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兩間寬闊的草泥房子,多準備些晾曬架子和兩尺左右的短竹竿就成。”
她看向眾位長輩道“關鍵是選幾個人,咱多把製粉的法子保密一段,就能多掙些錢。
我原先隻打算讓我大哥二哥收收附近的紅薯。
現在族裡開作坊,最好能把今年種紅薯的地方,都收一收。”
沈四爺沉思著,聽她說完道“七兩,今年好多人種的薯都被縣尊收走了,其他縣裡,應該官府也有收,不會有剩太多吧?”
沈笑想了一下,道:“四爺爺,林縣尊為什麼今年收的種薯一文三斤?
就是因為,朝庭鼓勵大家種薯的同時,又從福建,廣州,還有普陀山的寺田,運來了些種薯。
據說,南方是種兩季,今年山東河南有些地,春天的時候就種上了。”
“原來如此。”沈四爺頜首,林縣尊也算和沈家有些拐彎兒親,現在看在,更親。
“咱們要跑那麼遠去買嗎?”沈成懵圈兒了,這些地方在哪?他還不知道呢。
“大成哥,不用跑那麼遠,我嶽父家,大興那邊,都有不少人種。”沈小舟拽拽他道
“今年,有些人家春夏兩季都種了。”
“沒有錯,所以咱們隻把順天府收完,就有不少了。”沈笑拿了一張紙,道“我估算了一下,順天府轉下來,咱們最少能收二十萬斤。
就算十斤薯出一斤條,也能掙個百十兩。
而且,在外麵收那些挖斷的,一文錢五斤應該也是可以的。”
“嗯,這個可行。”福太爺讚成,他道“那就訂下去收紅薯的人。
趁著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能製粉條,我們多派些人下去收。
祠堂和族學,給滕地方放紅薯。”
“誰願意去收?”沈村長問道。
好幾個人都站了起來,沈村長點點頭,道“咱們是剛開始,頭三腳難踢。
族裡出工的,每個人每天,先給你們二十文工錢。
先說好,我一會兒選人來作坊製粉,隻選嘴嚴的。
你們可以讓家裡婆娘來打下手的,不論作啥,一家隻準來一個。
七兩,是晾粉對吧?”
沈笑頜首,道“對,磨漿太累人,有驢子也不輕鬆,還得壯勞力。
第二道晾粉時的活計,嬸子嫂子們都能拿下。”
“呀,還有工錢?那算我一個。”
“我也去。”
“我以為是幫忙呢。”
“哼,回頭掙錢了,會給你們每天發工錢的,男的四十文,女的二十文。”沈村長話音才落,人都坐不住了。
一個個都起來爭著去,沈笑這才回過味點味來。
她看了看福太爺和四,八,九,十,四位爺爺,心道,這幾位,都是來給村長叔壓陣角的。
人選定下來之後,沈笑就跟著大伯,一起隨著眾人去了打穀場稱棗。
其他幾家,已經聽說了小二花和四丫要進京的事,盧家那幾家的當家人,也都回家商量完事兒才回來。
所以村民們對沈家男人聚在一起這麼久,跟本沒想那麼多,都以為人多不好管的原因。
而程寧這邊,收到了小二花和四丫的確切答複後,等到圍觀了商人來收走一袋袋的大棗,她也要離開了。
看著車上被裝了兩大袋棗兒,程寧看了看沈笑,道“這個不收錢吧。”
“不收,是沈家盧家送你的。
你看,我們村長和族老們都來了。”沈笑示意她看村口。
程寧看到了,她吹了口氣道“你知道我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