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見到塔什海激動的樣子,自己也是喜出望外,那種感覺,跟在沙漠裡麵行走發現水源一樣…
“羊群不會獨自行動,漢人也一樣。他們喜歡聚居,發現了一個,就會找到他們的族群。感謝長生天的眷顧…”
“塔什海,你馬上派人沿著保安向四周搜索,重點關注漢人的城池,發現漢人蹤跡,即刻來報…”
塔什海躬身道:
“是!大汗!”
阿敏此時看著激動的林丹汗和一眾蒙古頭人,出言阻止道:
“大汗,諸位,稍安勿躁。我們的人城外發現了很多剛種下沒多久的樹苗,但是卻沒有見到種植糧食的痕跡,也沒有遇到明人的軍隊防守城池,大家就不覺得奇怪嗎?”
正準備動身離開的眾人聞言紛紛停下身形,其中一個蒙古頭人對漢人的作習有所了解,對著阿敏說道:
“阿敏,你是不是有些過敏感了。明人的糧食每年隻能種植一次,他們在春天種植,秋天收獲,而樹木種下去,卻可以一直存活,能見到生長的樹木,並不奇怪…”
“現在才剛剛開春,明人稱之為的春耕應該還沒有開始吧…再說了,我們這一路走來,土地乾裂,溝壑縱橫,估計連樹都活不了,怎麼種植物?也隻有那些生命力頑強的野草才能生長吧…”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他們對漢人的生活習性既不了解,也不感興趣,但草原放牧的經驗告訴他們,現在這陝西地界,狗都嫌棄,更彆說人了…
塔什海抓住機會向林丹汗進言道:
“大汗,這裡的河流大多乾涸,沒有了水源,漢人放棄在這些土地上種糧食也是正常的…”
“不過阿敏的話給了我啟示,春天萬物複蘇,漢人的春耕時節,也是我們草原人最繁忙的時候。驚蟄之後綿羊需要割毛產羔,牛馬也需要繁育…”
“我們需要儘快在明國境內收集到足夠的物資然後返回草原,否則,錯過了這個季節,等到秋天,我們將會很難過…”
眾口鑠金,此時阿敏也感覺眾人說的很對,於是便停止了反駁,也許真的是他自己想多了。
林丹汗聽完塔什海的話,心裡默默地算了算日子,然後一陣的p,就算現在往回跑,時間上也趕不及了…
念及於此,林丹汗皺起眉頭道:
“塔什海,你為什麼不早點提醒我?就算我們現在返回草原,時間上也趕不及了…”
“現在隻能希望在漢人的地界上多掠奪一些物資,若是多羅特再能給我們帶回來好消息,那麼,這個冬天我們將能安然度過。”
“諸位,你們在打草穀時,務必要多派出我們的勇士觀察明軍的動向,我們現在,經不起損失了…”
說著,林丹汗煩躁的擺擺手,示意大家離開。眾人見狀齊聲應道:
“是!大汗!”
隨即,一眾將領紛紛離開,各自帶隊出城,四處搜尋漢人的蹤跡去了…
…
西寧衛,王承恩…
由於《明史》乃野豬皮所著,其中關於西寧衛王承恩的記載幾乎沒有,隻在《明史,曹文詔傳》中留下了隻言片語。
蟲子在《綏寇紀略》,《明熹宗實錄》和《青海曆史人物傳》中找到了這位英雄將軍。
王承恩,將門世家。祖上王友是跟隨明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功臣,參加過永樂朝征交趾之戰,受封清遠侯。後因激怒明成祖,被革除爵位。
明仁宗時,封王友一子世襲西寧衛指揮僉事,至此,王家就世代在西北地區為大明朝戍邊,成為當地有名的將門世家。
萬曆三十八年,王承恩十八歲,承襲西寧衛指揮僉事,開始征戰沙場。從萬曆朝到崇禎朝,王承恩曆經大小戰役數十次,打過蒙古,戰過後金,剿過農民軍…
天啟死前,因功升臨洮總兵兼西寧衛指揮使。
崇禎年乙巳之變,王承恩率1500精兵,由西寧趕赴京師勤王,在缺衣少食,還欠餉的情況下,王承恩的部隊一個不少的抵達了北京,收到崇禎帝的表彰。
緊接著,王承恩參加了孫承宗組織的反攻後金戰事,戰績卓著,因功加太子太保,左都督。
崇禎四年,王承恩升延綏總兵,在對抗蒙古入侵和圍剿農民軍戰役中屢立功勳,成為西北地區的定海神針…
這裡有一個現象,讓蟲子感覺這個王承恩相當的厲害,曹文詔入陝西,死!曹變蛟入陝西,死!孫傳庭入陝西,死!尤世威入陝西,死!唯獨總兵王承恩打的最狠,活的最久,其戰略智慧可見一斑…
崇禎八年,以“親未葬,乞歸故裡”,從此遠離軍界和戰場。
崇禎十五年,京師戰局危如累卵,崇禎終於想起西寧還有這麼一個寶,便派人詔他回京禦敵。此時王承恩因為長期離職,已無軍隊在手。
但他接到詔書,卻毫不猶豫的帶著十幾名武裝家丁和親隨,跟隨使者趕往北京增援,這跟孤身前往已經沒有什麼區彆了…
但因為道路遙遠,等到王承恩趕到京師,已經是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早入了北京城,崇禎帝屍體都也已經掛在煤山歪脖子樹上…涼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