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終日,加點修仙!
在一段時間內,采集野生珊瑚屬於違法行為。具體時間和範圍以及珊瑚種類則依各地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總之,對尋常人來說,不接近野生珊瑚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李儉覺得,這樣的規定大概隻能留在過去了。作為海洋中形成生態係統中的著名明星珊瑚礁的建造者,珊瑚蟲在靈氣複蘇後的迅猛長勢足以讓它從過去的保護名單中消失,在這個時代成為尋常可見的動物,與珊瑚礁和珊瑚一起成為常見景觀。
海底本是光線暗淡的,在頭頂探照燈的照射下,這些本見不到顏色的景物終於有光可反。活躍的魚群不少,但這些與珊瑚礁共生的魚群數量雖多,體型卻不大,李儉也沒感覺出其中有妖獸的高能反應。
這很反常。
陸地上的動物伴隨靈氣複蘇,在軀體變大的同時,身體機能也變強。踏上修仙道路的妖獸則連身體形態也會發生各種性狀變異,伴隨著它們的等級越高,這種外觀性狀變異的表現也就越顯著。
這是陸地動植物的趨勢,兩棲動物的表現也與此相同。如果海洋生物僅僅隻是珊瑚規模擴大,珊瑚蟲種群增大,未免和陸地動植物趨勢不太符合。
李儉將自己看到的東西拍照上傳,先是聽到信息處理平台發來的驚歎式私聊——這很顯然是在公器私用,平台不應該讓專家和研究員與前線戰士私聊,但目前穿著這套改良作戰服下海並利用信息處理平台的修仙者應該很少,這才讓平台另一邊的從業人員借用平台和李儉實現了私聊般的專線聯係——對方也為如此龐大的珊瑚而震驚,聽他的意思,這片珊瑚樹都是新長出來的,在一段極為短暫的時間中,長出了過去數百年才能形成的規模。
“這很不可思議,它們的生長痕跡現在依舊清晰可見。這是兩個月內剛剛生長的證明,但痕跡竟然綿延了三米多長……”對方口中跳出幾個李儉從未聽聞的術語,想來應該是搞海洋生物研究才會用到的東西。
李儉類比了一下,大概就像是自己做金相分析的時候,靠顯微組織來判斷合金在這塊地方經過了什麼溫度、時間的工藝?
總之,是專業領域的話題,自己不要深想,隻向他要點自己想要知道的情報就好。
“我在這裡發現的珊瑚礁和魚群看起來都很正常,”李儉說到正常二字,平台那邊的聲音立刻吐出一個清晰而急切的“不”字,“你先彆激動,我是說拋開珊瑚長得特彆快這件事,隻從外觀上來看,這些珊瑚礁和魚群看起來很正常,沒有出現陸地妖獸的‘變異’。能幫我分析一下這是什麼情況嗎?”
對方顯然不能接受李儉將珊瑚如此的生長狀況稱為正常,但李儉要求分析的訴求屬於工作內容,讓私人情感淩駕工作終究不好。
但他也沒有放棄撒火。雖然李儉不知道平台另一邊究竟是誰在公器私用地進行私聊式技術支持,但這位仁兄為了報複他將珊瑚礁稱作正常,在“分析情況”的過程中給他塞了不少科普內容。
這對情報接收端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君不見德三被隆金和加西亞編排成了什麼樣子。李儉隻想知道麵前的魚群和珊瑚礁意味著什麼,但幾乎被對方教導了有關海洋珊瑚礁生態係統的大量知識,更讓人不爽的是,這些知識還沒入腦,全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經曆了大量知識在腦中大量穿梭後,李儉總結了幾條關鍵信息。
第一,此處珊瑚礁生長速度很快,而珊瑚礁生態係統中生活的魚類也非常新。
甭管處理平台那邊是怎麼分析出來的,反正人家分析出了結論,這裡的魚雖然看著體型正常,但從出生到現在可能就隻有個把月,算起來頂多是魚苗。
這解釋了李儉心中的一個問題。靈氣複蘇後的動植物隻要活得久,或多或少都能走上修仙道路,人類之外的動物體型會變大和變異,而這邊的魚群如果足夠年輕,那麼看起來還未和修仙扯上關係,還算合理。
第二,這邊的生態係統如此活躍,要說沒有額外能量輸入,那是不可能的。
此處可是三百米深的水下,能夠直抵此處的陽光已經微弱的可以忽略。浮遊植物能在淺水層保持高強度光合作用,但在如此水深,掉落下來的殘渣也不夠養活這麼大一灘珊瑚礁生態係統。
而這些魚群和珊瑚群和共生生物間也沒有發現妖獸反應,卻長得很茂盛。
李儉覺得,答案呼之欲出了。
此處雖然沒有妖獸生活,但能夠大量能量的妖獸一定就在附近徘徊。
如何找到妖獸,打一個開門紅呢……
這問題很好解決,隻要膽子夠大,就不怕妖獸找不到自己。
嗯,李儉沒打算去找妖獸。仗著自己實力強勁,李儉想讓妖獸排隊找他,他再把妖獸全部解決。
當然,考慮到各種動植物都會對人類氣息抱有敵意,在這茫茫大海中,李儉並不打算唐突舉世皆敵,對於放出氣息蓋以誘敵,李儉敬謝不敏(說得好像他沒有才能一樣)。
有什麼辦法是隻會被強力妖獸針對,而不會被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群起而攻的呢?
