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徐川進入自己的辦公室鑽研東西,樊鵬越一開始也沒在意,以為很快就能出來。
結果等到第二天,他在開會的時候,才突然想起來這事。
摸出手機打了電話,才發現這位小師弟已經跑回自己的彆墅去了。
書房中,徐川掛斷了電話,看著桌上的稿紙,上麵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符,繼續著手中的研究。
靈感已經抓到,他想著一鼓作氣,直接完善這套理論。
“考慮摻雜劑在空間群sg的晶格中的規則放置,這將對稱性降低到cuc143,而雙帶和四帶模型的特點是\gaa和a處的對稱強化雙ey點”
“由於混合軌道特征的非平凡多帶量子幾何,以及一個奇異的平帶。引入cu原子形成磁力阱後的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在密度泛函理論dt計算的極好一致性了在摻雜材料中可以實現費米能級的最小拓撲能帶的證據。”
“理論上來說,這已經足夠為構建拓撲量子材料基礎了。”
看著稿紙上的字眼,徐川眼中露出了一絲滿足。
三天的廢寢忘食加熬夜,他抓住了那一絲偶得的靈感,將其全麵鋪開延伸,在強關聯電子大統一框架理論的基礎上,將拓撲物態納入了進來。
而探索強關聯體係中拓撲物態的產生機製和特性,正是為實現新型量子器件理論的基礎。
儘管理論和應用還隔著很大的距離,但有了理論基礎的指引,應用前進的方向已然清晰。
就像是航行於大海上遭遇了暴風雨的船隻,在海浪與颶風間,看到了海岸邊緣那一座明亮的燈塔一般,有了明了的前進方向。
滿足的伸了個懶腰,徐川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
劈裡啪啦的骨節聲響起,他掰了掰十指,重新坐下來將桌上的稿紙整理了一下。
對拓撲物態的產生機製和特性進行研究,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強關聯電子大統一框架理論的延續。
不過這一份研究論文,他大抵是不會發出去的。
因為重要性相當高。
為量子芯片的構造材料理論基礎的論文,這種東西無論是發在哪個國家,都是國家重點保密研究的對象。
將稿紙整理好,放進抽屜中,徐川靠在椅背上盯著不遠處的書架思索了起來。
有了他這份拓撲物態的產生機製和特性的研究論文,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應該是可以加快一些腳步的。
量子芯片和量子技術的發展,是未來的趨勢,也是華國在芯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捷徑。
至於傳統的矽基芯片,老實說在這方麵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
不僅僅是因為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矽基芯片上耕耘了幾十年的時間,建立起來了一套完善的規則和先進的光刻技術,導致其他國家隻能追趕沒法超越外;更有矽基芯片差不多已經快走到儘頭的原因。
傳統的芯片一直以來材料都是以矽材料為主,但是隨著芯片工藝的不斷提升,矽基芯片正在不斷的逐漸逼近它極限。
目前as,台積電等公司已經做到了能生產三納米,甚至是兩納米的芯片了。
但對於矽基芯片來說,再往下,一納米就是它理論上的極限了。
第一個原因是矽原子的大小隻有012納米,按照矽原子的這個大小來推算,一旦芯片工藝達到一納米,基本上就放不下更多的晶體管了。
所以傳統的矽脂芯片基本上已經達到極限了,如果到了1n之後還強製加入更多的晶體管,到時芯片的性能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第二原因則是量子隧穿效應,這是限製目前矽基芯片發展的最大因素了。
所謂隧穿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微觀粒子,比如電子可以直接穿越障礙物的一種現象。
具體到芯片上麵,就是當芯片的工藝足夠小的時候,原本在電路中正常流動構成電流的電子就不會老老實實按照路線流動,而是會穿過半導體閘門,到處亂串,最終形成漏電等各種問題。
簡單的來說,就像是一個人學會了穿牆術,直接從牆這一麵穿到了另一麵。
事實上,這種現象並不是指矽基芯片達到一納米的時候才出現的效應。
在之前芯片達到20納米的時候,矽基芯片就曾經出現過這種漏電現象。
隻不過後來包括台積電等一些芯片製造廠家通過工藝上的改進之後才改善了這種問題。
後麵到了7納米到5納米之間的時候,這種現象再次出現,而as則通過發明了euv光刻機,這大幅提升了光刻能力,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但未來隨著芯片工藝越來越小,當傳統的矽基芯片達到2納米的時候量子隧穿效應導致的各種問題會逐漸暴露出來。
到了一納米的跡象,即便一些芯片廠家能夠突破這個大關,但整體的芯片性能理論上來說就不會優良,甚至會不會太穩定,有可能出現各種問題。
或許在這一過程中,科學家會想各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矽基材料本身的限製就在那裡,它的發展潛力是有限的。
而尋找一種代替性的材料,亦或者發展其他發現的計算機,是芯片和計算機行業一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