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英靈?”韓青竹微微皺眉。
開什麼玩笑,六十多名普通人,兩名落筆境的儒生,凝聚出關羽的英靈,就直接將七品蠻頑斬殺?
瞬間感覺成詩境的儒生好像很沒用啊。
花裡胡哨圍起來打,各種手段,最後打死了一個蠻頑。
你看看這邊,一刀下去,乾脆利落。
“事後如何?”韓青竹繼續問道。
嶽折回憶了片刻,回答道:“我和另外一名儒生身上尚有正氣,但是神魂疲憊不堪,普通人更甚,大約半個時辰方才恢複正常。”
“另一名蠻頑誤以為我們陣中藏有成詩境天驕,驚退回蠻原。”
韓青竹點點頭,人族中總是不乏天驕之輩,雖然大體上低層次的人蠻對陣,人族總要稍遜一籌,但也有天驕可以獨自正麵抵抗蠻族。
當年李青蓮在成詩境更是連戰三場,場場以一敵五,戰而殺之,隨後揚長而去,並為此作詩道——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嗯,沒有和上官報備自己的戰績,而是為此偷偷寫了一首傳世戰詩。
這很李青蓮!
不過再仔細品位嶽折的話,韓青竹感覺自己的老年熱血都在沸騰。
若是這事不是偶然,豈不是普通人都能有天驕戰力?
人族嘛,彆的不好說,人還是管夠的!
這個事情要仔細籌謀。
“你先退下,好好休養。此事不要外傳,對外就說是家族賜給你護身寶物。”韓青竹擺擺手,又說道,“你小子膽子也夠大的,二十歲不到,就跑到朝那塞去,萬一出了事,我怎麼和你家交代!趕緊回去!”
嶽折搖搖頭:“父親說,戰場之上牽一發而動全身。為將者,要胸有山河。隻靠輿圖是不夠的,讓我不走完正氣長城的每一處不許回家。”
韓青竹楞了楞,歎口氣:“折家啊……也罷,你便做一任我的巡查官,每到一處,都將所見所謂寫成報告,上報於我。不必化名,用回你的真名便是。”
嶽折連忙行了個武將裡:“末將折嶽遵命!”
韓青竹點點頭,見嶽折沒有出賬的意思,又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嶽折,嗯,此刻應該是折嶽,臉上露出少年人的猶豫,試探道:“兵相,我可否知道朝那塞犧牲的儒生程希的具體信息。”
“雖然時間短暫,但是他待我如同兄長,若他還有父母子嗣,我想供養。”
韓青竹身邊的副將突然出聲道:“犧牲之人,朝廷自會撫恤。”
韓青竹擺了擺手,將手放在兵相相應上,感應片刻,說道:“程希,字遠望,嵐州人士。父母已亡,尚未娶親,不過有一名幼弟,年僅八歲,目前交於宗親撫養。”
“程希曾有遺言,若死,撫恤交於其弟。其弟,原名咬金,後被程希改名知節!”
“你若是有這心思,就去領了程希的撫恤,自行送去嵐州吧。”
折嶽大喜,再次行禮,轉身走出營長。
望著折嶽的背影,韓青竹臉色逐漸嚴肅起來:“蕭奇!”
之前出聲的副將連忙出列,拱手道:“末將在!”
“兵相令!”
蕭奇連忙單膝跪下,行禮道:“末將聽令。”
“集合中軍所有能聽到神韻之音的將士,單列一部,按折嶽所說,觀想英靈!”
“蠻族俘虜,隨意調用。本相要儘快知道以下幾件事。”
“第一,折嶽所謂的觀想英靈是否人人可行?”
“第二,百人成陣,戰力幾何?千人成陣,戰力幾何?儒生與普通人之間,是否有區彆!”
“第三,觀想之後,恢複程度如何?是否隻有一擊之力?”
“最後,此事列為甲等機密,擅自外傳者,軍法處置!”
蕭奇領命起身,朝營外走去,又被韓青竹喊住:“等等。”
“兵相還有囑咐?”
“看看是不是隻有關羽一個……算了,那小子目前也就是寫了這麼點,不夠感悟的!”
“你先去吧。我寫信催更!”
“本相攜三百萬北地將士催更,諒他小子不敢拖延!”
蕭奇再次行禮,轉身離開,隻是那腳步,似乎輕快了一些!
……
中京城。
終於閉關將一套“全真七子”的“北鬥天罡陣”研究出來的天淩道君帶著七名弟子出關了。
守候在靜室外的童子連忙應了上去:“道君,您出關了,之前……”
天淩道君擺擺手:“閒事休提,去將本道君閉關後就沒有看的《射雕英雄傳》都拿來,本道君今日要看個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