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過常規物質釋放出來的能量來代替大質量暗物質粒子裂變時釋放的能量,去影響宇宙的時空結構,進而實現超光速航行技術。
這是徐川在完成了惰性中微子與大質量暗物質粒子對撞探測實驗後產生的一個新想法。
如果說這項技術能夠做到,那麼人類文明離從行星文明蛻變成太空文明就真的不遠了。
畢竟真要等到人類能夠發展到掌控和使用暗物質,都不知道要等待猴年馬月去了。
且不說其他人是否會有足夠的耐心一步步的走下去,至少對於他自己來說,恐怕是難以接受要等待如此漫長的時間才能看到一絲希望的。
所以在相關的想法誕生後,他就一直在思索有沒有替代的方法。
但在正式開始嘗試之前,他要做的是先完整的通過數學工具將暗物質影響時空結構相關的理論完善出來,然後才能進一步去嘗試在這個技術上用常規能量代替暗物質釋放的能量。
前者本身就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後者的難度則更高。
畢竟他至今仍然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通過何種方式來影響時空結構的,這需要crhpc機構以及其他的研究機構後續進行大量的實驗,去摸索這中間存在著的奧秘。
不過徐川也並不急,踏入這種前沿未知的領域,他上輩子的科研已經無法給他帶來什麼幫助了。
在混沌和迷霧中前行,去尋找那片可能存在的新大陸,需要的是耐心和謹慎,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朝前走,而不是看到一絲亮光後就不顧一切的朝著它衝去。
辦公室中,就在徐川一點一點的分析著惰性中微子與大質量暗物質粒子對撞實驗數據,試圖從中間去找到更多有關於虛空破缺相關的線索時,一陣電話鈴聲急促的響起。
隨手從辦公桌上摸過手機,看了一眼屏幕上的來電顯示,是星海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那邊的趙光貴打過來的。
看著這個名字,徐川心念一動,拇指在屏幕上劃過,迅速接通了電話。
“徐院士,您現在方便說話嗎?”
電話中,趙光貴那努力抑製著激動興奮的聲音響起,徐川快速的回道:“當然,你說。”
幾乎是沒有什麼間隔時間,徐川話音還未落地,這位材料研究所所長激動的聲音便傳入了他的耳中。
“我們的碳基芯片研究,有進展了!!!”
聽到這句話,徐川眼神一凝,心跳都情不自禁的漏了兩拍。
他快速的開口道:“有成品了?”
張光貴用力的點著頭,激動道:“嗯,最新的產品,我們聯合華威海思和中中芯國際做出來了含有五千萬顆碳基晶體管的,具備完整計算功能的芯片!”
聽到這話,徐川有些訝異的問道:“具備完整計算功能的碳基芯片,這麼快?”
受益在月麵礦物‘瑤池晶’上麵的獨特碳納米管排列現象的啟發,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星海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這邊成立了s級碳基芯片項目。
在他的帶領下,材料研究所這邊順利的研發出來了能夠在每平方毫米的麵積集成數量百萬顆以上碳納米管的碳基襯底。
但光是能夠碳基襯底上集成高密度的碳納米管對於碳基芯片的研發來說遠遠的不夠。
利用成品的襯底去對其進行晶體管集成化,形成可以進行邏輯運算的碳基晶體管才是核心目標。
因此,材料研究所這邊聯合了華威的海思、中芯國際、北大的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的等芯片領域的企業和高校,共同推進這一項目。
國內在頂尖的低納米矽基芯片上雖然有所不足,但是次級芯片上的研發製備上是有著完整體係的。
海思在芯片設計領域的設計能力,中芯國際的完整工藝製造能力,北大碳基電子研究中心的碳芯研究,再加上星海研究院的碳基襯底和高密度碳納米管排列技術。
一套近乎完整的碳基芯片研發、設計、製備、生產流程就這樣拚湊出來了。
而在年初的時候,他們順利的製備出來了集成了數百萬枚‘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和‘jfet結型場效應管’的半成品碳基芯片。
不過這距離完整的碳基芯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徐川本來以為這可能還需要至少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做到,沒想到這才僅僅半年過去,他們就將完整的碳基芯片給弄出來了。
這個效率,的確有些驚人啊。
電話對麵,趙光貴笑著開口說道:“主要是華威海思和中芯國際那邊的人給力,這半年多以來,對麵的研發人員全都泡在這個項目上了,幾乎二十四小時不離開實驗大樓。”
聽到這個回答,徐川也笑了笑。
華威海思和中芯國際那邊的人給力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芯片領域,國內的高科技企業一直都處於被打壓的地位。
苦於米國佬的政策,最近幾年國外的半導體廠商越來越肆意妄為的控製高端和尖端產品與技術,已經開始完全不講規矩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