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內外的強大壓力,忽必烈曾多次動過放棄四川,集中精力對付阿裡不哥的念頭,卻遲遲未下定決心,這主要因為內部意見對立。其核心智囊金蓮川幕府的謀士們認為,當務之急是削平蒙古內部的勢力,其是南下滅掉臨安政權。四川雖然重要,卻隻是次要戰略目標。解決阿裡不哥,拿下臨安之後,巴蜀之地便是囊中之物。
反對放棄四川的主要有兩種聲音。第一種是以廉希憲為首的諸臣,他們認為巴蜀地域廣闊,物資豐富,秦得蜀以滅六國,不可輕易言棄。第二種則是蒙軍內部的利益集團。汪氏蒙古漢軍占據和經營川北多年,早已將其視為領地,自然不肯放棄。基於同樣的理由,楊大淵、張大悅、蒲元圭等新附軍將領,也反對撤出四川。楊大淵在呈報忽必烈時稱,”欲取臨安必先取吳,欲取吳地則必平蜀“,力陳四川的重要性。
隻是潼川府路戰役的慘敗,讓忽必烈棄蜀的念頭愈加強烈。他將紐璘和劉整召到開平府,主要便是想聽掌握四川戰況和霹靂軍的第一手情況。在忽必烈看來,潼川府路丟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霹靂軍。這支異軍突起的勢力,不僅決定著四川戰局的走向,甚至可能對滅宋戰爭造成重大影響,令他不得不提前打算。他有一種隱隱的直覺,將來要統治漢地,臨安的趙氏政權並非其最大對手,反而是初露鋒芒的霹靂軍。
紐璘將霹靂軍的戰力誇大不少,這一方麵是他屢遭慘敗,著實有了心理陰影,另一方麵也是不突出霹靂軍的強大,莫非是自己無能?他認為霹靂軍火器毀天滅地,加之蜀地既多山又河流密布,極不利蒙古騎兵而利於水軍和輕步兵。“蜀人凶悍,其地濕熱,取之得不償失”,紐璘力勸忽必烈撤軍。
劉整向忽必烈的彙報則客觀得多,他認為霹靂軍是小而強。其政治清明,實行官兵民一體,首領歐陽軒也是一代明主。工農商各業蒸蒸日上,氣象日新。實行均田製,耕者有其田,境內無乞丐和流民。軍隊紀律嚴明、訓練頗有強度,將領也身體力行,士卒則悍不畏死,加之有十分犀利的火器,戰鬥力比其他宋軍的戰力強了不止一點半點,日後必將成為蒙軍的強勁對手。
但劉整又認為,即便霹靂軍據有整個巴蜀,但要北上爭霸也是極難。一方麵是霹靂軍隻是偏居一隅,土地、人口資源都有限,體量與蒙古和南宋都不是一個量級。蒙軍隻要將其困在巴蜀,待解決阿裡不哥和臨安之下,騰出手再解決也不遲。另一方麵是霹靂軍士兵雖然有不少來自苦寒山地的夷蕃戰士,但大部分仍是身處溫暖之地的山地戰士,到了北方平坦而寒冷之地,其戰鬥力必然大幅下降。北方平坦的地形也利於騎兵行動,不必擔心霹靂軍北上威脅北方漢地。
對於四川的棄守問題,劉整並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向忽必烈提出了編練水軍的建議。他認為,宋軍所長除了堅城利堡,不過水軍而已。要一統天下,須得要有強大的水軍。有了強大的水軍,蒙軍便可以輕鬆戰勝包括霹靂軍在內的南宋官軍,才可能擊破荊湖防線或從蜀地沿江而下直取臨安。
劉整原本是金國人,後被宋軍名將孟珙收入帳下。孟珙病亡後,又跟隨餘玠。多年的從軍征戰生涯,使得其不管對蒙軍還是宋軍極為了解。其對戰局和霹靂軍分析也條理清晰,邏輯縝密,有理有據,頗得忽必烈之心。劉整的建議讓忽必烈心中一動,隻是仍未能下定決心。至於棄守四川問題,他決定靜待戰局的發展,伺機而定。
不覺之中,四川戰局的發展便成了影響宋蒙雙方戰略調整的重要因素,而當下的焦點便集中到了青居城攻防戰上。此次戰事兩方的指揮官劉雄飛和欽察,恰恰也是宋蒙兩方在四川的最高軍事長官。青居之戰,也成了事關兩人榮譽的大戰。兩人都心性高傲,幾日的試探下來,都覺得對方不過如此,都對獲得大勝誌在必得。
戰爭除了實力對比,也要看將領的謀略。宋軍的營壘紮在抵近城池的山下,距河岸有五裡之遙。民夫需要將運輸船運在河邊的輜重物資再轉運到營壘之中。在常理來說,營壘之中和河中戰船都有火炮,又有兵卒護送,短短五裡長後勤線安全並不是問題。正是基於這個判斷,劉雄飛對張玨提出挖溝築壕保護運輸線的建議嗤之以鼻。在他看來,敵人即便來襲,派人驅趕便是了,何必大費周章。
欽察眼光十分毒辣。經過一段時間騎兵的試探,他發現火炮戰船的射程有二裡多,而營壘的火炮射程隻有一裡多,兩者之間還存在一裡多地的火力空白。至於如何判斷火炮的射界,倒也十分簡單,那些地上的彈坑和被炸死的馬匹便是標記。雖然宋軍在運輸糧草的過程中,皆派了大量士兵保護民夫。但在欽察看來,那些失去營壘保護的步兵如果沒有結陣,在蒙古騎兵而前便如待宰的羔羊一般。
當下他便命趙匣剌領了一千騎兵繞過營壘,進入了火力空白地帶。前段時日,十人的蒙古騎兵小隊騷擾便讓輜重車隊痛苦不堪。千人騎兵一來,便攔腰將宋軍通往營壘的後勤線攔腰切斷。這些蒙古騎兵雖然都是輕裝,但野戰能力也絕非步兵可以對抗的,這使得宋軍便不得不停止了輜重運輸。
在戰船上的張玨急眼了,急忙修書一封,趁夜派人送給劉雄飛。在信中,張玨建議劉雄飛收縮兵力,將攻城器械和火炮皆撤回營壘之中防守。做好防禦之後,大軍儘出保護民夫挖溝築壕,將那五裡長的後勤線保護起來。按照張玨的估計,三日便可形成初步防禦。繼續挖掘幾日,便可形成三溝三牆的防禦體係,屆時蒙古騎兵隻能望後勤線而興歎。
張玨的建議又被劉雄飛否決了。他派了三千甲胄齊備的士兵——這也是麾下所有的甲胄,手持長矛前去驅趕蒙古騎兵,試圖將他們驅趕到火炮射程之內。長矛是對付戰馬的利器,而甲胄可以防住大部分弓箭。如果正麵作戰,那一千蒙古騎兵即便能衝散三千長矛兵,自己也會傷亡慘重。
隻不過蒙古騎兵那裡肯正麵交戰,趙匣剌一邊估摸著火炮射程,一邊率軍用帕提亞戰術,不斷用弓箭向宋軍射擊。即便有甲胄保護,但一輪箭雨下來,宋軍總有數十人受傷倒下。反觀蒙古騎兵則無一損失,仍然在不斷遊走放箭。
十幾輪箭雨之後,宋軍士兵已是累得氣喘籲籲。雖然將蒙軍驅離了後勤運輸線,但已方卻是三百餘人身受箭傷。雖說這種損失並不算大,卻讓士氣低迷。劉雄飛眼見如此,隻得鳴金收兵。
喜歡南宋之霹靂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宋之霹靂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