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四周無人後,黑狼精不再裝模作樣,恢複了四足著地的姿態,瞬間化作一股黑風,飛速奔跑,消失在夜色之中。
……
此時,京城已入深夜,故宮附近的區域早已封閉,遊客不再踏入。荷槍實彈的士兵嚴陣以待,守護著故宮的外圍安全。這畢竟是京城的心臟地帶,且周邊居民非富即貴,安全問題自然不容小覷。
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故宮的入口處今晚亮起了兩盞燈。商暉與尚秋一同走向故宮,負責人連忙迎了上來,客氣地詢問:“商局長,我們收到了文物局的協助報告。請問是什麼緊急工作需要在晚上進行?”
商暉推了推眼鏡,一本正經地回答:“這是一個重要的曆史課題,我們需要在故宮內進行一些研究。”
負責人雖感疑惑,但也不敢多問。隻是他注意到商暉身後隻有尚秋一人,不禁納悶地問道:“商局長,怎麼沒見其他研究人員?就您二位能行嗎?”
他自然不認識國安分局的局長尚秋,國安局本就是高度保密的單位,更何況是京城分局的局長身份。
商暉順勢解釋道:“沒事,這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我們隻是進行初步的記錄工作……”
簡短交談後,商暉便帶著尚秋進入了故宮大門。尚秋苦笑著豎起大拇指:“老商,我以前怎麼沒發現你處理這種事情這麼遊刃有餘?”
商暉回頭確認無人跟蹤後,才歎了口氣說:“彆調侃我了,趕緊進去看看吧。實在不行就趕緊聯係昆侖警備區求援。”
對於商暉而言,故宮是他熟悉的地方,而尚秋,儘管身為京城國安的局長,卻鮮少有機會近距離審視故宮,尤其是夜晚的故宮,在手電筒的微光下,更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故宮,這座彙聚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規劃理念的古城,讓尚秋一踏入便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與震撼。商暉則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向導的角色,一邊引領尚秋深入,一邊介紹道:
“故宮有四座城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風姿綽約。民間有言,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形容的便是這故宮的宏偉。”
然而,尚秋對這些似乎並不太感興趣,他打斷了商暉的話,直接問道:
“說重點,我們現在在哪裡?”
商暉無奈地歎了口氣,感覺自己像是在對牛彈琴,但他還是耐心地解釋道:
“故宮內分為外朝和內廷,我們現在位於內廷附近,後麵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即後三宮。這裡是皇帝和皇後的居所,後麵是禦花園,兩側是後宮嬪妃的住所。這裡也是故宮唯一對外開放的區域,再往後因為涉及文物研究和曆史考證,所以不對外開放。”
尚秋點了點頭,隨即提出了一個建議:
“我們不如按照正常的夜巡路線走,總比在這裡漫無目的地轉悠強。我記得夜巡辦公室裡應該有每日的工作記錄,我們可以按照記錄上的時間,當一回夜巡人,好好探查這故宮的奇異之處。”
商暉聞言,點頭表示讚同,於是兩人便前往了設在故宮內的夜巡辦公室。辦公室裡有一張桌子和一張床,供夜巡人休息。
進屋後,商暉立刻翻閱起桌子上的工作記錄,又看了一眼時間,然後說道:
“按照規定,工作人員要進行早晚兩次夜巡。第一次是在晚上十點,整體巡查一遍,大約需要三十分鐘。第二次則是在淩晨兩點半。現在距離十點還有六分鐘,六分鐘後我們就開始繞著故宮走一圈。”
尚秋點頭應允。此時,兩人對於即將發現的秘密仍然一無所知,他們雖然對孫慶的話心存疑慮,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難以斷定真偽。因此,他們決定親自走一趟,親眼見證故宮裡是否真的發生了怪事。
隨著時間臨近十點,兩人對視一眼,拿起手電筒走出了屋子。不知為何,走出屋子後,兩人明顯感覺到四周的溫度似乎驟降了許多。但他們隻是猜測這可能是故宮的建築特點所致,並未太過在意。
沿著一條幽靜的小路,兩人開始了夜巡。兩旁是曆經百年的建築,讓商暉和尚秋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商暉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故宮對外開放的區域包括前三殿、後三宮、奉先殿、養心殿、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齋宮、皇極殿、寧壽宮區。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路,應該是通往三大殿的方向。”
尚秋好奇地問道:
“三大殿是哪三大?”
商暉耐心地解釋道: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或舉行盛典時所用的宮殿。”
尚秋聞言,點了點頭,跟在商暉身邊,走在這故宮裡,就像是在上一堂生動的曆史課。即便是對這些曆史不太感興趣的尚秋,此刻也提起了幾分興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