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道“你先去。”說完,她就跑到大哥大嫂房間。
見昌林坐炕上,揉著眼睛乾嚎,她上前抱起他,笑道“彆哭了,你娘在打穀場。
爺爺奶奶去了舅爺爺家。”
昌林立刻不嚎了,“小姑姑,我要噓噓。”
沈笑一把抱起他出了房門,跑到東山牆的一處剛拔了辣椒苗的白地,才讓昌林噓噓。
昌林洗過手,又舉起小手接斷斷續續的雨絲,“小姑姑,下雨了,爺奶會淋濕不?”
“不會。”沈笑鎖住門,把他往肩上一扛,就向打穀場跑去。
大伯和伯娘,決定幫二舅出錢開個點心坊,這會可能正在縣裡找房子。
昌林被扛著飛,覺得十分好玩兒,一直催姑姑跑的更快一些。
路過二號地時,沈笑看到大苗和大丫姐妹,正把雞鴨鵝趕進窩裡。
她沒有去幫忙,今年開春,家裡孵出了近千隻雞鴨苗,伯娘覺得一下養太多,他們管不過來。
沈大伯當時也道,怕養的多了雞鴨生病。
沈笑又不能告訴他們,她每天拌飼料的水,都是從空間裡打的,有時喂的青草,也是空間裡裡生長的,小雞小鴨們不會生病。
甚至,有部分雞鴨苗,乾脆就是她偷偷與空間裡養的調換了。
於是,隻好眼睜看著,伯娘把雞雞苗賣了一半給村裡人和附近的鄉鄰們。
如今,二號地有雞三多百隻,鴨兩百多隻,還有二哥沈誌專門買來的十幾隻大白鵝。
沈笑知道,那些鵝是二哥準備下聘時,或在他婚宴時用的。
他們兄妹幾個,沒有少拿這事打趣兒二哥。
連大嫂周氏,都因為這些鵝,偷偷擰了大哥好幾次。
還是沈笑出主意,讓大哥給大嫂買了一支銀簪,才沒有讓大哥每次提到白鵝,就被大嫂愛護一次。
她跑到打穀場時,各家都在收著自己曬的糧食。
就聽到有人說“天爺喲,你上個月咋不下呢?”
“老天爺想啥時候下,那不是隨他的心意麼。”有人回道,“這下,那些個有些斷流的小河,又有水了。”
還有人擔心,“可彆下大了,地裡還有許多糜子,紅薯沒有收呢。”
“但願彆下的太大,盼雨雨不來,不盼時,它又來加勁。”
彆管怎麼嘮叨,大家從心底,還是歡喜終於下雨了,這意味著,旱情要過去。
沈遠他們收的最慢,這玉米穗和麥子不一樣,不能夠一下子裝袋裡。
一筐筐的拾起來,再背到祠堂大院的廂房,委實不快。
顧阿公一個手拾玉米,速度明顯很慢。
好在,人多穗少,沈曜也從村長家跑了來不說,這幾天幫著巡邏玉米田的差役們,也都來幫著收。
在雨下大之前,終於將玉米都堆到了空房裡。
沈遠招呼幾位差役到家收拾一番。
沈笑和大嫂,一起給大夥做個酸辣粉條湯吃。
一個時辰後,眼看著雨下大了,沈遠兄弟準備去城裡接爹娘回來,同時送幾位差役回去。
“我去借作坊的帶蓬騾車。”沈誌很快投入的雨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