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沈參謀,按照慣例,確實應該如此。但戰區並沒有掌握太多關於788勘探隊的詳細資料。
我這裡隻有一份關於788勘探隊的行動報告和基礎檔案信息,除此之外,我們對這支隊伍了解並不多。
因此,你彙報的資料將成為關鍵……”
沈文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但她心裡對788勘探隊充滿了好奇。????這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竟然連戰區都拿不出一份詳細資料來,卻被京城兩大部門如此看重?
這種情況按理說是不應該發生的。
儘管如此,沈文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
張維見此,也不想過多耽擱,立刻交給沈文一份紙質的調動命令文件。
這意味著沈文需要帶著這份文件去京城與788勘探隊彙合。
沈文當然明白張維的用意,因此在短暫的準備之後,便踏上了征程。
對於昆侖山警備區,沈文也充滿了好奇。她聽說過這個地方,但因為地方偏遠而從未去過。
而沈文之所以知道昆侖警備區,是因為在西部戰區還有一位和她一樣優秀的年輕人。他也年紀輕輕就達到了校官級彆,被授予了上校軍銜,隻比沈文的軍銜低一級,同樣被視為重點培養的軍官。
這兩位西部最年輕的軍官雖然素未謀麵,但沈文對他早有耳聞。
“聽說他叫趙啟,現在就任職於昆侖警備區!”
走出首長辦公室後,沈文有些出神地對這位未曾謀麵的趙啟團長充滿了好奇。
而788勘探隊就來自昆侖警備區,是趙啟手下的兵。他們究竟有什麼特彆之處?竟然會讓戰區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了解?
沈文沒有片刻耽擱,即刻啟程奔赴京城。
她此次京城之行,肩負著西部戰區的重托,要作為戰區的耳目,密切關注788勘探隊這個略顯神秘的隊伍。
在沈文出發後,張維也迅速行動,聯係了昆侖警備區,批準788勘探隊前往京城,與國安分局和文物局的局長會麵。
……
當戰區的命令越過省軍區直接傳達到昆侖時,趙啟感到有些意外。
畢竟與兩位局長分彆才沒幾天,他原以為再見會是很遙遠的事情,沒想到這麼快就又聯係上了。
而且這次的行動命令是直接從戰區下達的。
雖然文件上沒有詳細說明此次行動的任務,但從緊迫性來看,似乎京城真的出了什麼大事。
趙啟掐指一算,雖然無法準確推斷出前因後果,但他能清晰感知到,鬼穀子留給兩位局長的造化已經消散了。
“看來事情不小,連這份造化都被用上了?”
此時,趙啟凝重地看向窗外,從他的辦公室望出去,正好能看到後山的訓練場。
陳天、阿靜和白文正正在那裡進行艱苦的訓練。
現在,趙啟麵臨著一個難題。京城出了事,但這件事出得真不是時候。
一隊的隊員仍在閉關中,隨時可能突破入品,位列五仙,自然不能貿然打斷。一旦錯過這個契機,再想找到如此天賜良機,可能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
在古代的正法時代,很多術修者都因為錯過了入品的那一刹那的契機,而窮極一生也再沒觸摸到門檻。
更何況如今這個時代呢?
因此,在術修者中有護法這一概念,不僅僅是為了避免閉關期間出現意外和危險,甚至連過大的聲音都會被護法者屏蔽在外。
一切可能乾擾閉關者的因素,在閉關期間都會被護法者隔絕。
趙啟也是如此,他在每個隊員閉關的山洞內都布下了數道陣法,以確保隊員們能夠安心閉關,不受任何打擾。
然而,誰曾想在這期間,京城居然出了事。難道隻能依靠外麵的二隊隊員了嗎?
趙啟的眼神中充滿了凝重。無論從哪方麵來看,實力也好,能力也罷,二隊都是新組建的,自然不如一隊。
他們才剛剛加入,很多方麵都在學習中,獨立應對一方危機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冒險了。
當年一隊出動,第一次任務也隻是迎仙台而已,對付的是一隻並沒有惡意的小狐妖。
一隊也是從小任務到大任務,一步步走過來的。但現在卻讓二隊直接麵臨一個十分危險,甚至可能不弱於香江遺跡的任務,恐怕他們難以勝任啊!
這也是讓趙啟遲遲不能作出決定的重要原因。
然而,戰區的命令已經下達,接到任務而不執行是肯定說不過去的。
好歹自己還是788勘探隊的隊長呢,之前吹過的牛,難道現在還兌現不了?
思來想去,趙啟的神情越發凝重,一時之間也很難做出一個決定。
就在這時,趙啟似乎察覺到了什麼,眉頭微微一皺。緊接著,他掐指一算,頓時眼前一亮:
“正是時候!”
隨即,趙啟離開了辦公室,朝後山走去。
與此同時,正在進行陣法訓練的陳天三人,都紛紛朝後山一隊隊員閉關的山洞方向看去。
他們同時感受到了從後山傳來的一股強大力量。
其實,相比於最開始加入一隊時的胡八一三人所經曆的魔鬼訓練,陳天三人現在的訓練要輕鬆一些。
陳天本身就是道修修士,白文正也是血脈武者。雖然趙啟沒有給阿靜明確術修之道,但通過魔鬼訓練,她已經對炁有了一定的感知。
炁是術修之本,炁的產生意味著感知者具備了術修的基本條件。
阿靜就像是一張白紙,所以趙啟對她更為重視。
針對阿靜的訓練,趙啟主要是鞏固她體內產生的炁,以及讓她對炁的感知更加敏感。
在這之後的下一階段就是明確術修之道。當阿靜走上這條路之後,體內的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就像血脈武者白樺一樣,在真正掌握血脈的力量之前,他一定要在體內先沉澱強大的炁。
而當血脈覺醒時,炁便會與血脈之力相融,不再獨立存在。
當然,世間的術修之道共分三千大道和八萬四千術,其中也不乏以炁為根本的術修之道。
炁走三清脈,可化萬千兵……
在788勘探隊過往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們也見過走炁修一道的人。(本章完