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的產量高了,每畝一千三百斤靠上。”
“噢,你哪個朋友?從哪得來的種子?”新帝很感興趣。
“就是當初種白薯,小麥都高產的沈家呀。”去年時,程寧到沈笑家暖棚移植西紅柿苗時,才知道她也試種了土豆。
“她的種子,就是純和給陸知府的那一批。”
“常寧還少說了一個玉米,這個去年好多人種,也是沈家從兩廣找的種子。”太孫補充道
“祖父還給他們家賜了塊匾。”
新帝不禁沉思,他想起來了,顧道長與這沈家有親,沈家那個孩子又是陸山長的侄外孫女,“這沈家,果然不愧耕讀之家,民以食為天,有了糧食才有人力。”
他想到了一個人,“這沈家小姑娘是常寧的朋友。
我記得她外祖陸繼訓曾任工部侍郎,是個很有才華的人。
現在正值用人之際……”
“爹,娘親手燉的燕窩,您喝兩口。”程寧將爐上的燕窩盛出來一碗,不讓她爹繼續說。
“姐,我來端給爹。”小皇子是側妃所生,今年七八歲年紀。
“當心燙。”太孫在旁邊護著。
看著僅有的三個孩子和睦,新帝很欣慰,他比平日多喝了兩勺湯。
讓他們都離開時,新帝喊來貼身大太監,“這陸承訓幾年前似乎因病乞骸骨,究竟是何原因,大伴可知?”
鄭公公躬身回道“陛下,據臣所知,郡主的朋友與陸山長有來往。
但是陸三老爺那裡,壓根兒就不知道自己有個外孫女。”
“竟有如此奇事?”新帝每天忙的要命,還真未注意過。
“陛下容稟……”鄭公公一件件的與他細說。
新帝聽完,即道“明年恩科,朕希望多選些德才兼備之士。”
妥了,正在京城陸宅,找大哥謀求起複的陸承訓不知道,他再也沒有起複的機會了。
……
正在家裡給伯娘揉肩的沈笑,報怨道“伯娘,都說了我們替你,你還一趟趟往福太奶那兒去,看這一天累的。”
昨天是三伯家的大力哥值守,今天換成了大哥大嫂。
管氏動動肩頭,笑道“我不過今天去和你大嫂做幾頓飯。
你不知道,上了年齡的人,和你們年輕人口味兒不一樣。”
沈大伯拍著大小孫子,笑道“七兩啊,從前時,你福太爺太奶沒有少幫襯咱們家。於情於理,我們都該儘心。”
“太奶喜歡吃魚,等二哥值守時,我偷偷釣條魚去。”沈笑聽大伯講過好幾次,爺奶過世時,是福太爺老兩口,把自己的壽材給讓了出來,這是大恩情。
她不由道“伯娘,大伯,要不我們給老人家準備好喜棺,給他們衝一衝?”
管氏和沈大伯正經的考慮起來了,片刻後,管氏道“這事兒,我明兒個找七奶奶問問。”
“是得問問。”沈大伯不住的點頭。
一個不注意,小孫子昌樂尿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