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維飛出天門山,腳下雲朵綻放,一步一蓮花,步步生蓮。
龍虎山香火旺盛,路上不時有信徒登山,卻看不到張之維下山而來,世間真人,近在咫尺,卻不得見。
張之維走下山,落入人群中,身上的神光和異像收斂,就像個普通人一樣登山。
上香的遊客來自五湖四海,並不認得他這個龍虎山名人,但見他一身道袍,便知這是龍虎山的道士。
或許是張之維的氣質,或許是他的“仙風道骨”,或許是他的魁梧身材……
他走在路上,無論人多人少,都沒有遇到過不敬仙師的情況,大多都是一口一個大師的叫著。
張之維也沒什麼架子,和藹的和香客們打著招呼,指引著香客們如何上香,去哪些地方拜神。
他發現去財神殿的人最多,緊接著是福祿壽三星和灶王爺,至於其他的神,大多是沾這幾位的光,順道去拜一下。
張之維也不覺有什麼意外,自古如此罷了,他跟著香客們一起來到了財神殿。
張之維雖然是龍虎山的道士,但財神殿這個地方卻不常來。
一進財神殿,首先看到的是正財神趙公明的神像,兩旁分彆是文財神範蠡,武財神關羽。
這裡的香火很旺,去拜神的話要排隊。
“之維師兄,您怎麼來這裡呢”負責接待香客的師弟趕緊過來拜見。
“我隨便看看,你繼續忙。”張之維擺了擺手說道。
師弟做了個稽首退去。
張之維在神殿駐足了片刻,他的神格麵具已到了第三層,能直觀的看到,三尊神像的表麵,覆蓋了厚厚的一層信仰之力。
這些信仰之力讓泥塑的神像變得如七彩琉璃一般璀璨,顯得很神聖。
這些信仰之力對修行神格麵具的倡優來說,可是不可多得的寶物,但張之維卻無半點要取的意思。
一是這是財神們的信仰,是有主之物。
二是他有些看不上,這些信仰之力實在太斑駁雜亂了,裡麵充斥著肮臟的欲望。
他取了還得花費功夫祛除掉,一旦把這些去除,剩下的估計就沒什麼了。
在門口駐足了一會兒,張之維退出財神殿。
他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想起了上次師父敕令關元帥的場景,所以到神殿來看看。
不過,他並沒有感受到關元帥的真靈,說明他們的真靈不是長駐神像的。
這倒也不讓人意外,畢竟全國那麼多財神像,若都有真靈,也駐紮不過來啊。
退出財神殿,便是玄壇大殿了。
玄壇大殿裡,除了財神殿這個正殿以外,還有兩個配殿,一左一右,分彆是文昌殿和救苦殿。
文昌殿在右,裡麵供奉著文昌帝君神像,靈寶派的祖師葛玄神像,還有四大天師中,那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許遜許天師神像。
文昌帝君是掌管知識,文化,還有考試的神。
即便是一生要強,不敬鬼神的神州人,又有幾個沒在高考等重大考試的前夕,去拜一拜這位神呢
所以,他的香火自古以來都非常的旺盛,隻在財神之下,特彆是他就在財神殿的旁邊。
托文昌帝君的福,葛玄和許遜的香火也挺旺盛的。
雖然絕大多數香客並不知道這兩位的底細,但來都來了,那就跟著拜一下吧。
張之維到文昌殿看了一眼,他還記得法職考核時,師叔給他說過,上一次主持考核的神明就是文昌帝君,考核內容是考試。
他有些慶幸沒遇到這位,不然考起一些晦澀的道門儀軌知識,他可能會翻車。
文昌帝君的神像上,同樣沒有靈性存在,旁邊兩位天師的神像也是如此。
張之維退出文昌殿,來到救苦殿,救苦殿在財神殿的左邊,裡麵供奉著太乙救苦天尊,呂洞玄和黃大仙。
呂洞玄便是呂洞賓,全真北五祖之一,全真創始人王重陽的師父。
黃大仙叫赤鬆子,是四大天師之一葛洪的弟子,在港島等地區香火很旺。
此殿的主神是太乙救苦天尊,東方長樂世界的主人,又名東極青華大帝,坐騎是九靈元聖,也就是西遊記裡出現過的最強妖怪,一個照麵,便把猴子和沙僧拿下。
原文中,甚至特地用輕輕來形容它拿下猴子的簡單,那姿態,甚至比如來都輕鬆。
一個坐騎便有如此實力,天尊本人的實力自不必多說。
太乙救苦天尊在道家的地位很崇高,類似佛教的阿彌陀佛,負責接引一職,道士用來超度亡魂的經文,便是他的《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值得一提的是,他並不是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
因為靠近財神爺和文昌帝君,救苦殿的香火也很好,畢竟香客們來都來了,順便拜了吧。
“師叔說我的生辰八字和太乙救苦天尊一樣”
張之維過去他對這些無感,但今天仔細凝視,且自身與天地溝通之後,他覺得有些不同。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天尊神像上,讓神像帶著光澤。
張之維背對著太陽,看著天尊神像,竟出奇的安寧,心中越發的空明。
他自己演自己,練成了神格麵具第三重,自身已經神格化,在本質上,他和對麵的神像一樣,隻不過他是法胎靈性肉中藏,而神像,應該是法胎靈性泥中藏。
但這些泥塑中沒有靈性法胎,隻是純粹的泥塑。
這時,他想到了一些宗教典故和神話傳說,突然就明白了一些事情。
這些神像……應該就是佛教所謂的報身的形象吧。
佛有三身,化身,報身,法身。
化身是生而為人,用來普度眾生的身軀。
報身便是這種神像,又叫佛果淨土之身,就和護法神一樣,是從信仰之中誕生的軀體,所以,很多神明都青麵獠牙,嚇人的很。
而法身……應該就是被打磨過的主觀。
“這麼說來,守成師叔在龍脈之地請出來的祖天師,應該是祖天師的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