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出現過不止一位影響天下的女人。
有直接將皇帝拉下馬,順便還改了國號的武則天。
更多的是以皇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其中最有魄力的是呂後。
但其實還有一位女性,她同樣擁有過人的政治才乾,卻甘心將自己居於丈夫和兒子的助手地位。
從這方麵來看,武呂二人都不如她。
但因為她所處的時代以宋朝為正統,她就成了蠻夷,沒有被記錄進華夏曆史。
她就是遼國太後蕭燕燕,民間一貫稱呼她為蕭太後。
“北宋時期,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內部的奸臣,而是外部的遼國。”
“北方的遼國是契丹族,逐漸壯大後一直對宋朝虎視眈眈,妄圖吞並。”
“而遼國的強大和一個女人關係密切,她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蕭太後。”
“蕭太後手腕強悍,富有戰略頭腦,對遼國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鑒於蕭太後的政治才華,有人把她比作遼國的武則天。”
“她的領兵能力,以及她上台後奠定的與北宋間的長期和平,都讓她身上充滿了傳奇閃光點。”
“在她攝政期間,遼國進入到最為鼎盛的時期。”
“蕭太後,原名蕭綽,小名燕燕,契丹族。”
“她出生於名門望族,父親是重臣蕭思溫,母親是遼太宗的長女。”
“蕭燕燕從小喜愛武功,對軍事和國家大事有著濃厚的興趣。”
“由於她做事認真仔細,深得父親的喜愛。”
“有一次,蕭燕燕的幾個姐妹一起乾家務活,幾個姐妹草草地就收場了。”
“惟獨她還在繼續仔細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齊齊,父親稱讚她必成大器。”
“15歲時,蕭燕燕被封為貴妃,此時的她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後來遼國統領耶律賢娶她為妻,耶律賢就是遼景宗。”
“公元969年,蕭燕燕被立為皇後。”
“由於耶律賢身體差,大部分時間都是蕭燕燕在處理遼國的國事。”
“時間一久,遼國的大小事務包括軍權都掌握在蕭燕燕的手中,由此她也磨練出了不錯的治國能力。”
“23歲時,蕭燕燕已經具備治國理政的能力,與耶律賢的位置持平。”
“公元972年,由於蕭燕燕的功勞。”
“她的父親蕭思溫被遼景宗追封為楚王,追封蕭燕燕的祖父為韓王。”
“蕭燕燕29歲時,耶律賢在出獵途中病死。”
“死前耶律賢立下遺囑,讓耶律隆緒繼位,軍國大事一切聽蕭皇後的命令。”
“公元982年,12歲的皇子耶律隆緒繼位,蕭燕燕成為皇太後。”
“蕭太後奉遺詔攝政,幫助小皇子處理國事,進行軍事和外交上的重大決策。”
“此時的蕭太後已經在繁雜險惡的權力鬥爭中磨練出了一定的應對本領,但她依然處於被動和劣勢。”
“令人擔憂的是,此時小皇子年齡尚小,根本不懂得政治權謀。”
“這樣的年紀加上對政治的無知,他並不清楚自己將麵臨著什麼樣的危險。”
“麵對眾多親王們的擁兵自重和咄咄逼人,他顯得很弱小和無奈。”
“而更可怕的是,種種跡象表明,一些親王已經開始在背地裡行動,想要控製年幼的皇帝,進而控製皇權。”
“關鍵時刻,蕭太後站了出來。”
“雖然她沒有強大的母族作為後盾,但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膽識對親王進行各個擊破。”
“她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國疑,宗室親王二百餘人擁兵自重勢力雄厚,局勢易變,隨後就想辦法先穩住這些親王。”
“不久,她又用收買人心的方法把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大臣歸順與她。”
“最終降服了眾多桀驁不馴,且有著狼子野心的親王們。”
孝莊太後:曆史上的後妃數不勝數,然而隻有蕭太後享有一個幸福完整的人生。
在遼國的蕭家,無論男女。
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承擔起家族的榮耀使命。
來自燕國的蕭氏一族,無論在遼國還是在燕國,都是不平凡的一族。
當蕭太後的母親,這位大遼國的公主,遼國第二位皇帝的長公主一連生下三個女兒時。
蕭太後的父親,蕭思溫並沒有因此懊惱。
因為在契丹人的思想中,男女都一樣,沒有什麼區彆。
蕭思溫對這三個女兒,疼愛有嘉,對三個女兒進行精心的培養。
當時,蕭太後和她的姐姐們在幼年時期就開始學習後妃的必要技能。
