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請看開篇!法家文華凝聚先天獬豸,這種情形本聖可從未聽說。”
“應當是取自他家大師兄的來曆。”另一名半聖說道,“竹林大師兄,本事先天文華青蓮,遁入李青蓮夢中,致李青蓮夢筆生花。”
“他拿來演化成先天獬豸,說得通。”
宋慈點點頭:“不錯,這個沒問題。可是再往前推一點,這先天文華最開始來自於哪呢?”
眾聖的眼神都微微一凝。
商君!
“這小子誰不好說,偏偏特地點出是商君罹難後一縷法家文華不散,遊蕩天地,最後凝聚散落的法家文華,化作先天獬豸!”
“本聖以為,這才是陳洛那小子寫這本書的重點所在!”
聖堂再次安靜下來,片刻後,範希文眨了眨眼睛,說道:“都寫了四回,破了五案,還沒點出重點來。”
“這麼說……”
“我等被那小子斷章了?”
眾聖看向範希文。
混蛋啊,雖然都看出來,但是彆說出口啊。
堂堂半聖不要麵子的嗎?
哼,趁那小子沒萬裡通天,找個機會打一下屁股才好!
……
安國公府。
正在吃早膳的陳洛微微皺眉,總感覺有什麼人在算計自己。
“切,不就是斷章之後的哀怨嗎?”陳洛心中吐槽道,“隻要不是半聖,我都承受得住。”
吃過早膳,陳洛又重新回到書房,坐在了書桌前。
書桌的一側,放著一遝文稿,這是之前寫完的《三俠五義》的部分。
陳洛鋪開紙張,接著往下寫。
之前寫到包拯執掌寧遠縣,連破奇案,卻因行刑時不慎,讓凶手死亡,導致革職。
而這,正是包拯生涯的轉折點。
經曆了幾年的修身養性,朝廷偏倚處立下都察院,翻查過往案件,發現那凶手之死情有可原,於是讓包拯官複原職,又因為之前斷案有功,升為一府的開封府府令。
正是赴任途中,包拯收下了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名護衛,又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胸有韜略的公孫策。兩人一見如故,公孫策決定追隨包拯。
一上任,包拯就在公孫策的幫助下破獲了屍蠱案,名聲大震。
寫到這裡,陳洛嘴角浮現一絲笑容。
前戲終於結束了。
從現在開始,真正的包青天要登場了。
當然,一點必不可少的修改還是需要的。
陳洛頓了頓,在原著中,最大的反派乃是當朝龐太師,不過按陳洛的意思,自然筆鋒一轉,是某個祖上出過超凡絕倫的先人,但是先人為人族而隕落,不孝子孫走錯了先人聖道的某個聖族。
對,是龐家!
和什麼方家沒有一點關係喲。
陳洛繼續落筆,這龐家家主獨子龐昱,乃是陳州的州官。陳州靠近西域,受偽佛惡毒法術詛咒,先是洪災,然後大旱。
朝廷先後派了幾波人前去賑災,但是災情非但沒有減緩,反而愈發嚴重。陳州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般,吞噬著朝廷的財富與大小官員。
直到第十三次賑災,已經沒有朝廷官員願意摻和進這渾水之中,一個個明哲保身。
此時有流民來到包拯治下,包拯得知了陳州的情形,同時也知曉了百官的回避態度,毅然上書,願意接下這個賑災的燙山芋。
公孫策勸包拯:“聖族治下,是非之地,何苦來哉。”
包拯擲地有聲:“官者,父母也。焉有見到子女受難而無動於衷之父母!”
是日,抬棺上奏!
當朝皇帝收到包拯的請願,大受感動,拜包拯為龍圖閣學士,掛二品銜,前往陳州賑災。
在原著中,公孫策向包拯謀劃,讓包拯麵聖時請下三道禦劄,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皇帝也滿足了包拯的請求,當麵賜給了包拯三道禦劄。
但是包拯萬萬沒想到,公孫策在看到這三道禦劄後,當場一把火就燒了,取禦劄的諧音,鍛造了龍、虎、狗三道鍘刀,稱為禦鍘!
這便是青天三鍘的來曆。
不過陳洛要寫青天三鍘,自然不能按照這個套路來。畢竟在現實中,皇權隻是世俗權利,擁有大義名分,但並非對世家聖族掌握生殺予奪的大權。
那要怎麼辦呢?
不急,還記得陳落在書前麵埋下的伏筆嗎?
包拯雖然有絕頂天賦,但是每次誦讀經典產生的浩然正氣都被額頭的彎月胎記吸收。
就是用在這裡了。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正氣!
包拯雖然急切救民,但並不是一個莽撞之人,與公孫策交談後,又與流民交流後,自然明白陳州之災難賑的根本所在——龐昱!
這龐昱,將賑災視作大發其財的好機會,上下其手,將陳州上上下下都布滿了自己的親信。原本一百斤的賑災糧食,層層下發到災民手中,就變成了一斤糧食三斤米糠,其中還有砂石泥土充數!
