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大喜:“固所願也!”
……
洛州首府,洛陽。
這裡是浩蕩運河的中轉之處。
在洛州以南,運河是西北而行,而到了洛州,則轉為東北而上,呈現一個“”的形狀。
“勞駕,有去樂崖城的船嗎?”任吉看著碼頭密密麻麻的船隻,抓住一位專門引客的漢子,問道。
那漢子打量了一下任吉,聳了聳肩:“喏,你看,這河麵上的,全都是去樂崖城的!就是再坐不下人了!”
任吉微微皺眉:“有這麼多人要去樂崖城?北方不是在打仗嗎?”
漢子解釋道:“一半是去投軍的,一半啊,是去東蒼城的。小子,你是哪一路?”
任吉楞了一下:“東蒼!”
“尋常的運船肯定是坐不上了,你也彆想等著,後麵四五天的船也都被訂了。”
“我看啊,走水路去東蒼的起碼就有十萬人。”
“沒辦法,沒辦法!”
漢子淡淡笑著,任吉瞬間明白過來,掏出一塊碎銀塞給對方,那漢子接過碎銀,朝著碼頭另一個方向指了指,那裡都是些看上去華貴的船隻。
“那些都是大家族的私船,小兄弟去那裡碰碰運氣,興許誰開了個口,就搭上你走一程呢。”
搭順風船?任吉歎了一口氣,這一路都是這麼順過來的。
希望這一次能找到一條沒有女眷的船隻吧。
任吉抬起頭,掃視了一圈,發現一條掛著“孟”字旗幟的大船上全是男子,不由心中一喜,連忙跑了過去!
……
遠遠地望見了東蒼城的城牆,楊南仲鬆了一口氣。
按理早就應當到達東蒼城拜見梧侯,隻是這一路上,總是遇見迷路的北上武夫。
這幫人,沒有一點標識,就敢走入茫茫北地。
他這一路走,一路收,一路救,楊南仲回過頭,看著身後那三千多人的隊伍。
這些,都是赫赫武夫!
楊南仲指著宏偉的東蒼城城牆,高喊:“兄弟們,東蒼城到了!”
“威武!”人群瞬間爆發出驚天的歡呼聲。
刹那間,數千人的武夫隊伍,拔腿朝著東蒼城衝去。
……
陳洛對於東蒼城即將到來的洶湧人潮完全沒有感覺,隻是覺得升血境之後,自己似乎每天可以書寫《三國演義》的章節要多了一些。
攤開紙張,蘸飽墨汁。
寫完長阪坡和當陽橋後,三國的故事似乎平淡了下來。
所以這兩天萬仞山那邊一直沒有催稿。
陳洛暗搓搓地存了一點稿子,接下來的情節,如果一章一章地往萬仞山發,完全要急死人。
得一起寫完再傳出去才好。
反正陳洛是這麼跟韓青竹說的。
因為,這接下來的情節,起自“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終於“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其中什麼“激將法”、“苦肉計”、“蔣乾盜書”、“闞澤詐降”、“草船借箭”一一上演,精彩紛呈,各個謀士的心機智謀,彼此爭鋒。
也正是這一戰,打下了三分天下的基調,同時奠定了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三國第一謀臣的身份!
赤壁之戰!
此時陳洛已經寫到了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鎖戰船北軍用武”。
“程昱曰:‘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
曰:‘程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
“諸將皆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
寫到這裡,陳洛微微一笑。羅老前輩,果然深諳爽文的裝逼打臉之道。
希望明朝沒有讀者將這一段圈出來,評價“反派強行降智”才好。
將這一回寫完,陳洛伸了個懶腰,感覺可以發出去了。
真因為陳洛存稿是為了把“赤壁”一戰寫完,讓他們可以看個暢快?
天真!
陳洛隻是為了把氣氛烘托到極致,然後,斷掉!
畢竟下一章就是“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自己要蠻族情報都這麼久了,一點回應也沒有。
真以為自己沒脾氣嗎?
他們是不是忘了自己還有“文人之恥”這個名號了吧!
就這麼定了。
對了,得把下一章的章回名字寫上。
陳洛嘿嘿一笑,越發地佩服自己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