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術上來之後楊謙就開始準備試著煉兩爐丹看看。一來試試手藝,二來也好針對性的調整丹方的搭配。
丹爐是楊謙從朱紅嬋的儲物袋裡繳獲來的,並不是他之前自己煉的那隻。
如今這丹爐兩尺半高,葫蘆形爐身,上下各有一對爐耳,通體呈現暗紅色,上麵鑲嵌金色的法陣紋路。
好看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隻法寶級彆的丹爐。
楊謙已經在煉化這隻丹爐的過程中熟悉了這隻丹爐的諸多特殊增益項。基本可以總結成一句話:不花裡胡哨,就是控溫控到極致。
有如此法寶在手,楊謙的信心自然更強了,上品補氣丹隻是最低限度,他要衝的是寶丹級彆的補氣丹。
把自己按照丹方又進行了改良後的藥材進行淬煉,完成之後才依次序放入丹爐當中。
然後就是祭出丹火在丹爐內外開始不停的變化溫度,並且同時用神念控製爐內藥材的煉化和藥性的組合。
其中的丹訣、手法、時機和火候就是一個丹師的水平體現。而能不能用丹火達到煉製的溫度以及化開藥力,體現的就是丹師的修為。
兩者缺一不可。
這一爐丹楊謙一共煉了差不多一整天,最後開爐的時候,爐氣上衝,一共有三枚丹丸從裡麵衝出來,懸停在爐口半尺的地方。
楊謙一撈,三枚指頭大小的丹藥就到了他的掌心。
也不怕燙,笑眯眯的仔細端詳。
先不說這丹藥的品質如何,就單單這出丹量楊謙能不能甩彆的所有煉丹師三條街?
況且這三枚補氣丹的品質可不低。看丹藥表麵的丹紋就能分辨出,這三枚補氣丹全是上品丹藥,並且是上品中快要接近極限的那種。換言之這三枚丹藥隻差一點就能買入寶丹的品階了。
扔了一顆到自己嘴裡,丹藥入口即化,化開後的藥力瞬間席卷全身,將剛才楊謙煉丹用掉的玄氣全部都給補了回來,還有不少剩餘被納入武魂丹當中。
補充的速度、總量,都讓楊謙比較滿意,這已經基本上達到了他最開始的預期了。
但能不能再進一步呢?
楊謙覺得可以。
因為在剛才這一爐丹的結果雖然很好,但煉製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瑕疵。
這些瑕疵楊謙在煉製的時候沒辦法立即糾正,也不敢中斷煉製進程。但事後卻可以進行調整,並且在之後是可以提前準備並且避免的。
於是在仔細琢磨並且改進了自己的煉製手法之後,楊謙接著就進行了第二爐丹的煉製。
這一次開爐的時間更短,出丹的數量同樣保持著三枚,但丹藥的品質依舊沒有邁入寶丹的行列,但卻藥效還是有不少增加。
皺眉琢磨片刻,楊謙得出的結論就是他所選的藥材並不足以用來煉製寶丹,需要更改一部分藥材的種類。
於是這一折騰又是數日。最後當楊謙煉的第六爐丹藥開爐的時候,終於同樣是三枚補氣丹落在了他的掌心,滾燙但已經成功邁入了寶丹的門檻。
一顆寶丹下肚,澎湃的靈氣讓楊謙頭一次體會到“瞬間吃撐”是種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