她們不僅學習文化,還學習如何管理後宮,學習如何參政。
除了這些還有習武、帶兵打仗等。
所以,在這樣強大的教育下,蕭家的女子注定會不平凡。
除了後天的教育,先天的個性也是個人成才重要因素。
所以,蕭太後的父親在生活中也不斷觀察女兒們,誰是那個最可能成大器的。
最終,父親的目光落在了他的小女兒蕭太後身上。
雖然是一母所生,但是這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卻有各自的性格特點。
蕭太後聰慧好學,性格沉穩。
父親的一次能力考查,讓年幼的蕭太後從姐姐中間脫穎而出。
有一天蕭思溫要求女兒們把自己房間打掃乾淨,叮囑乾完活才能出去玩。
大姐和二姐見父親不在家,就偷懶隨便把房間收拾一下就跑出去玩了。
隻有蕭太後按照父親的要求,一絲不苟地將自己的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
也正因為這件看似波瀾不驚的小事,讓父親看到了她的沉穩和自律,不到達目的決不輕言放棄的美德。
在這之後,父親蕭思溫對小女兒蕭太後的培養格外上心。
一般情況下,能成大事者,都有著驚人的自律能力。
從蕭太後後來的表現來看,父親的判斷是準確的。
在蕭太後以後人生中,無論遇上什麼事,她的表現正如父親所料。
沉穩而執著,不達目的不言棄。
相比兩位姐姐而言,簡直是太出眾了。
在蕭太後17歲的那一年,遼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遼穆宗打獵時遇刺身亡,在這爭奪皇位的千均一刻,駙馬爺蕭思溫果斷出擊。
蕭思溫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看中並一直交好的皇子耶律賢,為耶律賢成功搶奪到皇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作為對蕭思溫最好的回報,耶律賢迎娶了蕭思溫最喜歡的小女兒蕭太後為妻。
蕭太後入宮不久即封為皇貴妃,兩個月後便封為皇後。
蕭太後剛登上皇後之位一年,父親蕭思溫就被仇家殺害,蕭太後頓時失去了父親這個最大的人生靠山。
蕭太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朝堂的管理中去,過人的智慧和銳利的眼光,讓她看到遼景宗管轄下的遼國的一些弊病。
於是她實行一係列大膽的政治改革,重用漢族官員,學習漢族文化,提倡農業發展。
一係列的改革措施,讓朝臣看到這位廟堂之上的女子的不同凡響。
蕭太後的治國能力獲得了遼景宗的讚賞和依賴,也獲得了滿朝官員的信服。
沒有了父親依靠的蕭太後,以自己的智慧以及在政治上非凡的治理能力,迫使自己迅速活成了蕭氏家族的一座山。
“蕭太後最後做的一件事,足以改變她整個人生命運,就是結盟韓德讓。”
“韓德讓是漢族的一員大將,蕭太後和他年輕時是青梅竹馬的一對。”
“後來由於政治因素,二人分開後,蕭太後很無奈地嫁給了耶律賢。”
“耶律賢死後,阻礙掃除,二人舊情複燃,重歸於好。”
“麵對往日的情人,現在的猛將。”
“蕭太後以重歸於好的由頭讓韓德讓聽從於她,為她鞍前馬後,萬死不辭。”
“由於愛情的力量和愛人的溫暖,韓德讓對蕭太後是言聽計從,傾力支持。”
“有了韓德讓的支持,以及耶律休哥等心腹大將的輔佐。”
“蕭太後信心大增,她派自己信得過的將領守護邊疆。”
“然後用巧妙的手段削弱宗親王室的兵權,把這些不安分子的力量分散,這些親王們一個個淪為她手中的人質和棋子。”
“處理完親王們的擁兵自重的問題後,遼國變得穩定且強大。”
“沒有戰爭的這段時期,蕭太後選賢任能,整頓吏治,減輕賦稅。”
“積極推進契丹社會封建化的長遠戰略,對遼國的政治製度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要求遼國民眾大力學習漢族文化,使得遼國的國力與日俱增。”
“當時,北宋的皇帝是宋太宗。”
“在耶律賢剛死時,宋太宗誤以為孤兒寡母必然不能掌控大局。”
“於是就趁著這個機會兵分三路攻打遼國,西路軍由潘仁美任主帥,楊繼業為副帥,負責擾亂遼軍後方。”
“中路軍由田重進率領,為主攻部隊,東路軍由曹彬為主帥。”
“戰略布置好後,宋太宗以為勝券在握了,卻不知道蕭太後早就為宋軍布置好了口袋陣。”
“戰爭開始後,蕭太後在韓德讓的協助下,用兵如神,指揮得當。”
“一步步把宋軍引入到了設計好的陷阱裡,結果宋軍大敗。”
“這次戰役,楊家將的主心骨楊繼業被活捉,最後絕食而死。”
“遼國那裡,此戰後,蕭太後與韓德讓的關係更加親密了。”
“她甚至當眾與韓德讓同坐吃飯,要知道能與太後平起平坐,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