同時又趁機大肆低價購買災民手中的良田、子女,充實自家的家庫。
災民苦不堪言,龐家及其龐家黨羽卻一派歌舞升平。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過如此!
但是龐家乃是聖人家族,律法無法管治,朝廷也隻能申斥。曾有人將此事報於龐家,龐家家主也隻是不痛不癢地寫了一封信給龐昱,讓他收斂一些,就再無後文。
不解決這個問題,陳州賑災隻會重複之前的失敗,最後無疾而終。
於是,那一夜,包拯焚香,上啟天道,願舍棄此生文華,換天道刑器,保百姓安寧。
作惡者,人不收,自有天收!
作孽者,法不罰,自有天罰!
“包拯抬望夜空,此時乃是十五之夜,天空圓月如盤。”
“忽然間,狂風皺起,吹亂全城,唯有祭壇之燭,在狂風中搖曳,卻明亮不熄。”
“遮天的烏雲不知從何而來,遮蔽了漫天星辰,也遮蔽了那輪圓月。”
“當此時,包拯渾身文華大放,額頭月牙胎記閃爍,隨即,包拯頭頂,浮現了獬豸虛影。”
“那獬豸衝著蒼天嘶吼,浩瀚的浩然正氣如同瀑布一般直衝天空。”
“那是包拯苦讀數十年積攢的浩然正氣,是他明知不可為,而堅持為之的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在開封府上空鋪展,蔓延,轉眼間籠罩了全城。”
“全城百姓抬頭,隻見天空之上,青色的浩然正氣取代了天幕,散發著凜然威嚴。”
“而此時,就在這青天之上,一道彎月浮現,閃耀著鋒利的光芒!那青色的浩然正氣儘數被這月牙吸收。”
“當最後一絲浩然正氣也投入到‘彎月’之中,彎月向天一劃,頓時劃破了天空的烏雲,那皎潔明月重現天空,而此時的滿天繁星卻組成了一道璀璨星河,燦爛無比。”
“那彎月劃開天幕之後,化成一道流星,落入開封府後衙!”
“後衙內,包拯望著麵前三柄閃爍寒光,透著天道威壓與浩然正氣的鍘刀,露出了笑容。”
“我包拯,以一身文華,換來這三柄天道鍘刀,值了!”
“說罷,包拯轉身:展護衛,星夜啟程,前往陳州!”
……
陳洛停下筆,青天三鍘,出來了!
不過故事裡包拯有了青天三鍘,現實中他陳洛呢?
就在此時,那桌上的文稿突然無風而起,飄浮了起來。
“來了!來了!”陳洛麵上大喜。
果然,隻見文稿之上有一輪月牙虛影升起,那月牙之後,陳洛依稀看到了一個人影。
那人影穿著古時衣著,此時對著陳洛躬身一拜,一道聲音在陳洛耳中響起。
“鞅,謝過小友!”
陳洛一愣:鞅?
商鞅!?
陳洛正要仔細看去的時候,那人影直接衝入了月牙虛影之中,緊接著,月牙虛影化作一道七彩光柱穿透安國公府的屋頂,直衝雲霄!
那七彩光柱射入中京上空,頓時引來諸多百姓的圍觀。
“嗯?那是……安國公府?”
“柱國又在整活了?”
“這次又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啊?”
“是《西遊記》,還是剛出的《三俠五義》啊?”
“天道親兒子啊!”
……
就在中京百姓還在詫異之時,禦書房內,葉恒一口茶噴地老遠。
這……這麼快?
此時那皇帝玉璽中一道七彩光芒閃爍不停,一道信息浮現在葉恒心頭——
“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
“萬民唾棄,即刻伏誅!”
“以萬民之意,代天行罰!”
葉恒歎了一口氣。
果然,這小子,要對世家聖族動手了!
是《三俠五義》這本書嗎?
該死,自己現在在禦書房,沒有觀眾啊!
臭小子,不知道在人多的時候弄一出嗎?那樣朕還可以替你分擔一點責任!
浪費了一個刷威望機會。
葉恒站起身,整了整衣冠,單手托起玉璽,威嚴開口:“以朕大玄皇帝之名,準!”
頓時,那玉璽之中仿佛傳出萬民歡騰之聲!緊接著,三道七色光芒從玉璽之中飛出,射向開封府。
……
偏倚處中,眾人還在輪流看著《百姓法製報》,突然間每個人的官印都微微一顫,隨後,那光影釋放出七彩光芒,將整座偏倚處籠罩,那偏倚處的屋脊上出現了一尊尊石獸,狀似麒麟,威風凜凜。
“這是……獬豸?”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又有三道七色光芒從皇宮飛來,落在開封府大堂,三道七色光芒落地,露出三尊獬豸虛影,那獬豸虛影匍匐在地上,隨後化作了三口巨大的鍘刀!
“這是……”偏倚處官員一個個皺起眉頭,“什麼玩意?”
“看著好滲人啊!”
而此時安國公府內,陳洛摸了摸下巴,皺起眉頭。
“我這青天三鍘,和書裡的青天三鍘有些不一樣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