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麼大的驚喜!
以普通人為主的軍隊,在野外正麵激戰,竟然以兩成戰損,全滅蠻軍!
當然,這支普通人的軍隊是萬仞山集合整個長城防線的精銳組建的。
但是三年後,五年後,甚至十年後呢?
“天翻地覆啊!”韓青竹喃喃了一句,腦中突然想到那個在長明宮內,麵對禮部的步步急逼,給自己揮毫贈詩的少年身影。
“天降聖才!”
……
中京。
此時正是華燈初上之時。
第一戰的消息已經隨著邸報和《大玄民報》而傳遍天下。
這一刻,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北方傳來的戰況。
傳信青鳥不顧代價地振翅穿梭,幾乎一個時辰,就從北域飛到了中京。
望樓上的軍士收到青鳥,麵色一變,直接跳下望樓,翻身上馬,縱馬踏上朱雀大街,朝著長明宮奔走而去,口中不斷高喊:“北域大捷!首戰大捷!”
就像一滴水,滴入了滾燙的油鍋中,中京城瞬間沸騰!
……
勝利的消息,總是傳播的很快。
這邊長明宮中百官雲集,還在複盤這一次的戰事,那一邊,關於這一戰的種種細節就被不知什麼人從各種渠道被人給散播了出來。
“哈哈哈哈,人族武夫,可力敵蠻人!諸君,飲勝!”
“我人族億兆,雖隻千萬儒生,卻有億兆武夫也!我人族當大興啊!”
“還有戰陣英靈!可惜我不在軍中,見不到關雲長千裡走單騎,見不到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鬥,也見不到張翼德喝斷當陽橋!”
“苦讀三國,卻還不曾見三國啊!”
“就是,為何我等也讀三國,卻無法勾勒英靈神韻?”
“兄長說笑了。我聽我父親說,似乎要勾勒英靈神韻,還需要戰場血氣的孕養才行。”
“聽說不止英靈,甚至有人領悟到兵法!”
“這有何難?最新的《神雕俠侶》還未看完嗎?郭靖與黃蓉助守襄陽二十年。”
“萬安伯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如今萬安伯選擇聖道地,也選在了北地東蒼城。”
“敬北域將士,敬萬安伯!”有人高呼。
“敬北域將士,敬萬安伯!”
一口飲儘碗中酒,一位壯漢猛然站起,摔碎了手中的酒碗。
“今日北上,投東蒼!”
立刻有人附和道:“仁兄之言深得我心。願與君同行,今日北上,同投東蒼!”
“同去!同去!”
“北上!北上!”
……
影響還在延續。
此時此刻,不止中京,大玄各州各府,都在發生一點點變化。
“兄長,我等想去東蒼城!”有街頭遊俠兒說道,“萬安伯讓我等領悟武道,有了一身勇力,卻終日混跡在這鄉裡之間,蹉跎歲月。”
“我等想去東蒼城,聞聽萬安伯教誨,在武道上更進一步。未來與蠻族爭鋒!”年輕人朝著平日裡敬重的兄長深深施禮。
那威武的漢子望著麵前二十幾個義弟,點了點頭:“為兄也要北上。現已變賣了房屋土地,有些銀子,你們拿去分了,就當是路資吧。”
那領頭的少年一愣:“兄長也要去東蒼城?那還分什麼路資,我等跟著兄長便是?”
威武漢子搖了搖頭:“爾等年紀尚淺,武道尚可更進一步,去東蒼正是合適。愚兄天賦有限,願往正氣長城投軍。”
“以往以為我等投軍,最多是個夥夫雜役,但萬安伯卻讓我等也有能力與蠻族對戰。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諸位賢弟,就此彆過,青山綠水,願他日在正氣長城再度重逢!”
“赫赫武夫,為國為民!”
那威武漢子深深施禮,眾人連忙回禮:“赫赫武夫,為國為民!”
……
同樣的事情,幾乎在大玄各處紛紛上演。若是有聖人俯瞰大玄,就能看到熙熙人流朝北方而去,一部分去向了北方的各大鎮城,一部分則去往了東蒼城。
……
越州,南羽府,孟家。
“父親,人都到齊了。”
孟家三代大儒,是南羽府中的有名的書香門第。
此時,坐在中堂的孟輝祖睜開眼睛,望著跪了一地的子孫,歎了一口氣。
家族繁衍,香火旺盛,本應是好事,但是人多了,廢物也多了。
若是隻是敗敗家,那也算了;怕就怕出一些紈絝,害了他人。
孟輝祖點點頭:“今日,北域大捷!”
“我們這些老朽,剛剛做了一個決定。自今日起,家族學堂再開武堂。從此我孟家族人,非儒即武。”
“不學儒,不修武,十八歲後,剔出族譜,給一筆安身銀,從此與我孟家再無關聯。”
“另外,三房景輝,武道修為已經達到十一條經脈,養七十二竅穴。明日起,取一半家財,帶本房子弟北上東蒼!”
“在東蒼城重開孟家門戶,為孟家武脈嫡係。”
“武脈雖弱,卻將成為人族之基!”
“據老夫所知,無數世家豪門,都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況且,老夫以為,萬安伯必能再開通天路!”
“不用再議,照做吧。”
說完,孟輝祖點了點手中的拐杖,身影消失在原地。
刹那間,孟府忙碌了起來。
……
紅日初升。
長明宮中的百官議論了一夜,終於從長明宮中走了出來。
關於北域戰線的調整、關於軍伍的重新配置、關於武道的加強推廣……隨著捷報,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被扔到了長明宮內。
當然,這些議題僅僅一夜是無法結束的,可以預見了未來一月甚至數月,這些章程都將被反複商討,最終才會頒布天下。
但是所有人都已經感覺,新時代的步伐已經緩緩走來。
這一次,最終隻議定了一件事,並且蓋上了玉璽的聖旨早在太陽升起之前就已經離開了中京,前往東蒼城。
旨意的內容隻有一個——
功高!
封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