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刑天戰機,可以說是周瑞和錢老,時空交錯幾十年,共同完成的。
在這個特殊空間開會,自然少不了一點特殊的輔助,周瑞直接走向中央圓形的平台。
頂部的銀色桶狀結構,傳來了窸窣的金屬碰撞聲,下一刻銀白的冰觸向下蔓延,落在了平台表麵。
無數智能單元自行變化,最後形成了一個兩米長左右的奇特飛行器模樣。
正是“刑天戰機”的樣子。
周瑞走上圓台:“這樣大家更直觀一些。”
右手在“小灑”身上一擼,仿佛心意相通一般,小灑順勢變成了一根金屬棍,四厘米直徑有些粗,和拖把杆子一樣,但充當教鞭也勉強可以。
反正周瑞力氣大,“刑天戰機”的擬態模型也不小。
周瑞指著“刑天”尾部說道:“初步計劃,刑天戰機的動力係統,是‘兩組三態’。”
看似隻有兩個尾部發動機,實則機腹下方還有一枚居中的。
更大,也更短。
那兩側的發動機,是“亞燃/超燃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用於應對大氣內低空、高空,和低速、高速兩種狀態。
這種“雙模衝壓”技術國內已經有了,那就是全球獨步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隻是用在飛機上是第一次。
為啥?
因為飛機都是人開的,超燃衝壓發動機要在五馬赫以上,才能利用壓力灌注氧氣進入發動機充分燃燒,使得在高超音速和稀薄大氣的情況下,依然能獲得足夠的氧化劑。
五馬赫是它的起點,低了根本點不著,最好工作狀態要到10馬赫以上。
這速度哪有飛行員能抗住?你綁袋麵粉上去,回來都能給壓成餅乾。
即便能抗住,也無法做出任何機動,隻能直線飛,就和航天員一個道理,綁在凳子上硬抗,什麼也做不了,沒失去意識就不錯了。
但是無人飛行器,可以!
“亞燃模態”用於低速啟動,“超燃模態”用於極限加速,在大氣層內,衝壓發動機同等燃料的情況下,能產生四倍於火箭發動機的推力。
但進了太空又會趴窩,因為那裡沒有氧氣,這也是火箭不會采用“超燃發動機”的原因。
所以就有了“刑天”的第三動力模態,小型火箭發動機。
由於空天戰機的主要作戰場景,依舊在大氣內(畢竟敵人還在大氣層內),軌道隻是它的中轉站或者出發點,所以第三動力模塊不需要像是火箭那樣巨大。
和“榫卯”的需求類似,能夠完成軌道上機動即可,當然實際機動能力,肯定遠超“榫卯”。
指揮中心內,邱力勳看的極為認真,他就是發動機專家,叫他來肯定是要負責這個部分的。
雙模態+火箭發動機.準確的說是“三模態”麼這可真是有挑戰性啊。
哪怕亞燃/超燃/火箭發動機都是已有的技術,將三者整合到一起也是一項大工程
不過無人機的內部結構可以最大化利用,機械智能還能簡化原有控製係統.
有門!
不愧是周教主的設計,從不會拋出工業體係完不成的“臆想”,無論畢方、鯤鵬、還是刑天,都是那種乍一看過於夢幻,但卻有明確的路線可以走。
周瑞繼續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為了最大化節省燃料,提高速度,刑天戰機是可變翼飛行器。”
說完,隨著手握著小灑化作的鐵棍,點了一下擬態模型的機翼,隻見這架本就很緊湊的刑天戰機,兩翼內扣折疊,化作了更接近於“導彈”或者“火箭”的結構。
像是加粗版的東風導彈,或者有乘波體彈頭的短小火箭。
似乎是揮舞的時候沒注意,小灑棍子砸到了擬態模型,機翼上的一塊智能單元有些位移.
小灑棍子一陣湧動,竟然在末端又析出了一條觸手,趁著周瑞不注意,小心翼翼的將那塊智能單元按了回去,像是完成了一塊拚圖。
然後立馬縮了回去,繼續扮演一根平平無奇的鐵棍。
王德聚精會神的看著變形後的“刑天戰機”.這顯然是他未來會涉及的難題。
變形翼戰機對材料、工藝、設計的要求可是很高的.
不過如果是無人機的話,應該會有一些結構簡化.
再加上“機械智能”的控製和殲二零積攢的經驗。
這空天戰機,還真該是瑞哥來做,其他人真的玩不了!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周瑞還讓擬態模型還展示了一段“從地麵到太空”的飛行路線。
起飛依舊是常規地麵跑道,此時工作的是“亞燃模態”。
離地後迅速爬升加速,超過五馬赫時,啟動“超燃模態”。
同時調整姿態,收縮機翼,化作一顆“小火箭”。
然後飛出大氣層,此時外形已經不重要了,可展開機翼也可繼續保持。
“火箭動力模態”工作,進行機動調整,隨後“刑天戰機”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六邊形長筒中。
嗯?怎麼好像哪裡不太對?
王德憋了半天,忍不住舉手道:“瑞周院士,這個六邊形長筒結構是什麼?”
周瑞笑了笑:“這個啊也算有點關係,就給大家一並說說。”
“這個是變形後的南天門,也可以是未來專門承載刑天戰機的‘空天母艦’,由軌道機械平台變形而來。”
“你們暫時可以叫它.”
征集一個軌道母艦的名字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