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跟著的是眾多士兵,他們四人一組,抬著幾個沉重的大箱子。
外側則有4個士兵架著長杆,搭著紅布,確保所有人都處於紅布的遮蔽之下。
這樣一支奇特的隊伍,再次踏上了前往驪山的艱難征程。
每一步都異常艱辛,儘管山路已經被開辟出來,但腳下依然泥濘不堪,使得行進變得異常困難,更彆說還要抬著這些龐大而沉重的東西了。
300米的山路,這支隊伍竟然走了近40分鐘,每個人都筋疲力儘,力氣耗儘。
幸好一排長提前做了準備,後麵的士兵迅速上來接替他們,采用接力的方式繼續往上推進300米。
雖然這種方式進展緩慢,但至少還在穩步前進。
幾支小組不斷交替前行,雖然速度緩慢,但卻一直在堅持推進。
彆說士兵們了,就連一排長也想不通,為何要把這麼個大物件運到山上去。
而且為了這個任務,一排長甚至不得不暫停其他的疏通任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件事情上。
士兵們的精力和體力都在急劇消耗,但推進速度卻依舊緩慢。
然而,此時也彆無他法,士兵們隻能咬緊牙關,強撐著朝山上走去。
與此同時,張教授等人已經提前上山。
他們沿著朱慶陽開辟出的山路,將一些專業的設備同時運到山上。
一到山上,張教授便立刻下令考古隊員開始勘測,他們要儘快確定陪葬坑的位置,找到兵馬俑坑。
很快,多台地麵探測器都有了反應,張教授欣喜若狂,立刻下令展開挖掘工作。
其他的考古隊員也不敢耽擱,抓緊時間開始做準備工作。
由於山路狹窄,大型設備無法上山,因此挖掘工作基本上都要靠人力完成。
然而,這樣的發現已經足以振奮人心了。
在張教授的領導下,其餘的考古隊也動力十足地開始了挖掘工作。
張小嫻站在張教授的身邊,充滿期待地說道:
“教授,如果我們真的能挖掘出完整的兵馬俑陪葬坑,那可就是絕無僅有的成就了。
這對於考古史有著重大的參考作用,足以讓我們享譽全世界。”
張教授欣喜地點了點頭:
“沒錯,這一點真的要感謝788勘探隊。
當然也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的推薦,或許788勘探隊也不會介入到此次行動中來。”
張小嫻若有所思地笑了笑說道:
“其實對於788勘探隊,我的態度一直挺複雜的。
在這次共同行動之前,我對他們並沒有多少了解。
隻是我有一個朋友因為和788勘探隊打交道之後,回去就毅然辭職了,回到了祖宅。
另一個朋友從國外回來後不辭而彆,後來我才知道他加入了788勘探隊。”
張教授聞言頓時有些詫異:
“小嫻,勘探隊裡有你的朋友?”
張小嫻輕輕地點了點頭。
臨走時她和朱鶯鶯的對話,張教授等人並沒有聽到。
“代號千機的那名隊員,就是我的朋友,她是搬山道人的後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她其實也算一個俗世女道。”
張教授頓時不解地問道:
“可為什麼從他們來到現在,你們二人似乎都沒有怎麼說過話?”
張小嫻苦笑著搖了搖頭:
“直到788勘探隊前來,我才知道她也加入了。
我有很多問題想問她,但根本不是說話的時候。
她或許也在對自己的不辭而彆耿耿於懷吧。
在這次任務之後,我會找個機會和她見一麵。
事實證明,她加入788勘探隊是對的……”
張教授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小嫻,雖然我不知道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不過人各有誌,788勘探隊的確是一支非常特彆且優秀的隊伍,在部隊裡也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你應該為你的朋友感到高興,畢竟能加入這支隊伍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張小嫻點了點頭,她有些擔憂地看向了皇陵的方向:
“教授,不知為何,我心裡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有些心悸,好像要有大禍發生了。
這種感覺說不上來,但一直揮之不去……”
聽到張小嫻的話,張教授並未顯得驚訝,反而點了點頭:
“我也有同感。788勘探隊的成員都隻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卻肩負如此重任,麵對重重危機。他們明知皇陵內危險重重,卻仍毅然決然地前行。這種精神令人敬佩,也讓人擔憂啊……”
就在這時,負責挖掘的考古隊員傳來了聲音:“張教授,這裡有發現!”
張教授和張小嫻聞言,隻能暫時收起思緒,匆匆趕了過去。
他們看到,幾名考古隊員已經挖出了一個近5米深的大坑。
由於此時正下著暴雨,隊員們不得不提前搭建起防水棚。
而在深坑內,則發現了幾具盔甲和兵器……
“張教授,這是您所說的兵馬俑坑嗎?”考古隊員詢問道。
張教授輕輕搖了搖頭:“秦始皇的陪葬坑眾多,這應該是軍械坑。雖然也要保存好,但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張教授始終牢記著韓風的囑托。
儘管發現陪葬的軍械坑也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但這並沒有改變他的目標。
找到兵馬俑陪葬坑,完成韓風的囑托,才是當務之急!
在暴雨中,張教授有些擔憂地看向了秦始皇陵的方向。
他們這些考古隊已經結束了此次皇陵內的考古任務,之後的一切都不是他們可以承受的了。
因為越往裡深入,危險就越多。
他們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儘快找到兵馬俑坑,完成韓風交代的事情。
除此之外,也隻能在心裡默默祈禱,祝福788勘探隊凱旋了!
“788勘探隊,我們快要找到兵馬俑陪葬坑了,絕不會辜負你們的信任!也祝你們此行平平安安,一切順利!”張教授在心中默默祝願。
與此同時,被外界各方所擔心的788勘探隊,已經第三次重返皇陵。
他們從暗河處進入外宮外圍後,在最短的時間裡便來到了外宮之中。
由於先前這一路的機關幾乎都已經被激活、破壞,因此這一次他們並未在路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幾人很快便再次來到了趙高的墓室處。(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