從過去的戰鬥中,李儉學會了一件事——隻要肆意放出神識,在沒被發現自己是人類的情況下,強力的妖獸便會覺得是自己的領地遭到侵犯了,這種源於生物本能的領地意識會迫使它們中最強的那個過來和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打上一架。
一般而言,這種戰鬥會導致其中一方死亡,而幸存者也不一定好過。在沒有完全壓製狀態下的慘勝如敗,勝利者往往還會遇上一場又一場的戰鬥……
可這和李儉有什麼關係呢,他是來秒殺妖獸的。作為戰鬥力高的莫名其妙的範例,他的戰例對其他修仙者來說沒有借鑒意義,但真的很能打工。
如果說在人類社會和填充地塊,李儉還要擔心自己大肆散發神識會不會引起他人牢騷,那麼在海洋中,已知目前會穿著這身衣服下海獵殺的修仙者少之又少,他便不再需要顧忌放開神識會不會影響他人了。
打定主意後的行動是最有效率的。神識從腦中解放——過去人們認為神識應該潛藏在識海之類的地方,但在靈氣複蘇之後,人們發現神識其實遍布全身,又由於人更習慣視覺聽覺嗅覺和大腦相應集中的位置,故而人為地將神識當成隻從大腦中釋放的修仙感官——向外高速擴散。
神識拂過泥沙、刺探泥沙之下,充斥浩瀚的水域,觀察快速生長的珊瑚礁,珊瑚礁中不斷活動的珊瑚蟲,與珊瑚礁共生的各種生物,在水域中組成魚群行動的小魚、泥沙下的蟹類——李儉挺好奇為啥在這還能有蟹類,但又是海洋生物又是靈氣複蘇,連珊瑚礁都長到這裡來了,有啥都不稀奇了。
徹底放出的神識以目前能達到的最高精度——每立方毫米分彆回饋信息——充斥方圓五十米的空間,再往外餘百米半衰,約莫距李儉三百多米快四百米,神識探查精度才下降了一個數量級。
如果人腦要嘗試總結這些信息,那將是個天文數字級彆的工程,光是精度最大區域內的信息,倘若每立方毫米僅隻回饋一個三色像素,也意味著這項工程的信息量單位得從b每秒起步。
李儉的表意識是做不到的,不過沒有關係,人生來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也不是讓表意識處理原始信息的感官,神識作為靈氣複蘇後的感官,自然也不會讓表意識處理海量原始信息。
這是對修仙者本人來說宛如黑箱的過程,不過李儉不需要研究這台黑箱為什麼能夠起效,他隻需要享受黑箱的功能就行。
在方圓五十米的海域中,確實沒有發現有價值的妖獸。
探入泥沙下的神識有些浪費,深入泥沙半米幾乎就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生物,李儉將這部分神識收回,調往橫向。
向上探的神識也浪費,在神識探查掉了一個數量級精度的高度,神識探查都已經超出水麵了。沒有做足工夫便以球形探查就是這點不好,李儉選擇引以為戒,管束神識,加強橫向探查強度和精度。
將半衰範圍向外又推了五十多米,此時,李儉的神識探查,能在兩千米外準確感知到立方米單位體型的生物。
而這顯然夠用了。
一條不知是鯰魚還是帶魚的玩意顯然是此地頂尖的妖獸,或者它自認為是。在距離李儉一千六百米的水域中遨遊的它,被李儉神識掃過,便在轉向後向李儉迅速遊來。
李儉堅信這不是自己對海洋生物了解頗淺才不能辨彆生物的鍋“我沒法拍照,但我得問一下,有沒有什麼活在深海三百米處,長得圓滾滾柱狀體一般,同時還帶須子和魚鰭的?”
“多長,多圓滾滾?”對方回複得很快,不過魚遊得也很快,估摸著能有四十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