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正月十五號,也就是元宵節。
這個節日在傳統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代表著廣義上“春節”的結束,也寓意著闔家團圓。
但不放假,所以以上說的都是der話。
該上班上班,該科研科研,不放假的節,不配日。
周瑞穿著一身白大褂,正站在巨大的儀器前調節參數,一絲不苟,整個人散發出一股知識氣場。
這是學校購買的高級鍍膜儀器,型號為yn3000,功能強大,各項參數完爆老儀器,同樣的,操作難度和複雜度也高一些,周瑞最近幾天除了和項目組一起探究“四象”結構的秘密,偶爾也會啟動儀器練練手。
而韓子茵則拿著小本本,幫周瑞記錄各種參數。
一旁的俞樹在教柴連俊使用老儀器鍍膜,柴連俊雖然學術資曆比俞樹強,但鍍膜是真不會,這算是項目組很多人的必修課。
柴連俊是納米材料方麵的專家,學霸中的學霸,或者說項目組裡每個人都是曾經的學霸,現在的科研者,這種儀器練幾遍也就會了,學的很快。
他的目標始終是“四象”結構,鍍膜隻是鑰匙,不是答案。
“周瑞,你說未來四象結構在陶瓷表麵附著,可以作為研究方向麼et材料還是太脆弱了一些。”
周瑞停下了動作,想了想說道“et雖然脆弱,但勝在便宜,並且重量低,通電後硬度還是有一些補正的,但如果是陶瓷,那隻能是特種陶瓷,成本可就不好說了,塑形難度也大。”
柴連俊道“我之前的方向就是高密度納米陶瓷,孔隙密度理論上應該可以承載四象結構,如果這種超材料結構能夠和更多基材結合,應用範圍也會高的多。”
他既是在討論科研方向,實則也是在試圖遊說周瑞。
項目組已經動工一周,柴連俊在簽了保密協議,見識過那張四象結構成品後,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個年輕又富有活力的科研者,大腦的發散思維幾乎是本能。
和自己原本的研究方向結合,這種想法出現在腦子裡並不奇怪。
另外一項發現,就是周瑞在項目組裡的權利大的誇張,雖然麵試的時候就有過預計,但真進來後才有了具體概念,這位可是“四象”結構的發現者和第一個製備者,未來成果的主要權益人,就連牟仲義很多事情,都要和周瑞有商有量的來。
一個項目組的時間、經曆、經費都是有限的,等未來四象結構複現成功,如果基材拓展到了他熟悉的領域,那麼他能出成果的可能性就會更大,自身的重要性也會更高。
和周瑞聊起這些事情,也算是吹吹枕邊啊呸,是耳邊風。
周瑞對此並不討厭,甚至很喜歡和這群各個領域的專家交流。
比如前兩天,電磁學專家曲韜就提出過,未來也許可以驗證一下,有沒有可能通過調節四象結構的厚度和角度,嘗試在光學隱身方麵的可行性,畢竟可見光也是電磁波不是麼
隻要大家的總目標是一致的,偶爾冒出來的“支線任務”,也是拓寬視野的好方法。
周瑞也在吸收大家的知識和靈感,飛速成長中。
俞樹參與進來了討論,說道“et材料的自身透光性良好,甚至可以做夾心膜,但用陶瓷表麵的話,為了防止磨損,最外層還要有保護層。”
柴連俊點點頭道“保護層要的,否則微觀結構受損率太大,你覺得聚氨酯材料怎麼樣”
兩人自己就討論了起來。
這種氛圍很好,也是一種磨合。
身邊都是專家,說話又好聽,懂得又多,周瑞超喜歡。
聊了一會兒,俞樹說“周瑞,今天元宵節,你們有活動麼”
周瑞看了看表“我三點就得走,今天還真有事。”
說完還看了韓子茵一眼,兩人相視一笑“我得去接人。”
今天是李文倩幾人返回滬上的日子,這次李文倩、李慧華、童欣返回滬上,而宋斌則晚兩天和自己老子一起,剛好空出一個座位來,韓子茵聽聞後,也想一起去接人,給她們一個驚喜。
下午三點左右,周瑞和伏案寫材料的牟仲義打了個招呼,換上了外套,帶上了圍巾。
韓子茵從辦公室桌子下麵,拎出一個盒子,這是她給李慧華準備的新年禮物。
一口鍋。
據說是比較高級的鍋,做禮品挺合適的,這姑娘早上就拎著鍋來的,還有點好笑呢。
看著周瑞一臉笑意,韓子茵道“很奇怪麼我是想著李阿姨不是喜歡烹飪麼”
周瑞搖搖頭“不奇怪啊,挺好的。”
這麼一個清冷的大美女,雙手拎著一口鍋,莫名多了一點“仙女落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