的神秘色彩。
方青嵐問道“在何處”
李言初說道“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那塊蓬萊仙石嗎”
方青嵐道“來自蓬萊”
李言初搖了搖頭“準確來說,那石頭是個憑證,蓬萊仙島在不可知之地,被人用大法力藏了起來。”
方青嵐道“沒想到傳言是真的,真的被人藏了起來。”
翠花忍不住問道“這蓬萊仙島有何奇異之處”
方青嵐看向李言初,悠然道“世間隻有傳言,到底如何或許隻有他知道。”
李言初說起在蓬萊中的所見所聞,仙泉、靈果、靈氣氤氳,還有修行洞府,亭台樓閣,
還有在其中有一些修煉功法,是古代修仙者留下,令人感歎。
三女皆動容。
翠花眼前一亮“什麼靈果,取出來瞧瞧”
李言初感應了一下,就可以感應到蓬萊仙島所在,
這島嶼似乎就在他體內,又好像在不可知之地。
他微微一笑“我帶你們進去瞧瞧。”
隨即他揮了揮衣袖,一行人便出現在蓬萊仙島之上,
此地靈氣極為濃鬱,而且蘊含陸地仙需要的仙氣。
眾人皆感覺到此地的不凡,感歎莫名。
李言初取來一枚靈果遞給翠花,
這是一個形似柿子的果子,黃燦燦如黃金一般。
翠花接過啃了一口,頓時感覺到一股磅礴靈氣,而且入口甘甜,
“好吃,而且不弱於一些靈藥寶藥”
方青嵐則對其中的那些亭台樓宇比較感興趣,
此地靈氣太過濃鬱,在其中片刻便感覺到法力增長。
帶眾人進來之後,李言初忍不住一愣,低頭感應了一下,發現自己這次是肉身進來的。
“如今似乎徹底掌握此島。”
“這也是一門頂級的隱匿神通。”
李言初想到這一點,輕聲感歎。
眾人在其中行走,去到那些古仙留下的洞府之中,
“在這裡的修煉事半功倍,是真正的福地。”方青嵐說道。
眾人深以為然。
而且此地猶如人間仙境一般,景色極為優美,有仙花靈草,靈果靈泉。
李言初取來那靈泉,隻喝了一口便感覺洗筋伐髓,整個人變得通透無比。
人間的陸地仙飛升之前未曾凝聚仙體,法力也未轉化成仙力,這靈泉便有淨化身體之功。
眾人喝了之後就感覺輕飄飄的,隻欲騰空而去。
凡人飲此水可百病全消,身輕體健。
眾人在此地離開之後,皆有感悟,閉關消化。
李言初今日感觸極多,服用彼岸花獲得天大的益處,還徹底煉化了這蓬萊仙石,尋到了早已消失的蓬萊仙島,
“有這麼一座龐大仙島,即便不算其中的靈藥靈泉靈果,隻是其中靈氣仙氣便足以讓我修煉到九境,不缺資源。”
李言初自語。
夜深,天涼如水,一輪殘月掛於高空,添了幾分清冷。
苦海山,
此地名字據說是一個瘋和尚留下,說人間皆為苦海,凡人難以超脫。
他降服了在此地作孽的一頭惡虎之後,這苦海山的名字便留了下來,
至於原本的名字倒是無法可考。
山中有一個神龕,神龕之前站著一個年輕男子,天生貴氣,瀟灑倜儻。
神龕之中,香火已被點燃,火苗竄起三尺高,熊熊燃燒
此人正是大夏鎮南侯李洵
此時,他手中捧著一個古老的號角,口中念念有詞,
是大夏時期的一種祭神的咒文,用於溝通上天與神靈交流。
此時年輕的鎮南侯取出號角,神色凝重,體內傳來一個悠然的聲音,
“阿彌陀佛,施主可想清楚了,這裡可是你的故土,踏出這一步,人間萬世沉淪,氣運從此為天人所掌,再難翻身。”
這是一個渾厚的男子聲音,正是那日救走李洵的文覺和尚。
年輕的鎮北侯淡淡一笑“大師這樣的人物還在乎這些”
文覺和尚道“貧僧在乎與否並不重要,仙人下凡雖然是大勢,沒有你李洵,還有彆人,可你做了,就是此間罪人。”
李洵平靜的說道“那又如何,我想看一下到底是誰封印了洞天福地,他又到底藏在何處。”
文覺和尚道“知道又能如何,憑你的修為怕是對付不了他。”
李洵平靜的說道“我隻有一句話想問他。”
文覺和尚說道“什麼話”
李洵並未回答,而是淡淡說道“大師今夜話為何如此之多”
文覺和尚道“貧僧並不喜歡窺人隱私,一身正氣,隻不過有些好奇而已。”
李洵對於這個僧人極為忌憚,
先前他被這僧人所救,醒來之時已經重新掌握肉身。
此人與李言初一戰,他的意識就在一個黑洞之中瞧著那一幕,
那種感覺十分冰冷,令人難以忍受。
隻是李洵雖然記得,他也知道此人如今是自己極大的助力,
他並不說話,而是直接催動這古老的號角,
嗚嗚
號角悠揚
神龕之中的火焰更加高漲,一尊宏大的身影懸停在虛空之中,冷漠俯瞰。
繼而又有一尊宏大身影浮現,一尊又一尊身影浮現出來,立於虛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