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公門裡的斬妖日常!
《十元異誌》是一個叫“李友臣”的人寫的,此人並不屬於什麼名留青史的大人物,甚至在學問圈子裡都沒有這號人物。
真正聽說過這個李友臣的人,其實是平時不做學問,喜歡看一些神鬼話本的人。
因為李友臣是一名頗有名氣的話本編撰者。他筆下的話本有超過二十本,並且他是一個兩百多年前的人了。
汪仕貴喜歡看話本,所以對這個李友臣很熟悉,他說他看的第一本話本就是李友臣的手筆。
所以,由此可見,李友臣的強項不是寫什麼遊記或者紀實,而是憑空編故事。
《十元異誌》從開篇的那一些言語裡就看得出來,其基於的東西就不是現實裡的史料,而是傳說,具體說是神鬼傳說。
十元海,就在北邊,是一個內陸的鹹水湖,很大,方圓上百裡的那種,一般小船進去還不敢深入,一陣風卷起的浪能把船給撞稀碎。
而關於十元海的傳說就太多了。
神仙打架移山成海隻是其中之一。但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種。
而讓傳說廣為流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十元海中有不少島嶼,島上分布仙門。而在十元海周邊也有不少仙門分布。據說海中和周邊擠著足足二十多個仙門。
仙門多,大家就好奇為何紮堆這裡。而仙門又不可能給普通人解釋,於是各種各樣的傳說就來了。
而《十元異誌》就像是一本歸納提煉關於十方海周圍出現的傳說的書,並且加入了一些杜撰的橋段把這些傳說串在一起,看起來更加真實,也能有一個像是“曆史”的虛構的脈絡。
“架空曆史的神鬼怪誌。”楊謙把這本書快速的翻了一遍之後得出來結論。
其中關於案子的一部分其實很少,攏共算起來也就不到五百字。
但清楚明白的把吳清賣給姚方的那種五喪獸雕清楚的描述了出來。
不單單描述的樣子一模一樣,並且還將這五喪獸雕的神奇也提了一些,並且不知是不是故意,最後留了一個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間。
比如說,書裡提到,五喪獸雕可不是什麼喪器。而是一種名為“納五元氣器”的神奇手段,或者說邪門手段。是十方海裡天地地基失去之後,彙聚成海的時候流來陰霾之氣,自然形成的邪門修行手段的一種。
當然,還說了五喪獸雕的煉製難度很高,世間已經失傳了等等。
可什麼叫“納五氣”?
是說的五首獸雕正向所代表的吉祥之氣?
吸納這些吉祥之氣又為何會被稱為邪門之法?
書裡的解釋就是自修則為正,而盜搶他人所有則為邪。可天地分陰陽,修行正邪皆存,皆可。
意思就是說你自己修行吸納吉祥之氣沒問題,是正派正統的修行路子。但自己不下苦功而想著從彆人身上偷盜也是可以的,雖然為邪路,但修行論結果,正邪皆可行得通。
“楊爺,您說會不會就是曹三等人中的某一個就是因為信了這書裡的東西所以才見財起意下了狠手滅了姚方滿門?”
當天晚上,汪仕貴等人都沒有下差,而是等著楊謙把書看完,幾人就在捕房的飯堂裡麵簡單的對付了一頓,又接著開始研究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